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带端子的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992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2:14
将筒部由模制部包围的形态的端子零件稳定地收纳于端子收纳室。连接器(A)具备:筒部(23),其形成于端子零件(15),相对于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基板部(24),其构成筒部(23),与端子主体部(16)的基底部(22)连接;紧固片(27),其构成筒部(23),从基板部(24)的宽度方向两侧缘成对地延伸;模制部(30),其将筒部(23)遍及全周地包围,从而将包覆电线(11)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以及壳体(35),其形成有端子收纳室(36),端子收纳室(36)收纳端子零件(15)整体。基板部(24)是相对于端子主体部(16)的基底部(22)提高的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及带端子的电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及带端子的电线。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将铝制的芯线用绝缘包覆层包围的包覆电线的前端部通过压接而连接铜制的端子零件的筒部,通过将芯线和筒部的压接部分用合成树脂制的模制部液密状地包围从而防腐蚀。筒部是使成对的紧固片从基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延伸的形态,基板部的前端部与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的后端部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038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模制部将筒部遍及全周地覆盖。因此,在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与模制部的下表面之间产生高低差,当将端子零件插入到端子收纳室内时,有可能端子零件的姿势变得不稳定。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将筒部由模制部包围的形态的端子零件稳定地收纳于端子收纳室。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第1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包覆电线,其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围的绝缘包覆层,所述芯线在该包覆电线的前端部露出;端子零件,其具有端子主体部;筒部,其形成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相对于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基板部,其构成所述筒部,与所述端子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及带端子的电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包覆电线,其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围的绝缘包覆层,所述芯线在该包覆电线的前端部露出;端子零件,其具有端子主体部;筒部,其形成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相对于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基板部,其构成所述筒部,与所述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连接;紧固片,其构成所述筒部,从所述基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成对地延伸;模制部,其将所述筒部遍及全周地包围,从而将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以及壳体,其形成有端子收纳室,该端子收纳室收纳所述端子零件整体,所述基板部是相对于所述基底部提高的形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12 JP 2015-201647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包覆电线,其具有芯线和将所述芯线包围的绝缘包覆层,所述芯线在该包覆电线的前端部露出;端子零件,其具有端子主体部;筒部,其形成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相对于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以包围的方式压接;基板部,其构成所述筒部,与所述端子主体部的基底部连接;紧固片,其构成所述筒部,从所述基板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成对地延伸;模制部,其将所述筒部遍及全周地包围,从而将所述包覆电线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以及壳体,其形成有端子收纳室,该端子收纳室收纳所述端子零件整体,所述基板部是相对于所述基底部提高的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部以与所述绝缘包覆层不接触的状态相对于所述芯线的露出区域以包围的方式压接,所述模制部将所述芯线中包括与所述筒部压接的压接部的露出区域整体和所述绝缘包覆层的前端部液密状地覆盖,在所述端子收纳室内仅收纳有所述端子零件整体和所述模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竣哉大森康雄松井元中田丈博山野能章中村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