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36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属于轧钢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调节机构和对中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调节丝杆、螺母、平键和螺母套,调节丝杆上设置有两段螺纹,每段螺纹上均配合有螺母,螺母套设置在螺母的外侧面并与螺母上的平键相固连;对中机构包括滑块和立辊,滑块固连在螺母套上方,滑块两端对称设置有立辊,立辊分别分布在上水平辊一端的两侧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钢带宽度自行进行位置调整,使得立辊始终卡在钢带两侧,避免了钢带出现左右偏移,也避免了钢带出现卡死、翻边、翘曲的问题。

A medium position device for steel strip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ir of guiding device for steel strip processing,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roll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regulating mechanism and an intermediate mechanism.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handwheel, a screw rod, a nut, a flat key and a nut sleeve. The adjusting screw rod is provided with two segments of thread, each screw thread is fitted with a nut, the nut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nu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at key on the nut; the middle mechanism includes slider and the central mechanism. The vertical roller is fixedly connected above the nut sleeve, and two vertical roller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lide block, and the vertical roller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two sides of one end of the upper horizontal roller.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width of the steel strip, making the vertical roller always stuck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eel strip, avoiding the left and right migration of the steel strip, and avoiding the problems of the die, the flanging and warping of the steel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钢带酸洗线中的对中导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热轧钢卷在进行后续加工时,为去除钢带表面附着的氧化皮,首先要对钢带进行酸洗处理,一般采用导向辊将钢带引入到酸洗槽中,由于酸洗槽的长度较长,当钢带稍微侧部偏移时,易发生钢带和酸洗槽碰撞等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酸洗线中往往需要设置对中导位装置使钢带在行进过程中保持位置的稳定。目前大部分企业多采用立辊导位装置来维持钢带行进过程的稳定,通过在钢带两侧加设立辊结构将钢带夹紧,防止出现左右晃动;但实际生产过程中,钢带在进行换卷焊接时,不同钢卷的厚度会有轻微差异,钢卷之间的焊接位置也可能出现偏移,导致焊接位置的钢带宽度出现变化,宽度增加时由于两侧立辊的夹紧会使钢带出现卡死、翻边、翘曲等现象,对钢带质量及生产效率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急需进一步改进。关于对中导位装置的优化改进,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专利公开,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5085737,申请日为2011年12月8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对中、夹紧装置,该申请案涉及一种用于对两钢带进行对中和夹紧的装置;该申请案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对中座,机架的另一端的导柱上通过滑动座设置有与固定对中座相应的活动对中座;活动对中座同气缸相连,该申请案结构简单,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但该申请案无法根据钢带的宽度变化自行调整,而必须通过调节手轮随时调整活动对中座的位置,从而避免钢带出现翻边现象,增大了劳动强度,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对中导位装置容易导致钢带翻边、翘曲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对中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螺母和螺母套,调节丝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段螺纹,每段螺纹上均配合有螺母,两个螺母套分别环绕设置在两个螺母的外侧面;对中机构包括滑块和立辊,滑块固连在螺母套上方,每个滑块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立辊,多根立辊分别分布在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的两侧位置。更进一步地,螺母与螺母套之间设置有一圈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环绕设置在螺母的外侧面上。更进一步地,压缩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压盖,压盖与螺母套的一端相固连。更进一步地,两个螺母上均开设有键槽,该键槽内放置有平键,两个螺母套分别环绕设置在两个螺母的外侧面并与上述平键相固连。更进一步地,上水平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丝杆。更进一步地,立辊上端固定在立辊支座上,所述立辊支座与滑块固连。更进一步地,调节丝杆上的两段螺纹分别为正螺纹和反螺纹。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其中上水平辊两端分别设置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手轮,转动该手轮即可实现上水平辊的上抬与下压,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钢带上下空间内的活动幅度,钢带从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之间穿过,对钢带行进过程中的位置高度做出了调整,且上水平辊和下水平辊之间的间隙较小,可以避免钢带在快速行进中出现上下范围的剧烈窜动。