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10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包括杯身和底壳,底壳内设置有用于电解杯身内水的电解组件,电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解组件中正电极处产生氧气的第一氧气仓,且电解组件的负电极处产生的氢气通过单向导通组件进入杯身内的水中;杯身内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氧气仓连通的两端开口的第二氧气仓,第二氧气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硅胶套;硅胶套的顶部有通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正电极处产生的氧气依次经由第一氧气仓、第二氧气仓以及硅胶套的通孔,自杯身的内部排放至外部环境中。该水杯从正电极产生氧气到氧气排出过程中,正电极产生的气体始终与水杯中的水隔离,避免了该气体溶于水,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危险。

A hydrogen rich water cup with pure hydroge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ydrogen rich water cup for extracting pure hydrogen, which involve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cup, including the cup body and the bottom shell. The bottom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lysis component for the inner water of the electrolytic cup body. One side of the electrolysis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xygen bin for storing oxygen at the positive electrode in the electrolysis assembly, and the negative of the electrolysis assembly. The hydrogen produced at the electrode is entered into the water of the cup through a unidirectional conducting component; the cup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xygen chamber for the opening of the two end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oxygen bin, and a silica gel sleeve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 oxygen chamber; the top of the silica gel sleeve has through holes,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gas and the oxygen generated at the positive electrode. The air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oxygen chamber, the second oxygen chamber and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silica gel sleeve, and is discharged in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r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cup body.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oxygen from the positive electrode to oxygen, the gas produced by the positive electrode is always isolated from the water in the water cup, avoiding the gas dissolving in the water and causing the danger of harmful substances to the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
本技术涉及水杯
,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解水即水的还原产氢反应(HER)和氧化产氧反应(OER),将两个正负电极都置于水中,正电极产生氧气,负电极产生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氢气生成量大约是氧气的两倍,对人体有益的气体为氢气,正电极产生的氧气含有臭味。由于德国化学家先贝因(Schanbein)博士首次提出在水电解及火花放电中产生的臭味,同在自然界闪电后产生的气味相同,由此将其命名为OZONE(臭氧)。此外,电解水时正电极还产生氯气(化学式为Cl2)、过氧化氢(H2O2)等对人身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及物质,如何去除臭氧、过氧化氢、氯气是目前技术要攻克的难题。电解水时正电极还产生氯气(化学式为Cl2)、过氧化氢(H2O2)等对人身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及物质,如何去除臭氧、过氧化氢、氯气是目前技术要攻克的难题。现有技术中在水杯中设置电解水装置,使用电解水的方式,获得产生的氢气,使之溶于水从而使得使用者喝到富氢水。该方式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将氧气排除,电极通电后会产生臭氧、双氧水、氯气等有害物质。此外,现有的技术中虽然存在将氢气与氧气分离的装置,但是通常采用一个微型排气阀将氧气排出杯底外,存在一旦微型排气阀失效,就无法将氧气排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以解决现有水杯中电解产生的氧气无法安全稳定的排出杯体内部避免产生臭氧、双氧水、氯气等有害物质溶于水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水杯中氢气含量纯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包括:杯身和底壳,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用于电解杯身内水的电解组件,所述电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所述电解组件中正电极处产生氧气的第一氧气仓,且所述电解组件的负电极处产生的氢气通过单向导通组件进入所述杯身内的水中;所述杯身内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氧气仓连通的两端开口的第二氧气仓,所述第二氧气仓的一端开口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氧气仓连接,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电解组件中的正电极处产生的氧气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氧气仓、所述第二氧气仓以及硅胶套的所述通孔,自所述杯身的内部排放至外部环境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氧气仓上设置有与所述杯身的杯口内侧表面进行固定支撑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使水从所述杯口处流经所述连接部进入所述杯身内侧的进出水口。进一步地,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上设置有氧气排放通道,所述氧气排放通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杯盖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杯盖朝向杯底的一侧平面上,且所述杯盖扣合所述杯身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硅胶套的所述通孔连通,用以排出所述第二氧气仓以及所述第一氧气仓内的气体。