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及制造方法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其特征在于,阻止直接传递于混凝土的预应力筋的部分拉伸力,从而增加承受拉伸力的混凝土剖面,由此减少拉伸应力而防止混凝土板产生水平拉伸裂缝。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其特征在于,利用早强型水泥制造混凝土构件,并考虑混凝土构件养生时产生水化热而选定蒸汽养生方案,从而早龄期可以发展强度,并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空芯板是将空芯部(hollowcore)长度方向设置于腹板,并将预应力筋设置于腹板下部后导入预应力(prestress)的混凝土楼板结构。腹板的空芯部,虽然具有减少板的重量和材料费用的优点,但是因腹板剖面的减少而具有剪切变脆弱的缺点。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空芯混凝土板因板剖面的缩小,随着预应力导入于板下部,从而在空芯混凝土板端部的附近产生混凝土内拉伸应力,由此可产生水平拉伸裂缝(splitcrack)。水平拉伸裂缝,除了预应力筋附近的压实不良等施工上原因以外,也可能因过度的张拉力而产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形的混凝土体和;预张拉后随着混凝土体的长度方向埋入后粘结于所述混凝土体的剖面下部的预应力筋;但是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部从所述混凝土体端部具有一定距离地非粘结于混凝土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20 KR 10-2015-0146331;2015.10.20 KR 10-2011.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形的混凝土体和;预张拉后随着混凝土体的长度方向埋入后粘结于所述混凝土体的剖面下部的预应力筋;但是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部从所述混凝土体端部具有一定距离地非粘结于混凝土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体形成随着混凝土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的空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为了使所述预应力筋的滑移插入端部且还可以包括埋入于所述混凝土体的非粘结用套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可以包括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非粘结长度(lu)可以选择为满足下面的[公式],[公式]在此,n=钢绞线数量;Ysc=剖面的图中心至水平拉伸裂缝的距离(mm);Pi,h/4=x=在h/4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N);Ax=在平面x-y的板的截面积(mm2);Ix=在平面x-y的空芯板的剖面2次矩(mm4);Pi=导入张拉力后的钢绞线的张拉力(N);h=板的高度(mm)e=湿凝土剖面的图中心至钢绞线的距离(mm);r=空芯部剖面的半径(mm);ltr=钢绞线的传递长度(mm);fct=混凝土体的拉伸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根据使用荷载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最大非粘结长度(lu,s)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公式]在此,L=混凝土体的长度(mm);fci=导入预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MPa);I=混凝土体剖面的剖面2次矩(mm2);ws=使用荷载(N/mm);yt=混凝土剖面的图中心至最外端混凝土的距离(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根据使用荷载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最大非粘结长度(lu,s)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公式]在此,L=混凝土体的长度(mm);I=混凝土体剖面的剖面2次矩(mm2);yt=混凝土剖面的图中心至最外端混凝土的距离(mm);φ=强度减少系数;fc=混凝土设计强度(MPa);wu=设计荷载(N/mm)。7.一种作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应于要制造的所述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数量将多个非粘结用套筒插入于预应力筋,并将所述预应力筋设置于张拉台后张拉所述预应力筋的步骤和;为了使所述非粘结用套筒位于相应于要制造的所述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的各端部的位置而设定所述非粘结用套筒的位置且固定的步骤和;分别相应于要制造的多个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在所述张拉台将无凝固的混凝土浇筑并养生后形成混凝土体步骤和;所述导入预应力的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混凝土体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次燉,李宋熙,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