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8143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以高大壮杆型水稻、株型紧凑型水稻和非矮生多分蘖型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配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携带有控制株型和分蘖数的基因,经分期播种筛选温度敏感性强且营养生长时期短的定型水稻品种,该品种不仅具有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分蘖多、抗病和高产的特性,适于作为鱼塘专用水稻;还具有高锌含量、低重金属含量的特性。

The breeding method of a special indica rice variety for fish po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reeding method of a special indica rice variety for fish pond. The method uses high strong bar type rice, plant type compact rice and non dwarf tillering type rice as their parents, and selects genes carrying control plant type and tiller number through 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sow screening temperature by staging. The rice variety with strong sensitivity and short vegetative growth period is not on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strong rod, compact plant type, more tillering, disease resistance and high yield, but also suitable as a special rice for fish pond; i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zinc content and low heavy metal con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民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就在大幅度上升,使得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在鱼米之乡更是产生了高效益的水产养殖与种稻产粮的显著矛盾。与此同时,在青虾和湖蟹等特种水产动物的喂饲过程中,由于摄食习惯等原因导致饲料的利用率低下,加之人为投放肥料,造成水体中氮、磷等养分的显著超标,从而引起越来越多的湖泊、水库、池塘等养殖场及周边水体的富营养化。所以,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与农业降污的重要课题,研究发展净化效果佳、效益高的新型农作物与立体农业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鱼塘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有助于建立以高效生态型水稻为核心的养殖水体净化新技术,在解决农业环境污染、更好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安全生产生态型优质米,并拓展了水稻生产的新途径,与时俱进地创新鱼米之乡综合种养的新农作模式。但是,目前关于鱼塘专用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的研究还未有报道,也没有相关的专用水稻品种通过审定。由于鱼塘普遍具有较高水深,所以要求专用水稻品种要有较高的株高;同时,夏季的高温是影响鱼、虾、蟹养殖存活及其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而现有的一些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虽然成熟期株高也相对较高、在大田生产中分蘖也正常,但一般在深水条件下分蘖一般很少导致繁茂性差,不利于更有效遮荫抗高温,易造成养殖产量低下等问题。另外,普通籼稻品种成熟后期往往株型松散,尤其是深水条件下茎秆软易倒伏,常会造成养殖水体中氧气不足,也不方便捕鱼等操作,所以不适合作为鱼塘专用水稻。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该方法育成的定型水稻为温度敏感型,具有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多分蘖的特性,适宜作为鱼塘专用水稻品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1)选择高大壮杆型籼稻为亲本A,株型紧凑型籼稻为亲本B,非矮生多分蘖型籼稻为亲本C,将亲本A分别与亲本B和亲本C杂交,得到单交FB1代和单交FC1代;(2)种植FB1代和FC1代,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代种子;(3)种植F1代,自交,收获F2代种子;(4)种植F2代,提取植株的DNA,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择携带有分蘖角度控制基因和非矮生多分蘖控制基因的单株,并在成熟时选择具有高大壮杆特征的单株;(5)种植F3代,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具有选择温度敏感性强且营养生长时期短的品系,收获F4代种子;(6)种植F4代,选择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9级的品系,收获F5代种子;(7)种植F5-F7代,连续以产量≥450kg/亩为选育指标,选育获得F8代种子;(8)种植F8代,选择聚合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多分蘖、抗病和高产性状的定型品系,得到鱼塘专用籼稻品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大壮杆是指成熟期时株高>160厘米且茎杆直径>1.0厘米的植株;所述的株型紧凑是指水稻分蘖角度小(<25度)、茎杆直立生长;非矮生多分蘖是指每株有效分蘖超过20个以上且株高与普通水稻类似(10个左右),并要求成熟期株高在80厘米以上。步骤(4)~(8)中各代植株的繁育方式均是自交。作为优选,所述的亲本A为浙稻1号。浙稻1号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新品种授权公告号:CNA20120031.5),可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品种高大壮杆(株高185厘米),茎杆粗壮(直径1.5厘米),株型松散(分蘖角度约40度),有效分蘖数6个。作为优选,所述的亲本B为浙密稻1号。