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872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其结构包括:智能单片机、机械支柱脚、抗干扰磁环块、检测传感器、电源滤波器、抗干扰器侧板、抗干扰器侧边框、数码显示管、操作按钮、变频调速旋钮、数据分析主板、排线插针槽盘、抗干扰器把手架、智能整合主板、橡胶垫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单片机设有单片机上壳、数据传输引脚、单片机下壳、PC导电板、电源引脚、接地引脚,实现了电子信息抗干扰器的滤波抗干扰后结合单片机的简易系统匹配化工程性控制,高效便捷的提前预警检测周围干扰源,事先达到预防开启抗干扰设备的工作,更快速有效的规避干扰因素,杜绝电子信息的各种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本技术是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属于电子信息抗干扰器领域。
技术介绍
“电子信息”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成为信息学的词汇。而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抗干扰:用来对抗通讯或雷达运行的任何干扰的系统或技术。学术定义:抗干扰的定义是:结合电路的特点使干扰减少到最小。所谓抗干扰:是指设备能够防止经过天线输入端,设备的外壳以及沿电源线作用于设备的电磁干扰。抗电磁干扰器采用法国进口器件,自身吸收电磁干扰而不向大地排泄,无须接地;雷电干扰、电器接地故障干扰等都无法经公共地线闯入,实现彻底保护。EMI吸收磁环/磁珠多股线缆上的EMI干扰抑制,包括电源线上的噪声和尖峰干扰,它同时具有吸EMI吸收磁环收静电脉冲能力,使电子设备达到电磁兼容(EMI/EMC)和静电放电的相应国际标准,使用时可将一根多芯电缆或一束多股线缆穿于其中。多穿一次可加强其效果。通常用25MHz和的阻抗值来衡量磁环磁珠的吸收特性。抗干扰磁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干扰抑制器件,其作用相当于低通滤波器,较好地解决了电源线、信号线和连接器的射频干扰抑制问题,而且具有使用简单、方便、有效(使用时只要把铁氧体磁芯套在被保护线路上,无需接地,利用铁氧体磁芯所对高频干扰所反映出来的阻抗,使高频干扰得到有效抑制)、占用空间不大及价格便宜等一系列优点,被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071578.7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包括电源电缆、进出线箱、过电压保护器、变压器、电子信息设备、第二滤波器、第一滤波器、局部等电位联接端子板、避雷器、总电位连联结线、接地母排、电抗器和信号电缆。该技术在变压器进线加上第一滤波器,滤除小尖峰干扰,配合第二滤波器更有效地抑制干扰,防止干扰进入电子信息设备中,从而提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可靠性,且第二滤波器并联输出,可有效地保护控制系统;在电源线路和信息线路中均设有过电压保护器,可有效防范瞬态过电压,避免硬件击穿或数据丢失,增长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寿命,电子信息设备通过连接变压器进行供电,可减小电压骤降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干扰,但现有技术电子信息抗干扰器无法智能系统化抗干扰,只是处于被动反击状态的抗干扰,都是受到干扰才激活抗干扰过程,无法有效检测干扰信号来提前预防激活抗干扰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以解决电子信息抗干扰器无法智能系统化抗干扰,只是处于被动反击状态的抗干扰,都是受到干扰才激活抗干扰过程,无法有效检测干扰信号来提前预防激活抗干扰动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其结构包括:智能单片机、机械支柱脚、抗干扰磁环块、检测传感器、电源滤波器、抗干扰器侧板、抗干扰器侧边框、数码显示管、操作按钮、变频调速旋钮、数据分析主板、排线插针槽盘、抗干扰器把手架、智能整合主板、橡胶垫块,所述机械支柱脚设有两个且分别竖直安装于智能整合主板前侧的左右下角,所述智能整合主板与机械支柱脚机械连接,所述橡胶垫块设有两个且分别水平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后侧的左右下角,所述抗干扰器侧板竖直嵌于抗干扰器侧边框内部且二者均设有两个并分别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左右两侧;所述智能单片机与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分别电连接且智能单片机竖直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前,所述数据分析主板竖直固定在智能整合主板上且二者之间采用电连接,所述排线插针槽盘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右侧前,所述变频调速旋钮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前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变频调速旋钮与电源滤波器电连接,所述数码显示管竖直嵌于数据分析主板内部且采用电连接,所述操作按钮设有两个以上且均设于数据分析主板前,所述检测传感器水平固定在抗干扰器侧板左侧且与智能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