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784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47
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倾斜搭设于梁一侧的全预制屋顶板、梁和连接混凝土部;所述梁内设有箍筋和附加箍筋,所述附加箍筋埋设在远离全预制屋顶板的梁的一侧,且其顶端向上延伸至连接混凝土部内;靠近梁一端的全预制屋顶板内的分布钢筋向外延伸,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搭接;所述分布钢筋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后形成连接混凝土部。该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过将内置在梁内的附加箍筋顶端向上延伸,全预制坡屋顶的分布钢筋外延,附加箍筋和分布钢筋搭接,再在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形成连接混凝土部,有效提高了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ully prefabricated slope roof and beam

A fully prefabricated roof and beam conne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fully prefabricated roof board tilted on the side of the beam, and Liang He connecting the concrete part; the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up and an additional stirrup. The additional stirrup is embedded on one side of a beam far from the fully prefabricated roof board, and the top is extended upwards to connect to the concrete part; close to the concrete part; close to the concrete part; close to the concrete part; The distributed steel bar in Liang Yiduan's fully prefabricated roof board extends outward and overlapp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additional stirrup;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distributed steel bar connects with the extension part of the additional stirrup to form a concrete part.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fully prefabricated roof and beam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construction. By extending the top of the additional stirrup inside the beam, the extension of the reinforced bar in the full prefabricated slope roof, the attaching of the hoop reinforce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inforcing bar, and then pouring concrete in the butt joint to form the connecting concrete par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strength of th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连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坡屋顶面临若干问题,如:由于集成建筑上的技术欠缺,现有的集成建筑中例如外墙与坡屋顶斜屋面的连接,基本上还是采用简单的连接适配件诸如边缘咬合和/或卡接合和/或搭接的方式、或者凹凸形状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CN203834678U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坡屋面与墙板连接的冷热断桥结构”,其采用墙板上端设置的凹槽里置放有嵌件,凹槽的嵌件里填充有型材,型材与坡屋面板的搭接处设有保温密封层,坡屋面板通过紧固件与保温层和型材紧固。该坡屋面与墙板连接的冷热断桥结构降低了坡屋顶的整体强度,承载力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力大、连接强度大、稳定性好的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倾斜搭设于梁一侧的全预制屋顶板、梁和连接混凝土部;所述梁内设有箍筋和附加箍筋,所述附加箍筋埋设在远离全预制屋顶板的梁的一侧,且其顶端向上延伸至连接混凝土部内;靠近梁一端全预制屋顶板内的分布钢筋向外延伸,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搭接;所述分布钢筋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后形成连接混凝土部。进一步,所述附加箍筋呈三角形或方形。所述附加箍筋的转角处还设有附加钢筋。优选,所述附加钢筋的数量≥3根。所述梁为预制梁。进一步,所述梁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连接预制隔墙的插筋,预制隔墙靠近所述梁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凹槽,插筋的上端安装在梁内的预埋套筒内,插筋的下端嵌入预制隔墙与梁的连接凹槽内,连接凹槽内填充有砂浆。进一步,所述预制隔墙内设有保温层。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全预制屋顶板内设有保温结构。进一步,所述保温结构由若干个阵列式分布的保温件组成。进一步,相邻两保温件之间的间隙处设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两端分别与分布钢筋连接形成暗梁。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梁相对全预制屋顶板吊装的一侧还设有预制檐沟,所述预制檐沟与梁为预制一体成型结构,预制檐沟内设有异形箍筋和与梁交接的L型分布钢筋和线性分布钢筋。本技术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是:将梁或带预制檐沟的梁吊装在预制隔墙上,使插筋的上端安装在梁内的预埋套筒内,插筋的下端嵌入预制隔墙与梁的连接凹槽内,并在连接凹槽内填充砂浆固化;然后将全预制屋顶板吊装在梁上,使全预制屋顶板外延的分布钢筋与梁向上延伸的附加箍筋搭接,全预制屋顶板的斜面与梁搭接;再在分布钢筋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形成连接混凝土部。