浙密稻1号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公告号:CNA20120030.6),可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水稻品种株高中等(104厘米),株型紧凑(分蘖角度约15度),携带分蘖角度基因TAC1,茎杆粗细一般(直径0.7厘米),有效分蘖数10个。作为优选,所述的亲本C为浙辐02。浙辐02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公告号:CNA20080432.4)。该水稻品种为非矮生多分蘖株高中等(81厘米),每株有效分蘖数40-50个,株型松散(分蘖角度约35度),茎杆较细(直径0.3厘米)。本专利技术选用浙稻1号、浙密稻1号、浙辐02杂交配组,选育聚合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多分蘖多种性状的定型品系。更优选,所述的亲本A为浙稻1号;所述的亲本B为浙密稻1号;所述的亲本C为浙辐02。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分蘖角度控制基因是TAC1基因(浙密稻1号携带有该基因)。具体的引物设计与操作方法参见:YuB,LinZ,LiH,LiX,LiJ,WangY,ZhangX,ZhuZ,ZhaiW,WangX,XieD,SunC(2007).TAC1,amajorquantitativetraitlocuscontrollingtillerangleinrice.PlantJ,52,891-898。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非矮生多分蘖控制基因(浙辐02携带有该基因)是HT1基因。具体方法参见:李万昌,王永飞,马三梅,郭士伟.水稻多分蘖突变体ht1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遗传,2010,32(10):1065-1070。步骤(5)中,分期播种及选育的方法为: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分期播种,共分7期,每期间隔7天;选择第1期播种的单株中抽穗时间比第7期播种的单株抽穗时间长20天以上的籼稻株系。步骤(6)中,用于鉴定稻瘟病的方法为GB/T15790-2009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方法以高大壮杆型水稻、株型紧凑型水稻和非矮生多分蘖型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配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筛选携带有控制株型和分蘖数的基因,经分期播种筛选温敏性强且营养生长期短的定型水稻品种,该品种不仅具有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分蘖多、抗病和高产的特性,适于作为鱼塘专用水稻;还具有高锌含量、低重金属含量的特性。(2)本专利技术方法育成的鱼塘专用水稻品种,不仅有助于建立以高效生态型水稻为核心的养殖水体净化新技术体系,解决N/P减排问题,又可生产生态型优质米,拓展创新不同于稻田养鱼的“鱼塘种稻”新农作模式。(3)本专利技术方法育成的水稻品种,聚合了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多分蘖3种优良性状,实现杆高而不倒、深水种植下也能多蘖,为增产增效奠定了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释。实施例11、育种材料:(1)以浙稻1号为亲本A。浙稻1号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新品种授权公告号:CNA20120031.5),可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品种高大壮杆,株型松散,分蘖数6个。(2)以浙密稻1号为亲本B。浙密稻1号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公告号:CNA20120030.6),可购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该品种株型紧凑,携带分蘖角度基因TAC1,茎杆粗细一般,分蘖数10个。(3)以浙辐02为亲本C。浙辐02是浙江大学选育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的水稻品种(公告号:CNA20080432.4)。该品种非矮生多分蘖(每株分蘖数46个),株型松散,茎杆较细。2、鱼塘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选择高大壮杆型籼稻为亲本A,株型紧凑型籼稻为亲本B,非矮生多分蘖型籼稻为亲本C,将亲本A分别与亲本B和亲本C杂交,得到单交FB1代和单交FC1代,(2)种植FB1代和FC1代,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代种子;(3)种植F1代,自交,收获F2代种子;(4)种植F2代,提取植株的DNA,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择携带有分蘖角度控制基因和非矮生多分蘖控制基因的单株,并在成熟时选择具有高大壮杆特征的单株;(5)种植F3代,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具有选择温度敏感性强且营养生长时期短的品系,收获F4代种子;(6)种植F4代,选择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9级的品系,收获F5代种子;(7)种植F5‑F7代,连续以产量≥450kg/亩为选育指标,选育获得F8代种子;(8)种植F8代,选择聚合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多分蘖、抗病和高产性状的定型品系,得到鱼塘专用籼稻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塘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选择高大壮杆型籼稻为亲本A,株型紧凑型籼稻为亲本B,非矮生多分蘖型籼稻为亲本C,将亲本A分别与亲本B和亲本C杂交,得到单交FB1代和单交FC1代,(2)种植FB1代和FC1代,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代种子;(3)种植F1代,自交,收获F2代种子;(4)种植F2代,提取植株的DNA,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择携带有分蘖角度控制基因和非矮生多分蘖控制基因的单株,并在成熟时选择具有高大壮杆特征的单株;(5)种植F3代,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具有选择温度敏感性强且营养生长时期短的品系,收获F4代种子;(6)种植F4代,选择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lt;9级的品系,收获F5代种子;(7)种植F5-F7代,连续以产量≥450kg/亩为选育指标,选育获得F8代种子;(8)种植F8代,选择聚合高大壮杆、株型紧凑、多分蘖、抗病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殿星张宁舒小丽方福平周锡跃王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