抗干扰器把手架竖直焊接在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右侧,所述抗干扰器侧边框与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源滤波器设有两个并且均竖直紧贴于抗干扰器侧板左侧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抗干扰磁环块水平焊接在抗干扰器侧板左侧,所述抗干扰器侧板与抗干扰器侧边框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智能单片机设有单片机上壳、数据传输引脚、单片机下壳、PC导电板、电源引脚、接地引脚,所述单片机上壳与单片机下壳之间焊接有两个以上数据传输引脚以及电源引脚和接地引脚,所述数据传输引脚、电源引脚、接地引脚均竖直固定在PC导电板上且采用电连接,所述电源引脚与接地引脚电连接且通过数据传输引脚与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电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过PC导电板与单片机上壳和单片机下壳之间的芯片主板采用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引脚与数码显示管和电源滤波器电连接,所述PC导电板竖直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前。进一步地,所述抗干扰磁环块由磁环块壳体、凹型磁块、抗干扰磁环架板、磁环线圈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凹型磁块、抗干扰磁环架板、磁环线圈均设于磁环块壳体内部且磁环块壳体水平焊接在抗干扰器侧板左侧。进一步地,所述抗干扰磁环架板设有两个且分别竖直固定在磁环线圈左右两侧并通过凹型磁块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凹型磁块、抗干扰磁环架板、磁环线圈相互固定成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传感器由传感导线、传感器尾帽、传感器螺纹柱、检测传感帽组成。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导线水平贯穿传感器尾帽并且与传感器螺纹柱电连接,所述传感导线水平贯穿抗干扰器侧板并且与智能单片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尾帽与检测传感帽分别竖直固定在传感器螺纹柱左右两侧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检测传感帽与智能单片机通过智能整合主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抗干扰器侧边框与抗干扰器把手架相互竖直平行且不相交并分别垂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滤波器设有滤波器柱管、滤波器上盖、滤波器槽壳、滤波器线缆、滤波器凹槽、滤波器电路板、排格插线槽、固定螺栓,所述电源滤波器是抗干扰:用来对抗通讯或雷达运行的任何干扰的系统或技术。学术定义:抗干扰的定义是:结合电路的特点使干扰减少到最小。所谓抗干扰:是指设备能够防止经过天线输入端,设备的外壳以及沿电源线作用于设备的电磁干扰。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器柱管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两两并排竖直固定在滤波器槽壳上下两侧,所述滤波器上盖竖直紧贴于滤波器槽壳前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滤波器凹槽嵌于滤波器槽壳内部且为一体结构,所述滤波器线缆水平贯穿滤波器槽壳与滤波器凹槽左侧且与滤波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滤波器电路板竖直紧贴于滤波器凹槽内部且与排格插线槽电连接,所述排格插线槽设有三个且摆成凹型竖直固定在滤波器电路板前,所述固定螺栓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水平安装于滤波器凹槽内部的四个槽角前,所述固定螺栓水平贯穿滤波器凹槽且与抗干扰器侧板螺纹连接。有益效果在电子信息抗干扰器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智能单片机的数据传输引脚、PC导电板、电源引脚、接地引脚各个方位的电路连接数据分析主板和智能整合主板,系统化程序激活输出给抗干扰磁环块、检测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其结构包括:智能单片机(1)、机械支柱脚(2)、抗干扰磁环块(3)、检测传感器(4)、电源滤波器(5)、抗干扰器侧板(6)、抗干扰器侧边框(7)、数码显示管(8)、操作按钮(9)、变频调速旋钮(10)、数据分析主板(11)、排线插针槽盘(12)、抗干扰器把手架(13)、智能整合主板(14)、橡胶垫块(15),所述机械支柱脚(2)设有两个且分别竖直安装于智能整合主板(14)前侧的左右下角,所述智能整合主板(14)与机械支柱脚(2)机械连接,所述橡胶垫块(15)设有两个且分别水平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14)后侧的左右下角,所述抗干扰器侧板(6)竖直嵌于抗干扰器侧边框(7)内部且二者均设有两个并分别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单片机(1)与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分别电连接且智能单片机(1)竖直