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865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模块以及与壳体固定且与电路模块连接的接线端子,壳体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槽,接线端子固接于接线端子槽内,该控制器还包括供电线固定的第二接线板,第二接线板一侧插入接线端子槽内使得电线与接线端子连接。通过在第一接线板内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接线板,在接线时,可在第二接线板中接好线后插入到接线端子槽内,完成接线的动作;在对控制器进行更换拆装时,将第二接线板从控制器上拔出;在控制器更换完毕后,将第二接线板插接到控制器中,完成对控制器的更换。

A controller that is easy to connec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roller which is easy to connect, including a shell, a circuit module set in the shell and a connection terminal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nd a circuit module.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terminal slot, the terminal is fixed in the terminal slot, and the controller also includes the second wiring board fixed by the power supply line. The second wiring board is inserted into the terminal slot on one side to connect the wire to the wiring terminal. By setting a detachable second wiring board in the first wiring boar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econd wiring board, it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terminal slot and complete the connection action. When the controller is replaced and disassembled, the second wiring board is pulled out of the controller; after the controller is replaced, the second wiring board is made. The controller is inserted into the controller to complet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
技术介绍
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的接线或电路模块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控制器组成,并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现有的可参照公布号为CN203277672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其包括控制器盒体,控制器盒体上设置有接线盒安装位,接线盒安装位上开设有用于导电螺栓穿过的通孔,接线盒安装位上安装有绝缘胶木制成的接线盒底座。接线盒底座上开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下沿向下延伸有护套,护套可伸入对应通孔内,导电螺栓的下端伸出护套并与控制器盒体内的金属连接器螺栓连接;接线盒底座与控制器盒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护套下端与金属连接器上端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但是,将控制器安装到设备上之后,更换拆装的时候需要单独一根一根的接线和拆线,不便于接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其优点是通过可拆卸的第二接线板便于对控制器进行接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模块以及与壳体固定且与电路模块连接的接线端子,壳体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槽,接线端子固接于接线端子槽内,该控制器还包括供电线固定的第二接线板,第二接线板一侧插入接线端子槽内使得电线与接线端子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接线板内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接线板,在接线时,可在第二接线板中接好线后插入到接线端子槽内,完成接线的动作;在对控制器进行更换拆装时,将第二接线板从控制器上拔出;在控制器更换完毕后,将第二接线板插接到控制器中,完成对控制器的更换。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槽相对的两侧壁为第一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内表面为波浪形;所述第二接线板固接有与第一接线板内表面适配的卡块,所述卡块卡入接线端子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接线板卡接在第一接线板上,一方面使控制器在工作中连在接线端子的电线不至于脱落,另一方面便于第二接线板从第一接线板中拆卸和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二接线板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移动金属板、弹性板和固定连接在通孔内的固定金属板;所述第二接线板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移动金属板转动连接;所述接线端子插接在固定金属板和弹性板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通孔内的弹性板与接线端子贴合,与固定金属板配合,使接线端子与固定金属板更好地接触,提高接线端子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第二接线板的一侧向远离第二接线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拆卸条,第二接线板与接线部插接后形成有拆卸间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块与接线端子留有空隙,方便对拆卸块的拿取,从而将第二接线板从第一接线板中拆下。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控制部和接线部,所述控制部与接线部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线端子槽设置在接线部上,接线部与控制部固定连接,使其内部的电路模块的接线端子能够从接线端子槽中穿出。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部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部与控制面板可拆卸连接,能够更方便的将电路模块从方孔中放置在壳体内。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条,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插接条与控制部插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面板通过插接条卡接在控制部上,当内部电路出现问题后,方便将控制面板从控制部取下,从而对内部的电路模块进行处理。优选地,所述插接条具有弹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条具有弹性能够有较大的变形能力,从而控制面板插接在控制部后,使控制面板卡接在控制部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接线板内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接线板,在接线时,可在第二接线板中接好线后插入到接线端子槽内,完成接线的动作;在对控制器进行更换拆装时,将第二接线板从控制器上拔出;在控制器更换完毕后,将第二接线板插接到控制器中,完成对控制器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控制器正面的示意图;图2是体现控制器正面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体现控制器背面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体现第二接线板的示意图;图5是体现控制器背面的示意图;图6是体现第二接线板的剖视图;图7是体现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控制部;21、控制面板;211、插接条;212、控制按钮窗口;213、显示器窗口;3、接线部;31、接线端子槽;32、第一接线板;33、第二接线板;331、卡块;332、通孔;333、固定金属板;334、移动金属板;335、拆卸条;336、调节螺栓;337、弹性板;338、拆卸间隙;34、散热孔;4、电路模块;41、显示屏;42、控制按键;43、接线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结合图1和图2,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控制部2和接线部3,控制部2与接线部3均为长方体结构,控制部2与接线部3固定连接且内部设置有电路模块4。控制部2包括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条211,插接条211具有弹性,控制面板21通过插接条211与控制部2插接;控制面板21包括控制按钮窗口212和显示器窗口213,控制按钮窗口212设置在显示器窗口213一侧。电路模块4靠近控制面板21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41和控制按键42,当控制面板21与控制部2插接后,电路模块4上的显示屏41与控制面板21上的显示器窗口213配合,且电路模块4上的控制按键42与控制面板21上的控制按钮窗口212配合。结合图2和图3,接线部3两侧开设有散热孔34,接线部3远离控制部2的一端对称开设有接线端子槽31;电路模块4上还设置有接线端子43,接线端子43插接在接线端子槽31内;接线端子槽31相对的两侧壁为第一接线板32,第一接线板32内表面为波浪形;接线端子槽31内设置有第二接线板33,第二接线板33固接有与第一接线板31内表面适配的卡块331,卡块331卡入接线端子槽31内。结合图4和图5第二接线板33上等间距设置有通孔332,通孔332与接线端子43对应;通孔332内设置有固定金属挡板333和移动金属挡板334;固定金属挡板333的两侧与通孔332内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接线板33的一侧向远离第二接线板33的方向延伸形成拆卸条335,第二接线板33与接线部3插接后形成有拆卸间隙338。结合图5和图6,拆卸条335远离通孔332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通孔332连通;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螺栓336,调节螺栓336旋入通孔332的一端与移动金属板332转动连接。通孔332内设置有螺纹孔一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板337,弹性板337呈圆弧状。第二接线板33与第一接线板32卡接后,固定金属板333与移动金属板334均设置在接线端子43的一侧,且固定金属板333与接线端子43贴合;弹性板337与固定金属板333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路模块(4)以及与壳体(1)固定且与电路模块(4)连接的接线端子(43),其特征是:壳体(1)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槽(31),接线端子(43)固接于接线端子槽(31)内,该控制器还包括供电线固定的第二接线板(33),第二接线板(33)一侧插入接线端子槽(31)内使得电线与接线端子(4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路模块(4)以及与壳体(1)固定且与电路模块(4)连接的接线端子(43),其特征是:壳体(1)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槽(31),接线端子(43)固接于接线端子槽(31)内,该控制器还包括供电线固定的第二接线板(33),第二接线板(33)一侧插入接线端子槽(31)内使得电线与接线端子(4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接线端子槽(31)相对的两侧壁为第一接线板(32),所述第一接线板(32)内表面为波浪形;所述第二接线板(33)固接有与第一接线板(31)内表面适配的卡块(331),所述卡块(331)卡入接线端子槽(3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线板(33)一端设置有通孔(332),所述通孔(332)内设置有移动金属板(334)、弹性板(337)和固定连接在通孔(332)内的固定金属板(333);所述第二接线板(33)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并连接有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泰智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