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376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开关控制单元、光电传感器单元、RS232接口单元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相连接,上述控制器还包括电源单元,其为控制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光电传感器单元、RS232接口单元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供电;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导航模式的选择,RS232接口单元用于与上位机通讯,RS485串口总线单元用于连接AGV的驱动单元。上述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采用光电导引,通过地面上的反光导引带来进行反馈导引,与市面上已有的AGV导引方式相比,成本较低,接线方便,开放性强;可与能兼容RS485总线的其它现场总线驱动单元接口连接,其既可通过RS232接口配合上位机进行分布式控制,也可独立自主控制,实现精确路径跟随导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AGV
,尤其涉及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
技术介绍
AGV是一种移动机器人,主要用来运输各类物料,以保证系统的柔性化、集成化、高效化。常见AGV有3种导引方式:电磁感应引导、激光引导、磁铁陀螺引导,这使得AGV可以按照人类预先设计好的路径行走、搬运货物。随着人力劳动成本的上升,AGV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工业大国普遍把改造物流结构、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举措。在我国,AGV已投入到某些汽车、烟草行业使用,并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国内一般AGV小车的价格对于一般中小企业而言显得偏贵,且性能也并非绝对稳定。所以研制一套成本偏低,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AGV产品对于整个物流运输或智能化车间材料传送、立体仓库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成本较低,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可与能兼容RS485总线的其它现场总线驱动单元接口连接,其既可通过RS232接口配合上位机进行分布式控制,也可独立自主控制,实现精确路径跟随导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1),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相连接,所述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还包括电源单元(7),所述电源单元(7)为所述控制单元(1)、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供电;其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用于导航模式的选择,所述RS232接口单元(5)用于与上位机通讯,所述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用于连接AGV的驱动单元。优选的是,所述电源单元(7)包括型号为LM2575HVS-5.0的DC/DC开关稳压器(U4),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1引脚连接至第三电感(L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第二十电解电容(C20)以及第二十一电容(C21)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接至+24VCC,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还经压敏电阻(MOV)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6引脚、3引脚以及5引脚均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2引脚连接至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2引脚还连接至第四电感(L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引出+5VCC连接端,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4引脚也连接至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所述+5VCC连接端经并联的第二十二电解电容(C22)以及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所述+5VCC连接端还经串联的第三十四电阻(R34)以及第十五发光二极管(LED15)接地。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1)包括型号为ATMEGA128的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的52引脚以及21引脚均接至+5VCC连接端,该52引脚以及21引脚还均经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2引脚经第十一电容(C11)接地,其63引脚也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4引脚连接至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还经第十电容(C10)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22引脚以及53引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3引脚以及24引脚分别连接至晶振(X1)的两端,所述晶振(X1)的两端还分别引出导线经第十二电容(C12)以及第十三电容(C13)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0引脚经第三十三电阻(R33)接至+5VCC连接端,该20引脚还经第十九电解电容(C19)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引脚和3引脚分别连接至编程接口(JP1)的1引脚和9引脚,所述编程接口(JP1)的5引脚连接至第十九电解电容(C19)的正极,所述编程接口(JP1)的4引脚以及10引脚均接地,所述编程接口(JP1)的2引脚接至+5VCC连接端。优选的是,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的电路结构如下:第一开关(S1)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电阻(R20)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51引脚;第二开关(S2)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一电阻(R21)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50引脚;第三开关(S3)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二电阻(R22)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引脚;第四开关(S4)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四开关(S4)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三电阻(R23)以及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引脚。优选的是,所述光电传感器单元(3)包括8~16个型号为RPR220的光电传感器。优选的是,所述光电传感器单元(3)包括8个光电传感器,各光电传感器的1引脚以及4引脚均接至+5VCC连接端,各光电传感器的2引脚分别经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接地,各光电传感器的3引脚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接地,各光电传感器的3引脚还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54引脚。优选的是,所述RS232接口单元(5)包括型号为MAX232的232接口芯片(U3),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0引脚经第十四电容(C14)连接至其2引脚,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0引脚还经第十五电容(C15)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3引脚经第十八电容(C18)接地,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4引脚经第十七电容(C17)接至其5引脚,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9引脚接至+5VCC连接端,该9引脚还经第十六电容(C16)接地,所示232接口芯片(U3)的10引脚接地,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11引脚以及12引脚用于与上位机相连接,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13引脚以及14引脚分别连接至控制芯片(U1)的27引脚以及28引脚,所述232接口芯片(U3)的14引脚还连接至第十四发光二极管(LED14)的负极,其正极经第二十四电阻(R24)接至+5VCC连接端。优选的是,所述RS485串口总线单元(6)包括型号为ADM2587E的RS485收发器(U2),所述RS485收发器(U2)的2引脚以及8引脚均连接至+5VCC连接端,该2引脚还经并联的第一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相连接,所述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还包括电源单元(7),所述电源单元(7)为所述控制单元(1)、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供电;其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用于导航模式的选择,所述RS232接口单元(5)用于与上位机通讯,所述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用于连接AGV的驱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相连接,所述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还包括电源单元(7),所述电源单元(7)为所述控制单元(1)、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供电;其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用于导航模式的选择,所述RS232接口单元(5)用于与上位机通讯,所述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用于连接AGV的驱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7)包括型号为LM2575HVS-5.0的DC/DC开关稳压器(U4),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1引脚连接至第三电感(L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第二十电解电容(C20)以及第二十一电容(C21)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接至+24VCC,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还经压敏电阻(MOV)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6引脚、3引脚以及5引脚均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2引脚连接至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2引脚还连接至第四电感(L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引出+5VCC连接端,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4引脚也连接至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所述+5VCC连接端经并联的第二十二电解电容(C22)以及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所述+5VCC连接端还经串联的第三十四电阻(R34)以及第十五发光二极管(LED15)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包括型号为ATMEGA128的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的52引脚以及21引脚均接至+5VCC连接端,该52引脚以及21引脚还均经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2引脚经第十一电容(C11)接地,其63引脚也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64引脚连接至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还经第十电容(C10)接地,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22引脚以及53引脚均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3引脚以及24引脚分别连接至晶振(X1)的两端,所述晶振(X1)的两端还分别引出导线经第十二电容(C12)以及第十三电容(C13)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0引脚经第三十三电阻(R33)接至+5VCC连接端,该20引脚还经第十九电解电容(C19)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引脚和3引脚分别连接至编程接口(JP1)的1引脚和9引脚,所述编程接口(JP1)的5引脚连接至第十九电解电容(C19)的正极,所述编程接口(JP1)的4引脚以及10引脚均接地,所述编程接口(JP1)的2引脚接至+5VCC连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的电路结构如下:第一开关(S1)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电阻(R20)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51引脚;第二开关(S2)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一电阻(R21)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50引脚;第三开关(S3)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二电阻(R22)以及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引脚;第四开关(S4)的一端连接至+5VCC连接端,所述第四开关(S4)的另一端经串联的第二十三电阻(R23)以及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引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单元(3)包括8~16个型号为RPR220的光电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单元(3)包括8个光电传感器,各光电传感器的1引脚以及4引脚均接至+5VCC连接端,各光电传感器的2引脚分别经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接地,各光电传感器的3引脚分别经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六电阻(R16)接地,各光电传感器的3引脚还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54引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S232接口单元(5)包括型号为MAX23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玮马立勇金同兴吕晓敏马家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