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816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插座外壳、插孔接触件、插针接触件以及撑簧圈,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内分别设有绝缘基座A和绝缘基座B,插孔接触件通过撑簧圈嵌装于绝缘基座A内,插针接触件通过撑簧圈嵌装于绝缘基座B内,插针接触件可活动地插入插孔接触件以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当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时,撑簧圈增加了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之间的配合精度,提高了电气连接的可靠性,插合连接产生的电弧,在磁钢的磁力作用下被拉长并沿导弧角发散,加速电弧的熄灭,减少燃弧时间,有效保护了插孔的接触区域,使电气连接可靠,延长了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寿命,保护了插头和插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实现电气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连接,常常使用电连接器,常见的主要有插座外壳(2)、插头外壳、MC连接器,这些连接器根据传输功率或传输电流的相数而具有不同数量的触点,在各类电子产品中,这些电连接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构成电子产品的主体功能部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很多精密的电子产品上,对电连接器的装配精度和连接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而现有的电连接器在使用时,当进行热插拔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火花、飞弧等放电现象,造成接触表面产生麻点、积碳、烧蚀变形、粘连、熔化等现象,对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接触和使用寿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目前真正支持热插拔的大功率电连接器数量较少,现有的可热插拔电连接器一般采用冠簧插孔和较长接触距离的结构,即接通后还可以向前推入一段距离,以达到转移起始接触点和工作点的位置,实现热插拔。由于这种结构冠簧插孔的接触点始终为同一个位置,造成产品使用寿命短等的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10387248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支持热插拔的电连接器接触件,该接触件包括套管和接触件,接触件的下端设有插入孔,套管套装在接触件上,套管的下端设有通孔,接触件上的插入孔和套管上的通孔相互连通,插入孔内设有接触环,套管下端的通孔内设有接触套。接触环和接触套由金属钨构成。其原理为将产品插合时的预先导通段和工作时的导通段分开,电弧只影响预先导通段,从而实现热插拔;但是,这种接触件虽然将接触件的导通段和工作段分开,提高了接触件的使用寿命,但结构复杂,体积大;又如,公开号为“CN10418394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支持热插拔的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电连接器,该接触件包括母套和设在母套中的接触簧片,母套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前套和后套,前套由灭弧材料制成并且其前部设有用于与适配接触件电性接触的接触结构,接触结构位于接触簧片的前方处,接触簧片与后套固定连接在一起。其原理为当插针插入时,首先经过前套,前套的材料是采用灭弧材料制成,能有效的缩短放电的时间,避免烧蚀插针和前套;这种接触件通过增加前套与适配接触件首先接触,然后适配接触件才与接触簧片接触,保护了接触簧片受电弧的烧蚀,但该种接触件同样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等问题,且该种结构需特种灭弧材料作为前套,增加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插座外壳、插孔接触件、插针接触件以及撑簧圈,所述插头外壳和插座外壳内分别设有绝缘基座A和绝缘基座B,所述插孔接触件通过所述撑簧圈嵌装于所述绝缘基座A内,所述插针接触件通过所述撑簧圈嵌装于所述绝缘基座B内,所述插针接触件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插孔接触件以内。所述插头外壳的材质是金属。所述插座外壳的材质是金属。所述绝缘基座A和绝缘基座B的材质均为工程塑料。所述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卡环,卡环分别套装于所述插头外壳、插座外壳内并盖合于所述绝缘基座A或绝缘基座B的至少一个端面上。所述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灭弧磁钢,灭弧磁钢嵌装于所述插头外壳内并与所述绝缘基座A连接。所述灭弧磁钢的是由永磁材料制成。所述插孔接触件迎向所述插针接触件一侧设有多个接触簧片,接触簧片的尾端折弯与所述插孔接触件的中心轴线形成导弧角。