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组件、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54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滤芯组件、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滤芯组件包括:滤壳、中心集水管、第一滤芯以及单向阀,滤壳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口,中心集水管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集水段及出水段,进水段与集水段密封隔离,集水段的管壁上开设有集水孔,进水段远离集水段的一端抵接与进水接口,进水接口与进水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一滤芯绕中心集水管设置,第一滤芯的外表面与滤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进水腔,第一过水口与进水腔连通,单向阀密封固设于进水接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防止了滤芯组件内的残留水的流出,改善了用户更换滤芯的体验,且降低了更换滤芯的复杂度。

Filter core module, composite filter core device and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core component, a compound filter core device and a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 filter core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lter shell, a central pipe collecting pipe, a first filter core and a one-way valve, and a water inlet interface is provided at one end of the filter shell, and the central collecting pipe includes a water inlet section, a water collecting section and a water outlet section, a water inlet section and a water collecting section, which are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 water collect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wall of the pipe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section. The inlet section is far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section and the inlet interface. The first water inlet is provided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inlet port and the inlet section. The first filter cor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central collecting pipe,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filter core forms a water inlet cavity betwee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lter shell and the first water inlet. The one-way valve is fixedly arranged in the water inlet interfac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prevents the outflow of the residual water in the filter core assembly, improves the user's experience of replacing the filter core, and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filter core re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组件、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净水设备内的滤芯需要经常更换,在滤芯更换过程中,滤芯内的残留水容易从滤芯的进水接口位置流出,进而容易打湿净水设备的其它部件,造成用户更换滤芯的体验较差,且增加了更换滤芯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滤芯组件,旨在防止滤芯内的残留水从滤芯的进水接口流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滤芯组件,包括:滤壳,所述滤壳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口;中心集水管,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中心集水管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集水段及出水段,所述进水段与所述集水段密封隔离,所述集水段的管壁上开设有集水孔,所述进水段远离所述集水段的一端抵接与所述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一滤芯,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第一滤芯绕所述中心集水管设置,所述第一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滤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以及单向阀,密封固设于所述进水接口内。优选地,所述进水接口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具有第二过水口,所述单向阀过盈配合于所述进水接口内,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限位挡板抵接,且所述单向阀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单向阀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朝内伸出所述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段端部的管壁内侧对应所述单向阀设有环形容置槽,所述单向阀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环形容置槽内。优选地,所述滤壳的内壁围绕所述进水接口设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与所述单向阀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水口设于所述环形凸筋,所述进水段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环形凸筋的端面。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水接口的内周壁密封贴合。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呈桶状设置,所述阀体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水接口的内壁抵接,所述阀体上远离其开口端的一端设有进水口;阀盖,与所述阀体连接,且盖合于所述阀体的开口端,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阀盖上设有出水口;以及阀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阀芯远离所述阀盖一端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水口的内周面密封抵接,所述阀芯与所述阀盖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阀芯在所述安装腔内滑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水口。优选地,所述阀芯朝向所述阀盖的一端设有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阀盖上对应所述导向柱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设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出水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沿所述导向孔的周向间隔排布。优选地,所述阀体的开口端的内侧面设有固定扣,所述阀盖的边缘朝向所述安装腔延伸设有固定凸缘,所述固定凸缘插设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固定凸缘对应所述固定扣设有扣槽,所述固定扣扣接于所述扣槽内。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复合滤芯装置,包括:滤瓶,所述滤瓶的一端设有出水接口;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设于所述滤瓶内,且所述滤芯组件的进水接口同心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口内;第二滤芯,位于所述滤瓶内,所述第二滤芯环绕所述滤芯组件设置,所述第二滤芯的内周面与所述滤芯组件的滤壳间隔形成出水滤腔,所述出水滤腔与所述出水接口连通;所述滤芯组件包括:滤壳,所述滤壳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口;中心集水管,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中心集水管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集水段及出水段,所述进水段与所述集水段密封隔离,所述集水段的管壁上开设有集水孔,所述进水段远离所述集水段的一端抵接与所述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集水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一滤芯,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第一滤芯绕所述中心集水管设置,所述第一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滤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以及单向阀,密封固设于所述进水接口内。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复合滤芯装置,所述复合滤芯装置包括:滤瓶,所述滤瓶的一端设有出水接口;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设于所述滤瓶内,且所述滤芯组件的进水接口同心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口内;第二滤芯,位于所述滤瓶内,所述第二滤芯环绕所述滤芯组件设置,所述第二滤芯的内周面与所述滤芯组件的滤壳间隔形成出水滤腔,所述出水滤腔与所述出水接口连通;所述膜滤芯组件包括:滤壳,所述滤壳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口;中心集水管,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中心集水管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集水段及出水段,所述进水段与所述集水段密封隔离,所述集水段的管壁上开设有集水孔,所述进水段远离所述集水段的一端抵接与所述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集水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一滤芯,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第一滤芯绕所述中心集水管设置,所述第一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滤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以及单向阀,密封固设于所述进水接口内。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滤壳的进水接口内设置单向阀,进而使得水流只能单向从进水接口流入滤壳内,防止了滤芯组件内的残留水的流出,改善了用户更换滤芯的体验,且降低了更换滤芯的复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复合滤芯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复合滤芯装置未安装单向阀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复合滤芯装置安装单向阀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滤芯组件中单向阀的爆炸图;图5为图4中单向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滤芯组件。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并结合图4和图5,该滤芯组件1a包括:滤壳10,所述滤壳10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口110;中心集水管20,设于所述滤壳10内,所述中心集水管20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210、集水段220及出水段230,所述进水段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滤芯组件、复合滤芯装置及净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壳,所述滤壳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口;中心集水管,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中心集水管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集水段及出水段,所述进水段与所述集水段密封隔离,所述集水段的管壁上开设有集水孔,所述进水段远离所述集水段的一端抵接与所述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一滤芯,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第一滤芯绕所述中心集水管设置,所述第一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滤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以及单向阀,密封固设于所述进水接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壳,所述滤壳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口;中心集水管,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中心集水管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集水段及出水段,所述进水段与所述集水段密封隔离,所述集水段的管壁上开设有集水孔,所述进水段远离所述集水段的一端抵接与所述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进水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水口;第一滤芯,设于所述滤壳内,所述第一滤芯绕所述中心集水管设置,所述第一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滤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以及单向阀,密封固设于所述进水接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口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具有第二过水口,所述单向阀过盈配合于所述进水接口内,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限位挡板抵接,且所述单向阀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朝内伸出所述进水接口,所述进水段端部的管壁内侧对应所述单向阀设有环形容置槽,所述单向阀远离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环形容置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壳的内壁围绕所述进水接口设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与所述单向阀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水口设于所述环形凸筋,所述进水段的端部抵接于所述环形凸筋的端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水接口的内周壁密封贴合。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致蔡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