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035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立管和支架,其特征是底板水平布置,立管垂直布置在底板上,支架的垂直部分与立管套接并通过螺栓固定,3D相机镜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的水平部分上,底板上设置有X方向导轨,X方向导轨上设置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Y方向导轨,Y方向导轨上设置有可沿Y方向移动的载物平台。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3D相机两次对被检样品进行扫描采集并将两次采集的图像进行拼接,完成引脚共面性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面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测试,具体而言是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复合化、轻量化、多功能、高可靠、长寿命的方向变革,越来越多的SMIC被应用在电子产品上,引脚共面性是SMIC外形尺寸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指标通常由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进行人工检查,其结果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不高而且人工成本昂贵,且无法对底面封装的栅状阵列器件(GridArrayPackage)进行有效的引脚共面性检测。现有的表贴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平台只适用于一些传统的侧面封装的SMIC,如小外形封装SOIC(SmallOutlineIC)、四方扁平封装QFP(QuadFlatPackage)等,而对于底面封装的栅状阵列器件(GridArrayPackage),如球栅阵列BGA(BallGridArray)等就无法进行检测。因此,设计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面宽的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面宽的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立管和支架,其特征是底板水平布置,立管垂直布置在底板上,支架的垂直部分与立管套接并通过螺栓固定,3D相机镜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的水平部分上,底板上设置有X方向导轨,X方向导轨上设置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Y方向导轨,Y方向导轨上设置有可沿Y方向移动的载物平台。进一步地,所述立管为两根并在底板的两边相对布置,所述立管与支架共同形成龙门结构。采用本技术,通过3D相机两次对被检样品进行扫描采集并将两次采集的图像进行拼接,完成引脚共面性检测。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面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底板;2-立管;3-支架;4-螺栓,5-3D相机;6-X方向导轨;7-Y方向导轨;8-载物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中所示的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立管2和支架3,底板1水平布置,立管2垂直布置在底板1上,支架3的垂直部分与立管2套接并通过螺栓4固定,3D相机5镜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3的水平部分上,底板1上设置有X方向导轨6,X方向导轨6上设置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Y方向导轨7,Y方向导轨7上设置有可沿Y方向移动的载物平台8。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管2为两根并在底板1的两边相对布置,所述立管2与支架3共同形成龙门结构。工作时,将被检样品引脚向上放置在载物平台8上,伺服系统控制X方向导轨6带动载物平台8运动,固定在支架3上的3D相机5对被检样品进行扫描采集,扫描结束后伺服系统控制X方向导轨6复位,然后伺服系统控制Y方向导轨7移动到设定位置,3D相机5再次对被检样品进行扫描采集,并将两次采集的图像进行拼接,最后进行引脚共面性检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

【技术保护点】
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立管(2)和支架(3),其特征在于:底板(1)水平布置,立管(2)垂直布置在底板(1)上,支架(3)的垂直部分与立管(2)套接并通过螺栓(4)固定,3D相机(5)镜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3)的水平部分上,底板(1)上设置有X方向导轨(6),X方向导轨(6)上设置有可沿X方向移动的Y方向导轨(7),Y方向导轨(7)上设置有可沿Y方向移动的载物平台(8)。

【技术特征摘要】
1.表面贴装集成电路引脚共面性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立管(2)和支架(3),其特征在于:底板(1)水平布置,立管(2)垂直布置在底板(1)上,支架(3)的垂直部分与立管(2)套接并通过螺栓(4)固定,3D相机(5)镜头朝下地设置在支架(3)的水平部分上,底板(1)上设置有X方向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城明勇谭晨张丽张勇张吉王伯淳马清桃潘凌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