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乙炔割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83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氧乙炔割炬,包括由把手、高压氧气管、乙炔气管、混合气管和割嘴组成的割炬本体,位于割炬本体上的高压氧气开关、混合气开关和乙炔气开关,割炬本体上并联设置有四条低压氧气管,低压氧气管上配合设置有闸阀,且低压氧气管与乙炔气管交汇并形成混合气管;低压氧气管为第一低压氧气管,第二低压氧气管,第三低压氧气管,第四低压氧气管;第一低压氧气管与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0.7‑0.98,第二低压氧气管与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0.98‑1,第三低压氧气管与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1‑1.2,第四低压氧气管与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1.2‑1.5。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切割钢板,氧气消耗量可节约5.4%‑10.5%,乙炔消耗量可节约5.6%‑10.1%。

An oxyacetylene cutting torc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xygen acetylene cutting torch, which comprises a torch body composed of a handle, a high-pressure oxygen tube, a acetylene gas pipe, a mixed gas pipe and a cutting nozzle, and a high pressure oxygen switch, a mixture gas switch and a acetylene gas switch on the body of the cutting torch, and four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s in parallel and the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 on the cutting torch. The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 is the first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 second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 third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 fourth low pressure oxygen trachea, the ratio of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 and the acetylene trachea is 0.7, 0.98, second low pressure oxygen tube and acetylene. The ratio of the diameter of the trachea to the trachea was 0.98, 1, and the ratio of the diameter of the third oxygen trachea to the acetylene trachea was 1, 1.2, and the ratio of the diameter of the fourth low pressure oxygen trachea to the acetylene trachea was 1.2 1.5. By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the oxygen consumption can be saved by 5.4% to 10.5% and the acetylene consumption can be saved by 5.6% to 1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乙炔割炬
本技术涉及一种割炬,具体是一种氧乙炔割炬。
技术介绍
氧乙炔割炬是一种火焰切割工具,它广泛用于机械切割以及石油、化工、建筑等工程施工领域。其切割原理是使氧气与乙炔按比例混合后形成氧乙炔混合气,并将氧乙炔混合气和高压纯氧通过割嘴喷射到被切割件上形成切割火焰,使被切割部位在切割火焰中燃烧,同时通过高压纯氧把燃烧生成的熔渣(氧化物)吹走而形成割缝。目前,常见的氧乙炔割炬有氧乙炔割炬,主要包括半自动氧乙炔割炬和手动氧乙炔割炬。CN201757409U公开了一种直嘴式割枪(手动氧乙炔割炬),包含有燃气入口、切割氧气入口、手持把手、高压氧气管、割嘴和燃气混合管,切割氧气入口经管道与高压氧气管相连,燃气入口经管道与燃气混合管相连,且燃气入口与管道相连处设有一燃气开关,上述管道均固定于手持把手上,高压氧气管入口处设有一高压氧切割气体开关,燃气混合管入口处设有一燃气混合气体开关,割枪还包含有手指勾架,手指勾架经螺栓与手持把手相连,割嘴底部开有一高压氧气进口,割嘴侧壁开有一混合燃气进口,割嘴的高压氧气进口和混合燃气进口分别与高压氧气管和燃气混合管的出口相连(参见其说明书第4段)。而现有普通手动氧乙炔割枪与前述直嘴式割枪的区别在于高压切割气管和燃气混合气管与割嘴之间都是成90°夹角,且未设置手指勾架。前述割枪均包括由把手、高压氧气管、燃气管、燃气混合管和割嘴组成的割炬本体,设置在割炬本体上的三个控制开关(高压氧气开关、混合气开关和燃气开关)。其使用方法是先打开燃气(乙炔)开关,点燃燃气(乙炔),然后通过调节混合气和燃气(乙炔)的大小来控制火焰的大小,再对被切割件进行预热,当预热部位达到熔融状态时,打开高压氧开关,即可进行切割。除此之外,CN88200287U公开了一种用氧—乙炔焰切割铸铁、不锈钢、高碳钢的割炬。其关键技术在于:割嘴内的氧—乙炔导管和割芯表面有收缩段;割芯第四段上开有燃烧槽,内镶有抗高温合金;割嘴周围布有三个喷低压氧的喷嘴。该割炬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氧气与乙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时的温度,其火焰到达割材表面的温度可达摄氏2150度(参见其说明书第5段第6-7行)。上述氧乙炔割炬适用于切割低/高碳钢钢板、低/高碳钢型钢、低/高碳钢管道等普通碳钢,但是将其用于切割钴、镍、铬、钼、钒等高熔点金属时,切割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切割稳定性能较好的氧乙炔割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乙炔割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乙炔割炬,包括由把手、高压氧气管、乙炔气管、混合气管和割嘴组成的割炬本体,位于割炬本体上的高压氧气开关、混合气开关和乙炔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炬本体上并联设置有3-6条低压氧气管,所述低压氧气管上配合设置有闸阀,且所述低压氧气管与所述乙炔气管交汇并形成混合气管;所述低压氧气管包括并联设置的的第一低压氧气管、第二低压氧气管、第三低压氧气管、第四低压氧气管、第五低压氧气管、第六低压氧气管;所述第一低压氧气管与所述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0.7-0.98,所述第二低压氧气管与所述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0.98-1,所述第三低压氧气管与所述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1-1.2,所述第四低压氧气管与所述乙炔气管的孔径比值为1.2-1.5。