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褶皱的空间薄膜结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6585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天薄膜结构设计领域,提供一种抑制褶皱的空间薄膜结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解决空间薄膜结构在传统夹具拉伸作用下容易产生褶皱现象的问题。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础上,通过优化夹具的形状改变加载边界条件,最大化薄膜区域内单元的最小主应力,调控薄膜的主应力分布,采用全局优化算法寻找全局最优设计,进而获得“弓形”和“凸形”边界的新型夹具形式,以达到完全拟制褶皱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拟制薄膜中褶皱的产生,而且不对薄膜进行裁剪,能够保证薄膜具有足够大的工作面积;适合于空间天线、太阳帆等空间薄膜结构的夹具设计,有利于拟制薄膜褶皱,保证结构工作性能,并且不增加任何制造、发射及运行成本。

A shape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for restraining fold in space membrane structure fixtu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space film structure design field, and provides an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for the clamp shape of the spatial thin film structure to suppress the folds,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lding phenomenon in the space film structure under the tensile a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ixture. On the basis of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y optimizing the shape of the fixture to change the loa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maximize the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of the element in the film region, reg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stress of the film, and use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find the global optimal design, and then obtain the new fixture form of the \bow\ and \convex\ bounda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plete drap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makes the folds in the thin film produced, but also does not cut the film. It can ensure that the film has a large enough working area, and the fixture design suitable for space antenna and solar sail,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 folds, ensure the working energy of the structure, and do not increase any manufacturing and emission. And operating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褶皱的空间薄膜结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薄膜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空间薄膜结构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柔性薄膜具备重量轻、能承受大变形、易于折叠/展开等优点,广泛用于航天空间结构。薄膜和展开机构之间通过刚性夹具连接,在太空中展开后使得膜面内产生张拉应力,用以实现其特定功能。然而,由于薄膜几乎不能承受面内压缩应力,在外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面外屈曲,即褶皱现象。对传统设计给出的结构形式进行物理试验及有限元分析表明:空间薄膜结构在展开后容易产生大量褶皱,会严重影响空间结构的形面精度和使用性能。针对此问题,通过在薄膜内部或边缘进行挖孔,虽然能够抑制褶皱,但必然会减少薄膜面积。为得到既能保证高精度形面要求,又具有足够大薄膜工作面积的有效结构形式,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优化设计的手段重新设计夹具结构形式,通过改变薄膜的位移加载边界条件来调整薄膜内部区域的应力分布情况,使整个薄膜区域的最小主应力增大为正值,达到预期的完全张拉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空间薄膜的高精度形面要求及大面积工作膜面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夹具的形状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薄膜的最小主应力,拟制薄膜中褶皱的产生,同时能够保证薄膜具有足够大的工作面积。本专利技术适合于空间天线、太阳帆等空间薄膜结构的夹具设计,有利于拟制薄膜褶皱,保证结构工作性能,并且不增加任何制造、发射及运行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抑制褶皱的薄膜结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夹具部件形状优化和空间薄膜结构数值验证两部分,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夹具部件进行形状优化传统设计给出的薄膜夹具边线一般为直线,在通过夹具施加位移拉伸载荷作用后,薄膜局部的最小主应力为零或负值,从而发生褶皱现象,不满足形面要求。为得到满足膜面精度设计要求和面积要求的空间薄膜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形状优化的手段重新设计夹具形式,使得薄膜最小主应力为正值,拟制褶皱产生。1.1)根据结构的尺寸要求和实际加载情况确定设计域,划分有限元单元网格,建立带夹具的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所述的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中,刚性夹具部件用弹性模量足够大的材料进行模拟;在薄膜与夹具的连接线上选取若干设计点,用B样条函数插值生成夹具和薄膜边界;所述夹具材料的弹性模量不小于薄膜的1000倍。1.2)对刚性夹具施加位移荷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所述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1.3)以薄膜区域内最小主应力最大化为最终设计目标,对夹具的边线进行设计,构造形状优化模型:(a)目标:使薄膜区域的最小主应力最大化,即其中,e为有限元单元编号,S2为最小主应力,Ωm为薄膜区域。