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14)前,所述数据分析主板(11)竖直固定在智能整合主板(14)上且二者之间采用电连接,所述排线插针槽盘(12)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右侧前,所述变频调速旋钮(10)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11)前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变频调速旋钮(10)与电源滤波器(5)电连接,所述数码显示管(8)竖直嵌于数据分析主板(11)内部且采用电连接,所述操作按钮(9)设有两个以上且均设于数据分析主板(11)前,所述检测传感器(4)水平固定在抗干扰器侧板(6)左侧且与智能单片机(1)电连接,所述抗干扰器把手架(13)竖直焊接在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右侧,所述抗干扰器侧边框(7)与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源滤波器(5)设有两个并且均竖直紧贴于抗干扰器侧板(6)左侧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抗干扰磁环块(3)水平焊接在抗干扰器侧板(6)左侧,所述抗干扰器侧板(6)与抗干扰器侧边框(7)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智能单片机(1)设有单片机上壳(100)、数据传输引脚(101)、单片机下壳(102)、PC导电板(103)、电源引脚(104)、接地引脚(105),所述单片机上壳(100)与单片机下壳(102)之间焊接有两个以上数据传输引脚(101)以及电源引脚(104)和接地引脚(105),所述数据传输引脚(101)、电源引脚(104)、接地引脚(105)均竖直固定在PC导电板(103)上且采用电连接,所述电源引脚(104)与接地引脚(105)电连接且通过数据传输引脚(101)与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电连接,所述检测传感器(4)通过PC导电板(103)与单片机上壳(100)和单片机下壳(102)之间的芯片主板采用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引脚(101)与数码显示管(8)和电源滤波器(5)电连接,所述PC导电板(103)竖直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14)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其结构包括:智能单片机(1)、机械支柱脚(2)、抗干扰磁环块(3)、检测传感器(4)、电源滤波器(5)、抗干扰器侧板(6)、抗干扰器侧边框(7)、数码显示管(8)、操作按钮(9)、变频调速旋钮(10)、数据分析主板(11)、排线插针槽盘(12)、抗干扰器把手架(13)、智能整合主板(14)、橡胶垫块(15),所述机械支柱脚(2)设有两个且分别竖直安装于智能整合主板(14)前侧的左右下角,所述智能整合主板(14)与机械支柱脚(2)机械连接,所述橡胶垫块(15)设有两个且分别水平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14)后侧的左右下角,所述抗干扰器侧板(6)竖直嵌于抗干扰器侧边框(7)内部且二者均设有两个并分别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单片机(1)与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分别电连接且智能单片机(1)竖直紧贴于智能整合主板(14)前,所述数据分析主板(11)竖直固定在智能整合主板(14)上且二者之间采用电连接,所述排线插针槽盘(12)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右侧前,所述变频调速旋钮(10)竖直固定在数据分析主板(11)前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变频调速旋钮(10)与电源滤波器(5)电连接,所述数码显示管(8)竖直嵌于数据分析主板(11)内部且采用电连接,所述操作按钮(9)设有两个以上且均设于数据分析主板(11)前,所述检测传感器(4)水平固定在抗干扰器侧板(6)左侧且与智能单片机(1)电连接,所述抗干扰器把手架(13)竖直焊接在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右侧,所述抗干扰器侧边框(7)与数据分析主板(11)和智能整合主板(1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源滤波器(5)设有两个并且均竖直紧贴于抗干扰器侧板(6)左侧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抗干扰磁环块(3)水平焊接在抗干扰器侧板(6)左侧,所述抗干扰器侧板(6)与抗干扰器侧边框(7)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智能单片机(1)设有单片机上壳(100)、数据传输引脚(101)、单片机下壳(102)、PC导电板(103)、电源引脚(104)、接地引脚(105),所述单片机上壳(100)与单片机下壳(102)之间焊接有两个以上数据传输引脚(101)以及电源引脚(104)和接地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忠刘琦臻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信达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