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6143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旨在解决传统修路过程中对取土地破坏严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线路勘察、选定取土场、土方挖取,之后将1号荒坡表层的土皮刮下并堆置于一旁,将1号荒坡剩余土的一半填入1号坑内,另一半运送至公路修建处,在1号坑内填入河道淤泥,将土皮回填到1号坑上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通过对贫瘠地区的荒坡进行充分利用,取土后的地面不受破坏并且土质改善。

A method of soil extraction in the cours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soil extraction in the cours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erious damage to the land during the traditional road repair. The main point of its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method of taking soil in the cours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route survey, selected soil field, earth excavation, and then the surface layer 1 of the slope. The soil was scraped and heap aside and half of the remaining soil of the 1 barren slope was filled into pit No. 1, and the other half was transported to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site, and the river silt was filled in No. 1 pit, and the crust was filled to the top of No. 1 pit. The method of taking soil in the proces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barren slope in the poor area, and the ground after taking the soil is not damaged and the soil qualit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
技术介绍
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其中道路交通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公路普遍为线状型用地,公路战线较长经常跨行政界线,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用土量大。而施工用土量大,取土路程远会造成在成征地用土过程中的土地浪费破坏环境,生产成本高,施工工期延长并且涉及的权属单位多,还会经常引起影响社会稳定的事,而目前农村还存在着很多高岗、荒坡、砂包的土地,由于其地势高没有人开垦而荒废,有些高岗、荒坡、砂包虽然被开垦种上农作物,但是由于其地势高地表冲刷情况突出使得水、肥、土严重流失而造成高岗、荒坡、砂包等土地为低产田。针对上述问题,公布号为CN10583948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包括线路勘察及设计、土方挖取及调度、渣土回填及绿化,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改良土壤,甚至于产生新的可耕作土地,增加了农村土地农作物的产收。由于在渣土回填工序中,渣土中营养成分较少,回填后的土质变差,影响后期植物的生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具有取土回填后保证土质,降低土质破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线路勘察,沿公路沿线对周边土地进行勘察;S2:选定取土场,根据勘察情况,选取与公路垂直距离最近且贫瘠的地方作为取土场,取土场内有若干荒坡;S3:土方挖取,在荒坡旁边挖出1号坑,并将挖出的土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4:在1号坑旁选取1号荒坡,将1号荒坡表层的土皮刮下并堆置于一旁,将1号荒坡剩余土的一半填入1号坑内,另一半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5:在1号坑内填入河道淤泥;S6:将步骤S4中的土皮回填到1号坑上层;S7:在原1号荒坡所在的地面向下挖出2号坑,并将挖出的土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8:选取位于2号坑旁的2号荒坡,将2号荒坡的表层土皮刮下并堆置于一旁,将2号荒坡剩余土的一半填入2号坑内,另一半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9:在2号坑内填入河道淤泥;S10:将步骤S8中的土皮回填到2号坑上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对公路沿线的土地进行勘察,勘察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工程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层状况等,同时调查土地的利用情况,选取土地贫瘠且利用率低的地方作为取土场,并且取土场内包含有若干荒坡;之后在荒坡旁边挖出1号坑,将由1号坑内挖出的土通过运输车运送到公路修建处作为修路用土,将1号荒坡的表层通过挖掘机挖下并堆置在一旁,此时1号荒坡剩下的土中一半回填到1号坑内,另一半通过运输车运送到公路修建处,由于荒坡内部的土质较差,其中夹杂有大量的砂土和石子,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将其回填到1号坑内或用作修路用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之后在1号坑中填入河道淤泥,由于河道淤泥内含有大量且丰富的天然养分,其中包含各种水生动物的粪便以及水生植物腐烂的茎叶,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并且淤泥本身含水量较大,填到1号坑中,促进1号坑中植物的生长;之后将1号荒坡的土皮回填到1号坑的上层,由于1号荒坡的土皮中含有植物的根茎以及种子,这样在将1号荒坡的土皮回填到1号坑中后,土皮底部与淤泥接触,淤泥一方面可以向土皮内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另一方面,土皮中的植物可以吸取淤泥中的养分,这样在对1号坑回填完成后,不需要再对1号坑进行施肥种植,便可以长出植物,完成绿化,不仅工序简单,而且实现河道淤泥的废物利用,降低了绿化成本。