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允志专利>正文

铝质换热器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737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质换热器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以苯胺作为缓蚀剂和消泡剂,以表面活性剂为去油酸洗缓蚀剂和助剂,利用苯胺、丙三醇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协调作用,解决了不能以盐酸酸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问题。该铝质换热器酸洗缓蚀剂不但能清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内的各种硬垢,而且对于清除软垢有特殊效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用于铝质、不锈钢质等换热设备化学清洗的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众所周知,化学清洗就是利用酸、碱或有机螯合剂,分散剂等化学药剂,通过化学作用将附着的水垢、污泥等沉积物溶解清洗干净。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酸洗主要是针对那些易溶解于酸的硬垢和金属氧化腐蚀产物;至于对硅酸盐垢,无水硫酸钙垢等的作用是有限的;对悬浮固体,生物污泥和其它有机沉积物作用更小;而且,如果系统中有不锈钢、铝等设备时,不能选用盐酸,而宜选用5~10%的稀硝酸或15%的磷酸清洗,并且,盐酸清洗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0~30℃之间。然而,由于盐酸比其它酸用得普遍且廉价易得,操作上安全、方便,盐酸溶解腐蚀产物和水垢的速度比同样浓度的硫酸快。但是,鉴于传统的观点认为盐酸不能清洗不锈钢及铝的弱点,这就大大地限制了盐酸作为酸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用途,同时,也为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酸洗带来了许多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铝质换热器1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这种铝质换热器1酸洗缓蚀剂与传统的配方不同,能够用于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盐酸酸洗。该铝质换热器1酸洗缓蚀剂是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加入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组份,与苯胺、丙三醇一起形成一个功能上相互协调且严谨的科学配方,与其它酸洗缓蚀剂相比,无论在效果上或效益(费用)上、方法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其优点是1、配方简单,药品廉价易得;2、费用低,只是通常方法的六分之一;3、操作简便,节约时间,可用于单机清洗或不停车清洗;4、酸洗前,不需进行碱洗,酸洗后,不需碱煮及钝化预膜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但用盐酸可以酸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以及该种设备内的各种硬垢,而且对清洗悬浮固体,生物污泥及其它有机沉积物有特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HYZ-8901酸洗缓蚀剂,也可广泛用于硫酸、硝酸、磷酸、醋酸、柠檬酸、氨基磺酸以及氢氟酸或上述某几种混酸的酸洗缓蚀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艺配方a、酸液(以工业盐酸为例)浓度2.0~7.0%;b、苯胺(一般试剂)浓度0.05~0.15%;c、丙三醇浓度0.05%;d、表面活性剂浓度0.10~0.30%;e、其余为深井水或软水。2、加药顺序在酸洗系统中先充满水,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0~0.30%,打循环过程中加入苯胺,使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5~0.15%,加入丙三醇,使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5%,然后,再加入工业盐酸,使HCI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0~7.0%。3、工艺过程控制A、温度控制-5~50℃。循环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50℃,不必过高。停车清洗,低于室温下仍然可进行。B、时间控制视系统内垢量多少而定,一般为1~2小时。C、药量控制系统内软垢量多,可提高表面活性剂浓度,同时将酸液浓度稍加提高;系统内硬垢多,可将酸液浓度提高到上限,同时增加苯胺浓度,稍加提高表面活性剂浓度。D、监控分析按一般酸洗要求的标准方法进行监测,酸洗过程中,按分析补加酸液,视软垢脱落情况补充表面活性剂,但不补加苯胺。E、动态试片腐蚀率纯铝≤0.05g/m2h。不锈钢≤0.2g/m2h。本专利技术中的表面活性剂,既是去油酸洗缓蚀剂,又有渗透、吸附、分散、发泡作用。这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单一组份如十二~十八烷基苯磺酸或十二~十八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五烷基磺酰氯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某几种的混合物,但最好是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如Y-2型及C型复合碳铵添加剂等等。本专利技术中的苯胺,既是缓蚀剂,又是表面活性剂的消泡剂。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配方(按1000kg水溶液为基准计算,以盐酸折HCI100%为例)HCI20~70kg,表面活性剂1~3kg,苯胺0.5~1.5kg,丙三醇0.5kg。按四个过程操作,配成HYZ-8901酸洗缓蚀剂的酸洗液,其步骤为A、在1m3容器中,加入500kg清水或软水,加入1~3kg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B、加入0.5~1.5kg苯胺,0.5kg丙三醇,搅拌均匀。C、加入折100%HCI的工业盐酸20~70kg于容器中,搅拌均匀。D、然后加清水或软水至1m3容器充满为止。权利要求1.一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其特点在于A、以工业盐酸、苯胺、丙三醇及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十八烷基苯磺酸或十二~十八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五烷基磺酰氯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某几种的混合物或Y-2型碳铵添加剂或C型复合碳铵添加剂)为原料,其配方为,水溶液,HCl重量百分比浓度2.0~7.0%,苯胺0.05~0.15%,丙三醇0.05%,表面活性剂0.10~0.30%。B、加药顺序在酸洗系统中充满水,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0~0.30%,在循环过程中,加入苯胺及丙三醇,使其重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0.05~0.15%和0.05%,再加入工业盐酸,使HCl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7.0%。C、该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解决了用低浓度盐酸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清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各种硬垢及软垢问题。D、该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同样适用于硫酸、硝酸、磷酸、醋酸、柠檬酸、氨基磺酸、氢氟酸以及上述某几种酸的混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其最主要特征是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以表面活性剂与苯胺、丙三醇的协调作用,解决了盐酸用于酸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问题。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苯胺作为缓蚀剂和消泡剂,以表面活性剂为去油酸洗缓蚀剂和助剂,利用苯胺、丙三醇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协调作用,解决了不能以盐酸酸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问题。该铝质换热器酸洗缓蚀剂不但能清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内的各种硬垢,而且对于清除软垢有特殊效果。文档编号C23G1/06GK1069079SQ9110535公开日1993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韩允志 申请人:韩允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其特点在于:A、以工业盐酸、苯胺、丙三醇及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十八烷基苯磺酸或十二~十八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五烷基磺酰氯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某几种的混合物或Y-2型碳铵添加剂或C型复合碳铵添加剂)为原料,其配方为,水溶液,HCl重量百分比浓度2.0~7.0%,苯胺0.05~0.15%,丙三醇0.05%,表面活性剂0.10~0.30%。B、加药顺序:在酸洗系统中充满水,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0~0.30%,在循环过程中,加入苯胺及丙三醇,使其重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0.05~0.15%和0.05%,再加入工业盐酸,使HCl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7.0%。C、该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的配制方法,解决了用低浓度盐酸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清洗不锈钢及铝质换热设备的各种硬垢及软垢问题。D、该种HYZ-8901酸洗缓蚀剂同样适用于硫酸、硝酸、磷酸、醋酸、柠檬酸、氨基磺酸、氢氟酸以及上述某几种酸的混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允志
申请(专利权)人:韩允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