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630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所述模型框架包括三个维度结构,具体包括:角色维度、设计过程维度和要素维度;其中,所述角色维度用于表现数据模型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用于为所述角色维度的不同等级的角色提供相应的数据模型;所述要素维度用于为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的数据模型提供数据内容;其中,所述设计过程维度根据所述角色维度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对所述要素维度中的描述元素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内容提供给相应等级的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能够以一种结构化方式跨机构使用,建立一种通用、基于标准的智慧城市数据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城市
,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
技术介绍
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其运行涵盖环境检测、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经济商务、监控管理、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海量的数据在不断被生产出来。不同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交互也因此受到限制,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中一个机构要正确处理和解释另一个机构提供的信息,就需要理解基础数据模型。城市数据模型是对城市信息进行抽象和概化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现象与过程的抽象数学表达,可为城市信息的科学管理和规划提供可行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因此,智慧城市的数据模型是智慧城市体系架构中的核心。随着城市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针对智慧城市的数据模型框架问题已有一定的研究工作,然而,每个机构通常使用其自己的数据模型,这种模型是为在旧有系统施加的限制下解决它的具体需求而设计的,但仅面向智慧城市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并且各个行业或者领域彼此往往是割裂的“信息孤岛”,没有互相打通,容易造成各个行业或领域之间的模型框架不能互相使用或标准不一致,造成信息的错误或信息的堆叠。因此,迫切需要促进相关信息的分类和选择,以便以一种结构化方式跨机构使用,建立一种通用、基于标准的智慧城市数据模型。,确定信息的结构和它在语义级别上代表的含义。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对城市基础信息资源进一步整合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一种三维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能够以一种结构化方式跨机构使用,建立一种通用、基于标准的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所述模型框架包括三个维度结构包括:角色维度、设计过程维度和要素维度;其中,所述角色维度用于表现数据模型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用于为所述角色维度的不同等级的角色提供相应的数据模型;所述要素维度用于为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的数据模型提供数据内容;其中,所述设计过程维度根据所述角色维度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对所述要素维度中的描述元素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内容提供给相应等级的用户。其中,所述角色维度包括城市决策层、城市治理层、城市设计层和城市建设层;其中,所述城市决策层用于确定城市治理的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形成决策方案,并对城市治理进行宏观控制;所述城市管理层用于根据所述城市决策层制定的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执行分配和管理;所述城市设计层用于根据城市决策层和城市管理层的协调下,根据城市治理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城市建设层根据所述城市设计层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执行和操作。其中,所述设计过程维度包括城市业务域模块、城市主题域模块、城市概念模块、城市逻辑模块以及城市物理模型;其中,所述城市业务域模型用于表示城市各业务域中存在的关键对象和关系描述业务域的范围;所述城市主题域模型,用于根据指定的城市业务域中所涉及的分析对象,建立各个分析对象所涉及的业务域的各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所述城市概念模型,用于对数据进行抽象处理,从场景中提取各种“对系统目标有用”的概念;所述城市逻辑模型,用于实现概念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将概念模型具体化;所述城市物理模型,用于针对逻辑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在具体的物理介质上进行实现。其中,所述抽象处理具体包括对数据进行聚集和/或概括。其中,所述将概念模型具体化,具体包括:概念模型需要具备的具体功能和/或概念模型需要处理的具体信息。其中,所述要素维度包括:城市元数据模型、城市主/参考数据模型、城市公共数据模型、城市数据交换模型、城市数据融合模型。所述城市元数据模型,用于提供建模元素以及使用建模元素的规则;所述城市主/参考数据模型,用于基于城市元数据模型,为每个建模元素确定主要属性字段;所述城市公共数据模型,用于基于城市主/参考数据模型描述城市中所有主要对象,并通过提供一种用对象类和属性及它们之间关系来表示城市数据资源的标准方法;所述城市数据交换模型,用于基于城市公共数据模型描述城市中对象间信息的交换过程、方法;所述城市数据融合模型,用于基于城市公共数据模型描述城市中对象间信息的融合过程、方法。其中,所述城市元数据模型,具体包括:元元模型层,用于定义建模元素的类、属性和关联关系;元模型层,用于定义包含内容模型中文件对应的类、文件的属性、内容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类型;模型层,用于定义各种模型,所述模型的结构是元模型层的结构实例;实例层,用于定义具体的实例模型。其中,所述城市主/参考数据模型,具体包括:调研单元,用于在根据所有数据相关业务部门的走访调研结果,确认数据讲解主数据目的和价值,进行主数据项数据内容;减少数据项单元,用于对于涉及敏感信息或安全信息的数据进行删减;增补数据项单元,用于对于城市明显需要但是尚未在系统中出现的数据项进行增加,以形成主数据设计文档。描述单元,用于确认每个属性的名称,数据属性,长度和对属性进行描述。