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对1号坑、2号坑实现回填,同时将1号坑、1号荒坡土量的一半、2号坑以及2号荒坡土量的一半挖取并运送至公路修建处,完成就近取土,并且取土场的表层土质不会变差,同时通过河道淤泥施加养分,起到改善土质的作用,除此之外,经过上述操作,可以将取土场的荒坡移除,使得取土场地面更加平整,便于后续种植植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1号坑和2号坑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挖坑时,1号坑和2号坑之间的距离大于10米,一方面防止1号坑和2号坑之间互相影响,避免由于1号坑和2号坑距离过近导致的中间土地坍塌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的将河道淤泥利用起来,使得河道淤泥中的养分横向扩散范围更大,从而改善整个取土场的土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5和步骤S9中根据就近原则选取河道,并将河道内淤泥运送至取土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挖取河道淤泥时,根据就近原则选取河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工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4中1号荒坡回填入1号坑内的砂土呈圆台形堆放,且圆台的顶面低于1号坑的上边沿,中层的淤泥沿圆台侧壁填充,土皮铺设在上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1号荒坡的土回填到1号坑中时,由于1号荒坡中部的土质大多为砂土和石子的混合物,其颗粒体积较大且较硬,将其在1号坑内呈圆台状堆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1号坑内的地基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6中上层土皮的高度大于1号坑总高度的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河道淤泥的流动性较强,支撑能力较差,保证1号坑中土皮的高度,可以增强1号坑表层的支撑能力,防止人踩到时发生凹陷的现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4中采用挖掘机将1号荒坡表皮刮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1号荒坡的表皮刮下时,通过挖掘机可以实现,并且挖掘效率较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首先对公路沿线的土地进行勘察,勘察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工程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层状况等,同时调查土地的利用情况,选取土地贫瘠且利用率低的地方作为取土场,并且取土场内包含有若干荒坡;之后在荒坡旁边挖出1号坑,将由1号坑内挖出的土通过运输车运送到公路修建处作为修路用土,将1号荒坡的表层通过挖掘机挖下并堆置在一旁,此时1号荒坡剩下的土中一半回填到1号坑内,另一半通过运输车运送到公路修建处,由于荒坡内部的土质较差,其中夹杂有大量的砂土和石子,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将其回填到1号坑内或用作修路用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之后在1号坑中填入河道淤泥,由于河道淤泥内含有大量且丰富的天然养分,其中包含各种水生动物的粪便以及水生植物腐烂的茎叶,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并且淤泥本身含水量较大,填到1号坑中,促进1号坑中植物的生长;之后将1号荒坡的土皮回填到1号坑的上层,由于1号荒坡的土皮中含有植物的根茎以及种子,这样在将1号荒坡的土皮回填到1号坑中后,土皮底部与淤泥接触,淤泥一方面可以向土皮内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另一方面,土皮中的植物可以吸取淤泥中的养分,这样在对1号坑回填完成后,不需要再对1号坑进行施肥种植,便可以长出植物,完成绿化,不仅工序简单,而且实现河道淤泥的废物利用,降低了绿化成本;其二,依次对1号坑、2号坑实现回填,同时将1号坑、1号荒坡土量的一半、2号坑以及2号荒坡土量的一半挖取并运送至公路修建处,完成就近取土,并且取土场的表层土质不会变差,同时通过河道淤泥施加养分,起到改善土质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线路勘察,沿公路沿线对周边土地进行勘察;S2:选定取土场,根据勘察情况,选取与公路垂直距离最近且贫瘠的地方作为取土场,取土场内有若干荒坡;S3:土方挖取,在荒坡旁边挖出1号坑,并将挖出的土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4:在1号坑旁选取1号荒坡,将1号荒坡表层的土皮刮下并堆置于一旁,将1号荒坡剩余土的一半填入1号坑内,另一半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5:在1号坑内填入河道淤泥;S6:将步骤S4中的土皮回填到1号坑上层;S7:在原1号荒坡所在的地面向下挖出2号坑,并将挖出的土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8:选取位于2号坑旁的2号荒坡,将2号荒坡的表层土皮刮下并堆置于一旁,将2号荒坡剩余土的一半填入2号坑内,另一半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9:在2号坑内填入河道淤泥;S10:将步骤S8中的土皮回填到2号坑上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取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线路勘察,沿公路沿线对周边土地进行勘察;S2:选定取土场,根据勘察情况,选取与公路垂直距离最近且贫瘠的地方作为取土场,取土场内有若干荒坡;S3:土方挖取,在荒坡旁边挖出1号坑,并将挖出的土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4:在1号坑旁选取1号荒坡,将1号荒坡表层的土皮刮下并堆置于一旁,将1号荒坡剩余土的一半填入1号坑内,另一半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5:在1号坑内填入河道淤泥;S6:将步骤S4中的土皮回填到1号坑上层;S7:在原1号荒坡所在的地面向下挖出2号坑,并将挖出的土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8:选取位于2号坑旁的2号荒坡,将2号荒坡的表层土皮刮下并堆置于一旁,将2号荒坡剩余土的一半填入2号坑内,另一半运送至公路修建处;S9:在2号坑内填入河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军张家成彭小平朱前锋刘洪卫
申请(专利权)人:警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