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843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包括支筒、钢筋、环支座、挂架、悬架、支撑钢梁、井架、水箱模板、环板;环支座与支筒顶端通过钢筋固定,环支座的截面为倒L形,环支座下方的支筒上固定有环板,环支座与环板通过加强筋固定支撑,挂架与环支座顶部焊接固定,悬架与挂架固定连接;支撑钢梁与支筒内壁固定,支撑钢梁底部通过加强板支撑固定,井架底端与支撑钢梁固定;支筒包括内钢筒、外套筒、筋板、预埋筋,内钢筒外部径向均布焊接筋板;外套筒由环形钢构纵向分层组装,环形钢构由若干弧形板拼接而成。优点是:能够实现水箱空中混凝土现浇作业,并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倒锥壳水塔包括塔身和水箱,均由钢筋砼浇筑而成,是钢厂热轧、冷轧等生产工艺线必不可少的工程组成部分。现有的大型倒锥壳水塔常规施工方法是:搭设井架,通过滑模工艺建造筒身,筒身全高滑模完成后,拆除原有井架;再在水箱中环梁外侧重新搭设井架和运输系统,围绕倒锥壳水塔筒身下部一周预制水箱,水箱预制完成并养护28天,待水箱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再提升至筒身顶部。由于大型倒锥壳水塔的筒身和水箱分开施工,需要各自搭设施工设备,所以存在工期长、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可缩短工期,实现水箱空中混凝土现浇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包括支筒、钢筋、环支座、挂架、悬架、支撑钢梁、井架、水箱模板、拉索、环板;环支座与支筒顶端通过钢筋固定,环支座的截面为倒L形,环支座下方的支筒上固定有环板,环支座与环板通过加强筋固定支撑,挂架与环支座顶部焊接固定,悬架与挂架固定连接;支撑钢梁与支筒内壁固定,支撑钢梁底部通过加强板支撑固定,井架底端与支撑钢梁固定,井架与支筒内壁之间焊接有撑筋;悬架外悬端通过拉索与井架连接;水箱模板成倒锥形固定在支筒顶端;水箱模板通过钢丝绳与井架连接;井架上水平设置施工平台;所述的支筒包括内钢筒、外套筒、筋板、预埋筋,内钢筒外部径向均布焊接筋板,内钢筒上设有窗洞孔;外套筒由环形钢构纵向分层组装,环形钢构由若干弧形板拼接而成;筋板上设有通筋孔,预埋筋与筋板插接;钢筋一端与内钢筒焊接,另一端穿过外套筒与环支座固定。所述的悬架与悬架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的悬架上设有架板。所述的钢丝绳通过花篮螺栓紧固。所述的悬架底部设有吊脚手架与安全网。所述的弧形板左右两端弯折形成连接部,弧形板与弧形板之间通过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的弧形板上下两侧弯折形成焊接部。所述的内钢筒与外套筒之间焊接有扇形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能够实现水箱空中混凝土现浇作业,并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采用在高空安装施工平台并支水箱模板浇筑,减少了材料损耗,节省了操作空间。支筒采用拼装结构,便于浇注,能够保证浇注效果,提高支筒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支筒的俯视图。图2是支筒的主视图(无外套筒)。图3是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挂架的固定示意图。图7是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支筒2-钢筋3-环支座4-挂架5-悬架6-支撑钢梁7-井架8-内钢筒9-外套筒10-筋板11-窗洞孔12-环板13-加强筋14-加强板15-架板16-拉索17-撑筋18-筋梁19-钢丝绳20-施工平台21-水箱模板22-弧形板23-通筋孔24-梁板25-安全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见图5、图6,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包括支筒1、钢筋2、环支座3、挂架4、悬架5、支撑钢梁6、井架7、水箱模板21、拉索16、环板12;环支座3与支筒1顶端通过钢筋2固定,环支座3的截面为倒L形,环支座3下方的支筒1上固定有环板12,环支座3与环板12通过加强筋13固定支撑,挂架4与环支座3顶部焊接固定,悬架5与挂架4固定连接;支撑钢梁6与支筒1内壁固定,支撑钢梁6底部通过加强板14支撑固定,井架7底端与支撑钢梁6固定,井架7与支筒1内壁之间焊接有撑筋17;悬架5外悬端通过拉索16与井架7连接;水箱模板21成倒锥形固定在支筒1顶端;水箱模板21通过钢丝绳19与井架7连接;井架7上水平设置施工平台20。