(2)本专利技术在螺母与螺母套之间环绕设置有一圈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压盖,该压盖与螺母套的一端相固连,当钢带的宽度突然增加时,钢带两侧对立辊产生挤压,使立辊向外侧扩展,最终带动压盖挤压压缩弹簧,实现两个立辊之间的宽度变大;当钢带宽度减小时,立辊并未承受挤压力,相反地,压缩弹簧会伸展弹开,最终使得两个立辊之间的宽度缩小。该宽度变化过程中螺母始终未发生移动,即无需通过人工转动调节手轮进行宽度的调整,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钢带宽度自行进行位置调整,使得立辊始终卡在钢带两侧,避免了钢带出现左右偏移,也避免了钢带出现卡死、翻边、翘曲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1、调节手轮;102、调节丝杆;103、螺母;104、平键;105、压缩弹簧;106、螺母套;107、压盖;201、滑块;202、立辊;203、立辊支座;301、丝杆;302、上水平辊;303、下水平辊;4、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包括底座4、调节机构、导位机构和对中机构,其中底座4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导位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座4两侧的支架上;上水平辊3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丝杆301,丝杆301上设置有手轮,转动该手轮即可实现上水平辊302的上抬与下压,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钢带上下空间内的活动幅度,钢带从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之间穿过,对钢带行进过程中的位置高度做出了调整,且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之间的间隙较小,可以避免钢带在快速行进中出现上下范围的剧烈窜动。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4上方,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101、调节丝杆102、螺母103、平键104和螺母套106,调节手轮101设置在调节丝杆102的一端,调节丝杆10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段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为正螺纹和反螺纹,每段螺纹上均配合有螺母103,两个螺母103上均开设有键槽,该键槽内放置有平键104,两个螺母套106分别环绕设置在两个螺母103的外侧面并与平键104相固连;其中螺母103为前端较低、后端较高的阶梯状结构,平键104设置在螺母103位置较高的后端,螺母103位置较低的前端与螺母套106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该间隙内环绕螺母103外侧设置有一圈压缩弹簧105,压缩弹簧105的一端抵靠在螺母103的阶梯处,压缩弹簧105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盖107,该压盖107与螺母套106的一端相固连。对中机构包括滑块201和立辊202,滑块201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固连在两个螺母套106上方,滑块201的长度方向与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所在的竖直平面相垂直,每个滑块201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立辊202,其中立辊202的上端固定在立辊支座203上,立辊支座203与滑块201固连;对中机构共包括四根立辊202,四根立辊202分别分布在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两端的两侧位置,位于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同一侧的两个立辊202可以对钢带进行宽度方向的对中定位;钢带在行进过程中,首先经过两个立辊202在宽度方向的对中定位,然后从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之间穿过,最后再经过两个立辊202在宽度方向的对中定位,这种结构设计对钢带快速行进过程中的左右偏移和上下跳动都有较好的定位限制作用。本实施例在生产使用中,转动调节手轮101,使调节丝杆102发生转动,与之相配合的螺母103发生同步运动,由于螺母103上设置有平键104且该平键104与螺母套106固连,因此螺母103无法进行转动,而是沿调节丝杆102的长度方向进行水平移动,由于调节丝杆102上的两段螺纹是正反设置的,因此两个螺母103的水平移动方向相反,即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同时向外侧移动,螺母103水平移动时即带动滑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和对中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102)、螺母(103)和螺母套(106),调节丝杆(10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段螺纹,每段螺纹上均配合有螺母(103),两个螺母套(106)分别环绕设置在两个螺母(103)的外侧面;对中机构包括滑块(201)和立辊(202),滑块(201)固连在螺母套(106)上方,每个滑块(20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立辊(202),多根立辊(202)分别分布在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的两侧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和对中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102)、螺母(103)和螺母套(106),调节丝杆(10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段螺纹,每段螺纹上均配合有螺母(103),两个螺母套(106)分别环绕设置在两个螺母(103)的外侧面;对中机构包括滑块(201)和立辊(202),滑块(201)固连在螺母套(106)上方,每个滑块(20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立辊(202),多根立辊(202)分别分布在上水平辊(302)和下水平辊(303)的两侧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带加工的对中导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母(103)与螺母套(106)之间设置有一圈压缩弹簧(105),该压缩弹簧(105)环绕设置在螺母(103)的外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带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时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