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包括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第二盖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所述氧气排放通道,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盖体朝向杯底的一侧平面上。进一步地,在所述氧气排放通道的任意位置设置有防水透气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凸向杯底的凸台,所述第二开口置于所述凸台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氧气仓通过凸柱与凹孔的连接方式连接;或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氧气仓通过旋转螺纹的方式连接;或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氧气仓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氧气仓通过凸柱与凹孔的连接方式连接;或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氧气仓通过旋转螺纹的方式连接;或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氧气仓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与所述杯身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杯身与所述杯盖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包括:杯身和底壳,底壳内设置有用于电解杯身内水的电解组件,电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电解组件中正电极处产生氧气的第一氧气仓,且电解组件的负电极处产生的氢气通过单向导通组件进入杯身内的水中;杯身内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氧气仓连通的两端开口的第二氧气仓,第二氧气仓的一端开口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氧气仓连接,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硅胶套;硅胶套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电解组件中的正电极处产生的氧气依次经由第一氧气仓、第二氧气仓以及硅胶套的通孔,自杯身的内部排放至外部环境中。在使用时,电解组件电解杯身内的水,在负电极处产生的氢气通过单向导通组件进入杯身内的存水中,使得杯身内的水形成对人体有益的富氢水,正电极处产生的氧气储存于与正电极连通的第一氧气仓内,且存储于第一氧气仓内的氧气进入与其相连接的第二氧气仓内,之后气体可经由第二氧气仓内的硅胶套上的通孔排入环境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具有第一氧气仓和第二氧气仓,两个氧气仓可对电解组件的正电极产生的氧气进行初步储存,开启杯盖后,经由硅胶套上的通孔排出两个氧气仓内,从而排出水杯内。从正电极产生氧气到氧气排出过程中,正电极产生的气体始终与水杯中的水隔离,避免了该气体溶于水,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危险。此外,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中只有负电极产生的氢气溶于水中,不仅使得水杯中的氢气含量纯度高,而且保证了水中溶解的氢气为纯氢气。而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采用第一氧气仓、第二氧气仓以及硅胶套上的通孔排除正电极产生的气体,始终保持气体的稳定排出,不会出现硅胶套失效,气体无法排出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杯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杯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标:1-杯身;2-底壳;3-正电极;4-负电极;5-第一氧气仓;6-第二氧气仓;7-连接件;8-硅胶套;9-进出水口;10-杯盖;11-氧气排放通道;12-防水透气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1)和底壳(2),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用于电解杯身(1)内水的电解组件,所述电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所述电解组件中正电极(3)处产生氧气的第一氧气仓(5),且所述电解组件的负电极(4)处产生的氢气通过单向导通组件进入所述杯身(1)内的水中;所述杯身(1)内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氧气仓(5)连通的两端开口的第二氧气仓(6),所述第二氧气仓(6)的一端开口通过连接件(7)与所述第一氧气仓(5)连接,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硅胶套(8);所述硅胶套(8)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电解组件中的正电极(3)处产生的氧气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氧气仓(5)、所述第二氧气仓(6)以及硅胶套(8)的所述通孔,自所述杯身(1)的内部排放至外部环境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1)和底壳(2),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用于电解杯身(1)内水的电解组件,所述电解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所述电解组件中正电极(3)处产生氧气的第一氧气仓(5),且所述电解组件的负电极(4)处产生的氢气通过单向导通组件进入所述杯身(1)内的水中;所述杯身(1)内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氧气仓(5)连通的两端开口的第二氧气仓(6),所述第二氧气仓(6)的一端开口通过连接件(7)与所述第一氧气仓(5)连接,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硅胶套(8);所述硅胶套(8)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电解组件中的正电极(3)处产生的氧气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氧气仓(5)、所述第二氧气仓(6)以及硅胶套(8)的所述通孔,自所述杯身(1)的内部排放至外部环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气仓(6)上设置有与所述杯身(1)的杯口内侧表面进行固定支撑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使水从所述杯口处流经所述连接部进入所述杯身(1)内侧的进出水口(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纯氢气的富氢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盖(10),所述杯盖(10)上设置有氧气排放通道(11),所述氧气排放通道(11)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杯盖(10)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杯盖(10)朝向杯底的一侧平面上,且所述杯盖(10)扣合所述杯身(1)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硅胶套(8)的所述通孔连通,用以排出所述第二氧气仓(6)以及所述第一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