悬架5与悬架5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悬架5上设有架板15。钢丝绳19通过花篮螺栓紧固,可方便调整。悬架5底部设有吊脚手架与安全网25,以增强施工安全性。见图1-图3,支筒1包括内钢筒8、外套筒9、筋板10、预埋筋,内钢筒8外部径向均布焊接筋板10,内钢筒8上设有窗洞孔11,与其相应位置的外套筒9上也设有窗洞孔11;外套筒9由环形钢构纵向分层组装,环形钢构由若干弧形板22拼接而成;筋板10上设有通筋孔23,预埋筋与筋板10插接;钢筋2一端与内钢筒8焊接,另一端穿过外套筒9与环支座3固定。见图7,弧形板22左右两端弯折形成连接部,弧形板22与弧形板22之间通过连接部焊接固定,也可先用螺栓预安装,再焊接。见图8,弧形板22在上述弧形板22的基础上在上下两侧形成焊接部。见图2、图4,内钢筒8与外套筒9之间焊接有扇形梁板24,以加强支筒1的强度,梁板24可设置在两层环形钢构之间,可与环形钢构焊接。见图1-图8,安装时,将筋板10与内钢筒8焊接固定,内部固定焊接支撑钢梁6和加强板14撑筋17,支撑钢梁6和加强板14不影响内钢筒8内部通水,起吊焊接后的内钢筒8;若干筋板10放置在内钢筒8相应位置处点焊,预埋筋与筋板10的通筋孔23插接,在内钢筒8顶部将钢筋2固定,从底部分层固定环形钢构,然后分层浇注,层间和用梁板24固定,梁板24上设置的长孔,使其不影响浇注,提高强度。分层浇筑完成后,在支撑钢梁6中间固定井架7,撑筋17与井架7焊接固定,井架7底部中心部分可预留孔,作为最后的水箱入井,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最后使用时可在水箱内直接切割井架7拆除,底部的支撑钢梁6可留在内部。再焊接环支座3、环板12及加强筋13,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井架7上焊接固定施工平台20并进行施工平台20的浇注。安装挂架4,挂架4底部焊接筋梁18,用以增加强度;安装悬架5,并在悬架5上安装架板15,且在悬架5底部设置安全设施,如安全网25、吊脚手架等,安装拉索16,拉索16可利用花篮螺栓紧固。焊接固定水箱模板21,为增强可靠性,可焊接网状钢筋2等,并由钢丝绳19张拉,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水箱的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筒、钢筋、环支座、挂架、悬架、支撑钢梁、井架、水箱模板、拉索、环板;环支座与支筒顶端通过钢筋固定,环支座的截面为倒L形,环支座下方的支筒上固定有环板,环支座与环板通过加强筋固定支撑,挂架与环支座顶部焊接固定,悬架与挂架固定连接;支撑钢梁与支筒内壁固定,支撑钢梁底部通过加强板支撑固定,井架底端与支撑钢梁固定,井架与支筒内壁之间焊接有撑筋;悬架外悬端通过拉索与井架连接;水箱模板成倒锥形固定在支筒顶端;水箱模板通过钢丝绳与井架连接;井架上水平设置施工平台;所述的支筒包括内钢筒、外套筒、筋板、预埋筋,内钢筒外部径向均布焊接筋板,内钢筒上设有窗洞孔;外套筒由环形钢构纵向分层组装,环形钢构由若干弧形板拼接而成;筋板上设有通筋孔,预埋筋与筋板插接;钢筋一端与内钢筒焊接,另一端穿过外套筒与环支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筒、钢筋、环支座、挂架、悬架、支撑钢梁、井架、水箱模板、拉索、环板;环支座与支筒顶端通过钢筋固定,环支座的截面为倒L形,环支座下方的支筒上固定有环板,环支座与环板通过加强筋固定支撑,挂架与环支座顶部焊接固定,悬架与挂架固定连接;支撑钢梁与支筒内壁固定,支撑钢梁底部通过加强板支撑固定,井架底端与支撑钢梁固定,井架与支筒内壁之间焊接有撑筋;悬架外悬端通过拉索与井架连接;水箱模板成倒锥形固定在支筒顶端;水箱模板通过钢丝绳与井架连接;井架上水平设置施工平台;所述的支筒包括内钢筒、外套筒、筋板、预埋筋,内钢筒外部径向均布焊接筋板,内钢筒上设有窗洞孔;外套筒由环形钢构纵向分层组装,环形钢构由若干弧形板拼接而成;筋板上设有通筋孔,预埋筋与筋板插接;钢筋一端与内钢筒焊接,另一端穿过外套筒与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峰赵凯傲李景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