(b)约束:确定薄膜面积用量,作为约束下限。所述的面积用量不小于初始薄膜面积的95%。(c)设计变量:夹具边线上设计点的坐标。1.4)根据步骤1.3)建立的形状优化模型,对极小极大优化目标进行凝聚变换,得到等效的优化目标函数。所述凝聚变换包括p-norm方法,其中p-norm凝聚函数的表达式为其中S*为期望达到的最小主应力,取0.1-1.0,p为凝聚参数,取为20-50。1.5)根据步骤1.3)和1.4)建立的形状优化模型,采用全局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夹具形状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所述优化算法为代理模型算法、遗传算法或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第二步,对空间薄膜结构进行数值验证在第一步1.5)得到的优化后夹具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薄膜随机缺陷,进行非线性后屈曲分析,对优化后的空间薄膜结构进行效果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优化前,夹具为直线形式,薄膜区域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存在最小主应力为零或负值的情况,从而产生褶皱,不满足高精度形面要求。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曲边”形式的夹具后,薄膜在荷载作用下不再产生褶皱,最小主应力为正值,也能够保证薄膜面积。该夹具构型比较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有利于装配以及空间展开,经有限元分析和地面静力试验验证,该结构满足性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薄膜天线结构设计域。图中:表示施加在夹具上的位移荷载。图2(a)为空间薄膜天线结构的单个夹具最优设计图。图2(b)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设计得到的空间薄膜天线结构效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帆结构设计域。图4(a)为太阳帆结构的单个夹具最优设计图。图4(b)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设计得到的太阳帆结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第一步,对夹具部件进行形状优化1.1)根据结构的尺寸要求和实际加载情况确定设计域,并划分有限元单元网格,建立带夹具的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刚性夹具部件用1000倍薄膜的弹性模量进行模拟。在薄膜与夹具的连接线上选取若干设计点,用B样条函数插值生成夹具和薄膜边界。图1为空间薄膜天线结构的设计域,根据结构上下对称性,每个夹具选取11个设计点,图3为太阳帆结构设计域,根据其对称性,每个夹具选取9个设计点。两种初始结构在拉伸荷载作用下均存在明显的褶皱行为。1.2)对刚性夹具施加位移荷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获得每个单元的最小主应力。1.3)以薄膜区域内最小主应力最大化为最终设计目标,对夹具的边线进行设计,构造形状优化模型:(a)目标:使薄膜区域的最小主应力最大化,即其中,e为有限元单元编号,S2为最小主应力,Ωm为薄膜区域;(b)约束:确定薄膜面积用量,作为约束下限。所述的面积用量为初始薄膜面积的95%。(c)设计变量:夹具边线上设计点的坐标。1.4)根据步骤1.3)建立的形状优化模型,对极小极大优化目标进行凝聚变换,所述凝聚变换为其中S*为期望达到的最小主应力,取0.5,p为凝聚参数,取为20。1.5)根据步骤1.3)和1.4)建立的形状优化问题,采用全局优化算法(如Kriging代理模型方法)进行求解,得到夹具形状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最终得到“弓形”、“凸形”边界的夹具形式。空间薄膜天线和太阳帆的夹具形状分别见图2(a)和图4(a)所示。第二步,对空间薄膜结构进行数值验证在第一步1.5)得到的优化后夹具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薄膜随机缺陷,进行非线性后屈曲分析,对优化后的空间薄膜结构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弓形”夹具(如图2(b)所示,薄膜面外位移接近于0,没有局部褶皱现象,图中两侧颜色较深的为夹具,浅灰色区域表示为薄膜)和“凸形”夹具(如图4(b)所示,薄膜面外位移接近于0,没有局部褶皱现象,图中四个角黑色区域表示为夹具,浅灰色区域表示为薄膜)分别有利于提高两种结构的薄膜最小主应力,在不裁剪薄膜、不增加运行成本的情况下避免了局部褶皱现象,满足高精度形面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抑制褶皱的空间薄膜结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褶皱的空间薄膜结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夹具部件进行形状优化1.1)根据结构的尺寸要求和实际加载情况确定设计域,划分有限元单元网格,建立带夹具的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所述的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中,刚性夹具部件用弹性模量大的材料进行模拟;在薄膜与夹具的连接线上选取若干设计点,用B样条函数插值生成夹具和薄膜边界;1.2)对刚性夹具施加位移荷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所述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1.3)以薄膜区域内最小主应力最大化为最终设计目标,对夹具的边线进行设计,构造形状优化模型:(a)目标:使薄膜区域的最小主应力最大化,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褶皱的空间薄膜结构夹具形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第一步,对夹具部件进行形状优化1.1)根据结构的尺寸要求和实际加载情况确定设计域,划分有限元单元网格,建立带夹具的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所述的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中,刚性夹具部件用弹性模量大的材料进行模拟;在薄膜与夹具的连接线上选取若干设计点,用B样条函数插值生成夹具和薄膜边界;1.2)对刚性夹具施加位移荷载,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所述薄膜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1.3)以薄膜区域内最小主应力最大化为最终设计目标,对夹具的边线进行设计,构造形状优化模型:(a)目标:使薄膜区域的最小主应力最大化,即其中,e为有限元单元编号,S2为最小主应力,Ωm为薄膜区域;(b)约束:确定薄膜面积用量,作为约束下限;所述的面积用量不小于初始薄膜面积的95%;(c)设计变量:夹具边线上设计点的坐标;1.4)根据步骤1.3)建立的形状优化模型,对极小极大优化目标进行凝聚变换;1.5)根据步骤1.3)和1.4)建立的形状优化问题,采用全局优化算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阳军邢健亢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