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割炬本体上并联设置有低压氧气管和闸阀,并通过氧气管与乙炔气管的特定孔径能够稳定调节氧乙炔气量,达到较好的切割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氧乙炔割炬的切割稳定性,所述低压氧气管与所述乙炔气管交汇处设置有扩张部。优选地,所述低压氧气管可以从高压氧气管上接入,即所述低压氧气管与高压氧气管连通,也可以直接从气源处接入;其中,从高压氧气管上接入为佳。为方便控制低压氧气管的压力,所述低压氧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减压阀。为更进一步提高氧乙炔割炬的切割稳定性,在高压氧气管上设置有增压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割炬本体上并联设置有低压氧气管和闸阀,能够稳定调节氧乙炔气量,达到较好的切割稳定性。本技术通过在割炬本体上并联设置有低压氧气管和闸阀,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并控制乙炔火焰类型,除了能够切割普通碳钢外,还适用于切割高碳钢、高速钢、铸铁、硬质合金、碳化钨、铝青铜、黄铜、镀锌合金,钴、镍、铬、钼、钒等高熔点金属。本技术通过在低压氧气管与所述乙炔气管交汇处设置有扩张部,能确保氧气与乙炔充分混合,并提高氧乙炔割炬的切割稳定性。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能够节约氧乙炔消耗量。相比于现有普通氧乙炔割炬,本技术的氧气消耗量可节约5.4%-10.5%,乙炔消耗量可节约5.6%-10.1%。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氧乙炔割炬工作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氧乙炔割炬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氧乙炔割炬的低压氧气管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氧乙炔割炬产生的火焰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中氧乙炔割炬的工作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中氧乙炔割炬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此指出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述低压氧气管是指该氧气管内流经的氧气压力较低,压力为0.1-0.4Mpa;所述高压氧气管是指该氧气管内流经的氧气压力较高,压力为0.5-1.5Mpa。实施例1一种氧乙炔割炬,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由把手101、高压氧气管102、乙炔气管103、混合气管104和割嘴105组成的割炬本体1,且在高压氧气管102、乙炔气管103和混合气管10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高压氧气开关2、一个混合气开关3和一个乙炔气开关4,高压氧气管102、乙炔气管103、混合气管104均固定于把手101上,割嘴105连接在高压氧气管102与混合气管104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割炬本体1上并联设置有4条低压氧气管5,如图3所示,分别是第一低压氧气管501,第二低压氧气管502,第三低压氧气管503,第四低压氧气管504,低压氧气管5上配合设置有闸阀6,且低压氧气管5与乙炔气管103交汇并形成混合气管104。为进一步提高氧乙炔割炬的切割稳定性,将乙炔气管103的孔径设为10mm,第一低压氧气管501(孔径设为9.8mm)与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0.98,第二低压氧气管502(孔径设为10mm)与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1,第三低压氧气管503(孔径设为11mm)与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1.1,第四低压氧气管504(孔径设为12.5mm)与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1.25。为更进一步提高氧乙炔割炬的切割稳定性,低压氧气管5与乙炔气管103交汇处设置有规格为(公称直径为20mm,长度为50mm)的扩张部8。优选地,将低压氧气管5从高压氧气管102上接入。进一步地,在高压氧气管102上设置有增压器7。为方便控制低压氧气管5的压力,低压氧气管5的进气端设置有减压阀9。实施例2上述实施例1中,将低压氧气管5直接从氧气源10处接入,且乙炔气管103的孔径设为8mm,第一低压氧气管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氧乙炔割炬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乙炔割炬,包括由把手(101)、高压氧气管(102)、乙炔气管(103)、混合气管(104)和割嘴(105)组成的割炬本体(1),位于割炬本体(1)上的高压氧气开关(2)、混合气开关(3)和乙炔气开关(4),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炬本体(1)上并联设置有3‑6条低压氧气管(5),所述低压氧气管(5)上配合设置有闸阀(6),且所述低压氧气管(5)与所述乙炔气管(103)交汇并形成混合气管(104);所述低压氧气管(5)包括第一低压氧气管(501)、第二低压氧气管(502)、第三低压氧气管(503)、第四低压氧气管(504)、第五低压氧气管(505)、第六低压氧气管(506);所述第一低压氧气管(501)与所述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0.7‑0.98,所述第二低压氧气管(502)与所述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0.98‑1,所述第三低压氧气管(503)与所述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1‑1.2,所述第四低压氧气管(504)与所述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1.2‑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乙炔割炬,包括由把手(101)、高压氧气管(102)、乙炔气管(103)、混合气管(104)和割嘴(105)组成的割炬本体(1),位于割炬本体(1)上的高压氧气开关(2)、混合气开关(3)和乙炔气开关(4),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炬本体(1)上并联设置有3-6条低压氧气管(5),所述低压氧气管(5)上配合设置有闸阀(6),且所述低压氧气管(5)与所述乙炔气管(103)交汇并形成混合气管(104);所述低压氧气管(5)包括第一低压氧气管(501)、第二低压氧气管(502)、第三低压氧气管(503)、第四低压氧气管(504)、第五低压氧气管(505)、第六低压氧气管(506);所述第一低压氧气管(501)与所述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0.7-0.98,所述第二低压氧气管(502)与所述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0.98-1,所述第三低压氧气管(503)与所述乙炔气管(103)的孔径比值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雄狮衡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