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47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主体、上拉环、下拉环、螺旋桨、电瓶、第一构件定位器、第二构件定位器、第一目标定位器、第二目标定位器、可视屏、螺旋桨控制器、通信模块、处理器;在横梁主体的上侧固定设有两个上拉环,在横梁主体的下侧固定设有若干下拉环,在横梁主体的两端的上侧固定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螺旋桨。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定位吊装横梁的使用为吊装司机提供了精准的吊装就位点,弥补了起重机械吊装时吊物方向不可控,只能粗略就位的缺点,在预制构件吊装时提高了预制构件安装的效率,减少了吊装机械的使用时间,从而达到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

A self positioning hoisting be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 positioning hoisting beam, which includes a horizontal beam body, an upper pull ring, a pull down ring, a propeller, an electric bottle, a first member locator, a second member locator, a first target locator, a second target locator, a visual screen, a propeller controller,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processor. The upper side of the beam body is fixed with two upper pull rings, and a number of pull rings are fix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rossbeam,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two ends of the beam main body is fixed with two propellers with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cise hoisting site for the hoisting driver through the use of the self positioning and hoisting beam, which makes up the drawback of the uncontrollable direction of the hanger in lifting machinery and can only be in a rough position.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installation and reduces the use of the hoisting machinery when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is hoisted. So as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fabricat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装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已逐步在建筑市场领域应用,预制构件现场安装时,因构件的一体化施工逐步完善,构件体积增大,安装就位困难逐步明显。目前起重机械吊装大型设备和构件时,吊装司机看不到构件需要安装的准确位置,且吊物的偏离角度不可调节,吊装主要依靠吊装点指挥人员的指挥来完成构件安装,但是,往往会由于人工指挥精度不够,再加上施工器具落后,而影响吊装效率,以致构件安装机械成本居高不下,安装人员安装效率低,致使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自定位吊装横梁。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主体、上拉环、下拉环、螺旋桨、电瓶、第一构件定位器、第二构件定位器、第一目标定位器、第二目标定位器、可视屏、螺旋桨控制器、通信模块、处理器;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上侧固定设有两个所述上拉环,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下侧固定设有若干所述下拉环,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两端固定设有两个水平出风的所述螺旋桨,两个所述螺旋桨的方向相反,两个所述螺旋桨的出风方向与所述横梁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所述上拉环和两个所述螺旋桨均关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点对称;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构件定位器均设于所述横梁主体上,且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设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点位置;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二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一目标定位器、所述第二目标定位器和所述螺旋桨控制器均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可视屏和所述螺旋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二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一目标定位器和所述第二目标定位器均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器。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桨与固定设在所述横梁主体上的所述电瓶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GSM网络、CDMA网络、3G网络、4G网络模块等。进一步的,所述可视屏与所述螺旋桨控制器为一体设置。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要与起重机械配合使用,首先吊装司机可根据可视屏上第一构件定位器与第一目标定位器的位置信息,操作起重机械的操控杆,将第一构件定位器精确移动到第一目标定位器的正上方;再根据可视屏上第二构件定位器与第二目标定位器的位置信息,通过调节螺旋桨控制器,将电瓶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螺旋桨加速外界空气产生推力或拉力的原理使横梁主体以第一构件定位器为中点在水平方向产生相应角度的旋转,使第二构件定位器精确移动到第二目标定位器的正上方,操作起重机械操控杆,降落预制构件,进而实现预制构件的精准就位。本技术弥补了吊装司机看不到构件需要安装的准确位置,且吊物的偏离角度不可调节,只能粗略就位的缺点,在预制构件吊装时提高了预制构件安装的效率,减少了吊装机械的使用时间,从而达到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通信传输方式示意图。图中:横梁主体1、上拉环2、下拉环3、螺旋桨4、电瓶5、第一构件定位器6、第二构件定位器7、可视屏8、螺旋桨控制器9、预制构件10、起重机械11、通信模块12、处理器13、第一目标定位器14、第二目标定位器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主体1、上拉环2、下拉环3、螺旋桨4、电瓶5、第一构件定位器6、第二构件定位器7、第一目标定位器14、第二目标定位器15、可视屏8、螺旋桨控制器9、通信模块12、处理器13;在横梁主体1的上侧固定设有两个上拉环2,在横梁主体1的下侧固定设有若干下拉环3,在横梁主体1的两端的上侧固定设有两个水平出风的螺旋桨4,两个螺旋桨4的方向相反,两个螺旋桨4的出风方向与横梁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上拉环2和两个螺旋桨4均关于横梁主体1的中点对称;第一构件定位器6和第二构件定位器7均设于横梁主体1上,且第一构件定位器6设于横梁主体1的中点位置;第一构件定位器6、第二构件定位器7、第一目标定位器14、第二目标定位器15和螺旋桨控制器9均通过通信模块12与处理器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处理器1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可视屏8和螺旋桨4连接。第一构件定位器6、第二构件定位器7、第一目标定位器14和第二目标定位器15均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器。螺旋桨4与固定设在横梁主体1上的电瓶5相连接。通信模块12包括GSM网络、CDMA网络、3G网络、4G网络模块等。可视屏8与螺旋桨4控制器为一体设置。工作过程:首先,在预制构件就位点处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一目标定位器14,在预制构件就位点处与第二构件定位器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目标定位器15;用钢丝绳将预制构件10与下拉环3连接起来,再用另一根钢丝绳将上拉环2与起重机械11勾接;吊装司机根据可视屏8上第一构件定位器6与第一目标定位器14的位置信息,操作起重机械11的操控杆,将第一构件定位器6精确移动到第一目标定位器14的正上方;再根据可视屏8上第二构件定位器7与第二目标定位器15的位置信息,通过调节螺旋桨控制器9,将电瓶5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螺旋桨4加速外界空气产生推力或拉力的原理使横梁主体1以第一构件定位器6为中点在水平方向产生相应角度的旋转,使第二构件定位器7精确移动到第二目标定位器15的正上方,操作起重机械11的操控杆,降落预制构件,进而实现预制构件的精准就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主体、上拉环、下拉环、螺旋桨、电瓶、第一构件定位器、第二构件定位器、第一目标定位器、第二目标定位器、可视屏、螺旋桨控制器、通信模块、处理器;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上侧固定设有两个所述上拉环,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下侧固定设有若干所述下拉环,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两端固定设有两个水平出风的所述螺旋桨,两个所述螺旋桨的方向相反,两个所述螺旋桨的出风方向与所述横梁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所述上拉环和两个所述螺旋桨均关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点对称;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构件定位器均设于所述横梁主体上,且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设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点位置;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二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一目标定位器、所述第二目标定位器和所述螺旋桨控制器均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可视屏和所述螺旋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定位吊装横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主体、上拉环、下拉环、螺旋桨、电瓶、第一构件定位器、第二构件定位器、第一目标定位器、第二目标定位器、可视屏、螺旋桨控制器、通信模块、处理器;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上侧固定设有两个所述上拉环,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下侧固定设有若干所述下拉环,在所述横梁主体的两端固定设有两个水平出风的所述螺旋桨,两个所述螺旋桨的方向相反,两个所述螺旋桨的出风方向与所述横梁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所述上拉环和两个所述螺旋桨均关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点对称;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和所述第二构件定位器均设于所述横梁主体上,且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设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中点位置;所述第一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二构件定位器、所述第一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时伟韩兴运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