所述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支撑螺柱、预紧弹簧和螺母,所述插座外壳上还设有浮动铆管,安装支撑螺柱穿过浮动铆管与螺母旋合在一起,预紧弹簧套装于安装支撑螺柱上并布置于浮动铆管与安装支撑螺柱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组成,插孔接触件、插针接触件分别通过撑簧圈嵌装于插头和插座内,并分别在插头和插作内安装环形的灭弧磁钢,当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时,首先由于撑簧圈具有弹性,使插针接触件能够可靠而准确地插入插孔接触件内,保证了电气连接的可靠导通,其次,插孔接触件端部设有导弧角,当插针接触件插入产生电弧时,电弧在磁钢的动力驱动作用下快速沿导弧角发散,从而有效保护了插孔的接触区域,使电气连接可靠,延长了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寿命,再次,插针接触件的长度较长,延长了电气连接的有效接触区域,使电弧产生区域有限,且电弧产生时,在灭弧磁钢的磁力作用下,可拉长电弧弧长,加速电弧的熄灭,减少燃弧时间,保护了插头和插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接触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头外壳,2-插座外壳,3-插孔接触件,4-插针接触件,5-撑簧圈,6-绝缘基座A,7-绝缘基座B,8-卡环,9-灭弧磁钢,10-接触簧片,11-导弧角,12-安装支撑螺柱,13-预紧弹簧,14-螺母,15-浮动铆管,16-机柜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插头外壳1、插座外壳2、插孔接触件3、插针接触件4以及撑簧圈5,插头外壳1和插座外壳2内分别设有绝缘基座A6和绝缘基座B7,插孔接触件3通过撑簧圈5嵌装于绝缘基座A6内,插针接触件4通过撑簧圈5嵌装于绝缘基座B7内,插针接触件4可活动地插入插孔接触件3以内。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组成,插孔接触件、插针接触件分别通过撑簧圈嵌装于插头和插座内,并分别在插头和插作内安装环形的灭弧磁钢,当插头与插座配合连接时,首先由于撑簧圈具有弹性,使插针接触件能够可靠而准确地插入插孔接触件内,保证了电气连接的可靠导通,其次,插孔接触件端部设有导弧角,当插针接触件插入产生电弧时,电弧在磁钢的动力驱动作用下快速沿导弧角发散,从而有效保护了插孔的接触区域,使电气连接可靠,延长了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寿命,再次,插针接触件的长度较长,延长了电气连接的有效接触区域,使电弧产生区域有限,且电弧产生时,在灭弧磁钢的磁力作用下,可拉长电弧弧长,加速电弧的熄灭,减少燃弧时间,保护了插头和插座。进一步地,插头外壳1的材质是金属。插座外壳2的材质是金属。这样使插头外壳1和插座外壳2可采用铣床切削加工方式制成,提高了插头外壳1和插座外壳2的制造精度,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使电气连接更可靠。进一步地,绝缘基座A6和绝缘基座B7的材质均为工程塑料。一方面由于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延展性,使绝缘基座A6和绝缘基座B7均可通过注塑加工方式制成,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每相之间的电器绝缘性能。进一步地,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卡环8,卡环8分别套装于插头外壳1、插座外壳2内并盖合于绝缘基座A6或绝缘基座B7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进一步地,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灭弧磁钢9,灭弧磁钢9嵌装于插头外壳1内并与绝缘基座A6连接。进一步地,灭弧磁钢9的是由永磁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可根据需要在灭弧磁钢装入之前对其进行充磁处理。进一步地,插孔接触件3迎向插针接触件4一侧设有多个接触簧片10,接触簧片10的尾端折弯与插孔接触件3的中心轴线形成导弧角11。进一步地,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安装支撑螺柱12、预紧弹簧13和螺母14,插座外壳2上还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外壳(1)、插座外壳(2)、插孔接触件(3)、插针接触件(4)以及撑簧圈(5),所述插头外壳(1)和插座外壳(2)内分别设有绝缘基座A(6)和绝缘基座B(7),所述插孔接触件(3)通过所述撑簧圈(5)嵌装于所述绝缘基座A(6)内,所述插针接触件(4)通过所述撑簧圈(5)嵌装于所述绝缘基座B(7)内,所述插针接触件(4)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插孔接触件(3)以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外壳(1)、插座外壳(2)、插孔接触件(3)、插针接触件(4)以及撑簧圈(5),所述插头外壳(1)和插座外壳(2)内分别设有绝缘基座A(6)和绝缘基座B(7),所述插孔接触件(3)通过所述撑簧圈(5)嵌装于所述绝缘基座A(6)内,所述插针接触件(4)通过所述撑簧圈(5)嵌装于所述绝缘基座B(7)内,所述插针接触件(4)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插孔接触件(3)以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1)的材质是金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2)的材质是金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A(6)和绝缘基座B(7)的材质均为工程塑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热插拔的电连接器还包括卡环(8),卡环(8)分别套装于所述插头外壳(1)、插座外壳(2)内并盖合于所述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恩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