本技术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过将内置在梁内的附加箍筋顶端向上延伸,全预制屋顶板的分布钢筋外延,附加箍筋和分布钢筋搭接,再在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形成连接混凝土部,有效提高了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加强了坡屋顶的承载力以及整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保温层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中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中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5中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6中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倾斜搭设于梁7一侧的全预制屋顶板1、梁7和连接混凝土部3;所述梁7内设有箍筋6和附加箍筋5,所述附加箍筋5埋设在远离全预制屋顶板1的梁7的一侧,且其顶端向上延伸至连接混凝土部3内;靠近梁7一端的全预制屋顶板1内的分布钢筋2向外延伸,与附加箍筋5的延伸部分搭接;所述分布钢筋2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5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后形成连接混凝土部3。所述附加箍筋5呈方形。所述附加箍筋5的转角处还设有附加钢筋4;所述附加钢筋4的数量为4根。所述梁7为预制梁。所述梁7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连接预制隔墙10的插筋8,预制隔墙10靠近所述梁7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凹槽9,插筋8的上端安装在梁7内的预埋套筒内,插筋8的下端嵌入预制隔墙10与梁7的连接凹槽9内,连接凹槽9内填充有砂浆。所述预制隔墙10内设有保温层11。实施例2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所述附加箍筋5呈倒三角形。所述附加钢筋4的数量为3根。实施例3参照图3和4,本实施例的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所述附加钢筋4的数量为3根。所述全预制屋顶板1内设有保温结构12。所述保温结构12由若干个阵列式分布的保温件1201组成。相邻两保温件1201之间的间隙处设有连接钢筋13,所述连接钢筋13两端分别与分布钢筋2连接形成暗梁。实施例4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所述梁7相对全预制屋顶板1吊装的一侧还设有预制檐沟14,所述预制檐沟14与梁7为预制一体成型结构,预制檐沟14内设有异形箍筋1401和与梁7交接的L型分布钢筋1402和线性分布钢筋1403。实施例5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所述附加箍筋5呈三角形埋设在梁7内。所述附加钢筋4的数量为3根。所述全预制屋顶板1内设有保温结构12。所述保温结构12由若干个阵列式分布的保温件1201组成。相邻两保温件1201之间的间隙处设有连接钢筋13,所述连接钢筋13两端分别与分布钢筋2连接形成暗梁。实施例6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倾斜搭设于梁7一侧的全预制屋顶板1、梁7和连接混凝土部3;所述梁7内设有箍筋6和附加箍筋5,所述附加箍筋5埋设在远离全预制屋顶板1的梁7的一侧,且其顶端向上延伸至连接混凝土部3内;靠近梁7一端的全预制屋顶板1内的分布钢筋2向外延伸,与附加箍筋5的延伸部分搭接;所述分布钢筋2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5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后形成连接混凝土部3。所述附加箍筋5呈方形。所述梁7为预制梁。所述梁7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连接预制隔墙10的插筋8,预制隔墙10靠近所述梁7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凹槽9,插筋8的上端安装在梁7内的预埋套筒内,插筋8的下端嵌入预制隔墙10与梁7的连接凹槽9内,连接凹槽9内填充有砂浆。所述预制隔墙10内设有保温层11。本技术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是:将梁7或带预制檐沟14的梁7吊装在预制隔墙10上,使插筋8的上端安装在梁5内的预埋套筒内,插筋8的下端嵌入预制隔墙10与梁7的连接凹槽9内;并在连接凹槽9内填充砂浆固化;然后将全预制屋顶板1吊装在梁7上,使全预制屋顶板1外延的分布钢筋2与梁7向上延伸的附加箍筋5搭接,全预制屋顶板1的斜面与梁7搭接;再在分布钢筋2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5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形成连接混凝土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搭设于梁一侧的全预制屋顶板、梁和连接混凝土部;所述梁内设有箍筋和附加箍筋,所述附加箍筋埋设在远离全预制屋顶板的梁的一侧,且其顶端向上延伸至连接混凝土部内;靠近梁一端的全预制屋顶板内的分布钢筋向外延伸,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搭接;所述分布钢筋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后形成连接混凝土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搭设于梁一侧的全预制屋顶板、梁和连接混凝土部;所述梁内设有箍筋和附加箍筋,所述附加箍筋埋设在远离全预制屋顶板的梁的一侧,且其顶端向上延伸至连接混凝土部内;靠近梁一端的全预制屋顶板内的分布钢筋向外延伸,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搭接;所述分布钢筋的延伸部分与附加箍筋的延伸部分的对接处浇注混凝土后形成连接混凝土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箍筋呈三角形或方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箍筋的转角处还设有附加钢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钢筋的数量≥3根。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预制坡屋顶与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下端还设有用于连接预制隔墙的插筋,预制隔墙靠近所述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刘屏何磊彭金蕾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阜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