其中,所述城市公共模型,具体包括:规范制定单元,用于描述语言、命名、元模式和到其他管理模型的映射技术;核心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提供所有管理域通用的基本信息模型,包括一系列类、连接和属性的集合;公共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提供特定管理域的通用信息模型,特定管理域包括系统、应用程序、网络和设备等;扩展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提供通用模型的特定技术扩展。其中,所述城市数据交换模型,具体包括:数据交换标准定义单元,用于根据梳理的业务需求,定义数据交换标准;数据交换流程定义单元,用于根据梳理的业务需求,定义数据交换流程;映射管理单元,用于对数据交换标准与内部数据结构之间进行映射管理;选型单元,用于数据交换中间件选型。其中,所述城市数据融合模型,具体包括:目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梳理的业务需求,确定数据融合目标;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数据源;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确定数据融合过程中的策略;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策略确定单元确定的策略进行数据融合任务的配置。本专利技术的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基于对城市基础信息资源进一步整合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三维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实现了智慧城市中各领域或者行业数据模型的统一,能够扩展现有独立模型的服务范围,并提供了城市级的数据模型框架。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元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在此用于方便描述,并且因此可以可交换地被使用,而且没有任何可区别的意义或功能。虽然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所有元件或单元被描述为结合到单个元件中或被操作为单个元件或单元,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一定局限于此种实施例。根据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范围内所有的元件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元件并且被操作为一个或多个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的三维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实现了一系列面向智慧城市的数据模型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把现有的政府、社会、企业的数据模型整合到统一的架构中,为城市各行业或者领域提供基础统一的城市级的数据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框架包括三个维度结构,具体包括:角色维度、设计过程维度和要素维度;其中,所述角色维度用于表现数据模型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用于为所述角色维度的不同等级的角色提供相应的数据模型;所述要素维度用于为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的数据模型提供数据内容;其中,所述设计过程维度根据所述角色维度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对所述要素维度中的描述元素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内容提供给相应等级的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数据模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框架包括三个维度结构,具体包括:角色维度、设计过程维度和要素维度;其中,所述角色维度用于表现数据模型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用于为所述角色维度的不同等级的角色提供相应的数据模型;所述要素维度用于为所述设计过程维度的数据模型提供数据内容;其中,所述设计过程维度根据所述角色维度的用户角色可见等级对所述要素维度中的描述元素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内容提供给相应等级的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色维度包括城市决策层、城市管理层、城市设计层和城市建设层;其中,所述城市决策层用于确定城市治理的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形成决策方案,并对城市治理进行宏观控制;所述城市管理层用于根据所述城市决策层制定的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执行分配和管理;所述城市设计层用于在城市决策层的管理下和城市管理层的协调下,根据城市治理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城市建设层根据所述城市设计层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执行和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过程维度包括城市业务域模块、城市主题域模块、城市概念模块、城市逻辑模块以及城市物理模型;其中,所述城市业务域模型用于表示城市各业务域中存在的关键对象和关系描述业务域的范围;所述城市主题域模型,用于根据指定的城市业务域中所涉及的分析对象,建立各个分析对象所涉及的业务域的各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所述城市概念模型,用于对数据进行抽象处理,从场景中提取各种对系统目标有用的概念;所述城市逻辑模型,用于实现概念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将概念模型具体化;所述城市物理模型,用于针对逻辑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在具体的物理介质上进行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象处理具体包括对数据进行聚集和/或概括。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概念模型具体化,具体包括:概念模型需要具备的具体功能和/或概念模型需要处理的具体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要素维度包括:城市元数据模型、城市主/参考数据模型、城市公共数据模型、城市数据交换模型、城市数据融合模型。所述城市元数据模型,用于提供建模元素以及使用建模元素的规则;所述城市主/参考数据模型,用于基于城市元数据模型,为每个建模元素确定主要属性字段;所述城市公共数据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子路王萌萌李强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