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孔胀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板爬行机器人的抓紧机构,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新型内孔胀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管板爬行机器人采用了内孔抓紧定位的方式,且多数内孔抓紧结构采用的是单斜楔胀紧方式。因管板内孔是圆孔,管壁较薄,故单斜楔不能可靠适应其内壁,并会造成管内壁因受力不均发生变形和损伤,且单楔结构中卡爪为多瓣弹性卡爪时,因金属弹性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工作中多次循环受力寿命较短。另外,在CN105736510A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双活塞驱动的机械手,其驱动结构中第二气口开设在下方一活塞杆末端,当气缸工作时活塞杆末端相连的气口随活塞一起往复运动,各机械爪运动时存在各进气管路缠绕脱离的风险,考虑爬行机械人同多路气管相连,在运动时应尽量保证各气口连接处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夹紧可靠的内孔定位胀紧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内孔胀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内孔胀紧装置,包括气缸、卡爪、设置在气缸中部的第一活塞和设置在气缸下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内孔胀紧装置,包括气缸(1)、卡爪(2)、设置在气缸(1)中部的第一活塞(3)和设置在气缸(1)下部的第二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3)上端设有中空的活塞杆A(31),所述第二活塞(4)上端设有活塞杆B(41),下端设有活塞杆C(42),活塞杆B(41)顶端沿轴线设置有多段上小下大的棱台状斜面(411),所述活塞杆C(42)末端套有中空轴(5),所述活塞杆C(42)和中空轴(5)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中空轴(5)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口(51);所述卡爪(2)包括爪瓣(21)和橡胶套(22),所述橡胶套(22)为空心柱状体,周向设置有供爪瓣(21)穿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孔胀紧装置,包括气缸(1)、卡爪(2)、设置在气缸(1)中部的第一活塞(3)和设置在气缸(1)下部的第二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3)上端设有中空的活塞杆A(31),所述第二活塞(4)上端设有活塞杆B(41),下端设有活塞杆C(42),活塞杆B(41)顶端沿轴线设置有多段上小下大的棱台状斜面(411),所述活塞杆C(42)末端套有中空轴(5),所述活塞杆C(42)和中空轴(5)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中空轴(5)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口(51);所述卡爪(2)包括爪瓣(21)和橡胶套(22),所述橡胶套(22)为空心柱状体,周向设置有供爪瓣(21)穿过的窗口(221),所述爪瓣(21)内壁设置有与活塞杆B(41)顶端的棱台状斜面(411)相配合的凸块(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孔胀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C(42)末端为阶梯状,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莉莉,孙昊,幸锐利,张志强,肖华,李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