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空调器及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328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空调器及热水器,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容纳腔内侧、所述第二腔体的外侧形成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互隔离设置,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腔体内设置与其相互隔离的第二腔体,使换热器容纳腔内实际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空间变小,从而减少了制冷剂的储液空间,保证制冷剂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空调器及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空调器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结构由于内筒和外筒空间相连,都用来储液,从而使储液空间过大,但实际上内筒体内换热介质与铜管接触面积上很小,不仅使换热效率非常低,而且还加大压缩机的功率,导致能耗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空调器及热水器,解决了现有换热器储液空间过大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容纳腔内侧、所述第二腔体的外侧形成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互隔离设置,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中。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本体还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两个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两端,并与所述外壳体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内壳体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盖密封设置,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筒状结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接口,所述端盖的外边沿与所述外壳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端盖的所述接口边沿与所述内壳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换热器外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制冷剂进管和制冷剂出管,所述制冷剂进管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一端的端盖上,所述制冷剂出管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另一端的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沿所述内壳体的轴向绕设在所述内壳体外侧,所述换热管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出管一端的端盖上,所述换热管的出水端设置在另一端的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在所述内壳体直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外侧。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水端连接、第三端与进水管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三端与出水管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腔体内设置与其相互隔离的第二腔体,使换热器容纳腔内实际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空间变小,从而减少了制冷剂的储液空间,保证制冷剂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换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换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换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0、换热器本体;11、外壳体;12、内壳体;13、端盖;14、第一腔体;15、第二腔体;20、制冷剂进管;30、制冷剂出管;40、换热管;41、第一换热管;42、第二换热管;51、第一三通阀;52、第二三通阀;60、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40和换热器本体10,换热器本体10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腔体15,容纳腔内侧、第二腔体15的外侧形成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第一腔体14,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相互隔离设置,换热管40穿设于第一腔体14中。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使容纳腔内实际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空间仅为第一腔体14,从而减少了容纳腔内实际的储液空间,保证制冷剂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能耗。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本体10还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和两个端盖13,两个端盖13分别设置在外壳体11两端,并与外壳体11围成容纳腔,内壳体12位于容纳腔内,且内壳体12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盖13密封设置,并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由于第一腔体14不与第二腔体15连通,制冷剂仅仅储存在第一腔体14中,并不会进入第二腔体15中,从而可以减少容纳腔内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空间,保证制冷剂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能耗,另外,由于储液空间减小,还能防止压缩机回油困难。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均为筒状结构,端盖13上设置有接口,端盖13的外边沿与外壳体11的端部连接,端盖13的接口边沿与内壳体12的端部连接,第二腔体15通过接口与换热器外部连通。通过采用管状结构的外壳体11与内壳体12,使第一腔体14为环状空间,在减小储液空间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并减小能耗,还能防止压缩机回油困难。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需要将外筒分成两半加工,再将两半圆柱体的外筒对接焊接,这样壳体上就会形成两道焊缝,焊点较多,容易存在焊接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焊接质量不良,导致制冷剂泄露,从而产生质量隐患,使换热器性能不可靠。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壳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无缝钢管,外壳体11无缝钢管结构,减少了焊接工序及降低售后焊接不良泄漏风险,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制冷剂进管20、制冷剂出管30和换热管40,制冷剂进管20设置在换热器一端的端盖13上,制冷剂出管30设置在换热器另一端的端盖13上,换热管40位于第一腔体14内,换热管40的进水端设置在制冷剂出管30一端的端盖13上,换热管40的出水端设置在另一端的端盖13上。通过替代原来从外壳体11上面出管方式,改成从两端盖13出管,避免了在外壳体11上增加焊缝,使外壳体11为一个整体,从而减少了焊接工序及降低售后焊接不良泄漏风险,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管40沿内壳体12的轴向绕设在内壳体12外侧,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41和第二换热管42,第一换热管41在内壳体12直径方向上位于第二换热管42的外侧。通过采用双换热管盘绕在第一腔体14的环状空间内,可以起到充分换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三通阀51和第二三通阀52,第一三通阀51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管41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换热管42的进水端连接、第三端与进水管连接,第二三通阀52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管41的出水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换热管42的出水端连接、第三端与出水管连接,通过设置三通,使换热水可以均匀地流入第一换热管41和第二换热管42中,提高换热效率。工作时,换热器随整机竖立放置,水从换热管40进水端进入,自下而上地流动,并从出水端流出;制冷剂从制冷剂进管进入,自上而下流动。由于水管的数量多又经过盘绕,在有限的空间内与制冷剂的接触面大,因此能够实现充分的热交换。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支脚60,支脚设置在外壳体11上。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换热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换热器。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空调器及热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40)和换热器本体(10),所述换热器本体(10)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腔体(15),所述容纳腔内侧、所述第二腔体(15)的外侧形成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第一腔体(14),所述第一腔体(14)和所述第二腔体(15)相互隔离设置,所述换热管(40)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40)和换热器本体(10),所述换热器本体(10)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腔体(15),所述容纳腔内侧、所述第二腔体(15)的外侧形成用于储存制冷剂的第一腔体(14),所述第一腔体(14)和所述第二腔体(15)相互隔离设置,所述换热管(40)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10)还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和两个端盖(13),两个所述端盖(13)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两端,并与所述外壳体(11)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内壳体(12)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内壳体(12)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盖(13)密封设置,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所述第一腔体(14)和所述第二腔体(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均为筒状结构,所述端盖(13)上设置有接口,所述端盖(13)的外边沿与所述外壳体(11)的端部连接,所述端盖(13)的所述接口边沿与所述内壳体(12)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腔体(15)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换热器外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荣清陈瑞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