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79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包括置于定子内且可相对电机定子转动的转子本体和由转子本体驱动而转动的输出转轴,所述转子本体和输出转轴可分离同轴连接,且所述转子本体一端与输出转轴一端之间设有可分离传动结构,由于转子本体一端与输出转轴一端通过可分离传动结构连接,为此转子本体与输出转轴可分别单独设计及制造,有效降低了工艺成本,可大批量地生产。

A new type of motor r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motor rotor, which includes a rotor body which is placed in the stator and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stator of a motor and an output rotating shaft driven by the rotor body. The rotor body and the output rotating shaft can separate the coaxial connection, and the rotor body end and one end of the output rotating shaft are separated and transmitted. As the rotor structure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rotor and one end of the output shaft through a detachabl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the rotor body and the output rotating shaft can be separately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process cost, and can be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
本技术涉及电机组件,尤其是一种新型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电机或马达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及输出转轴,现有技术中转子本体与输出转轴一体设计成型,由于转子本体与输出转轴的同轴度要就高,为此转子的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量加工生产。本技术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机转子,转子本体一端与输出转轴一端之间设有可分离传动结构,为此转子本体与输出转轴可分别单独设计及制造,有效降低了工艺成本,可大批量地生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包括置于定子内且可相对电机定子转动的转子本体和由转子本体驱动而转动的输出转轴,所述转子本体和输出转轴可分离同轴连接,且所述转子本体一端与输出转轴一端之间设有可分离传动结构。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包括同轴地设在转子本体一端面上的沉孔,所述沉孔内侧至少设有两个传动凹口,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还包括设在输出转轴一端上且用于与传动凹口卡接的传动横担。所述传动凹口呈扇形结构。所述沉孔内侧对称地设有两个传动凹口,相应地所述输出转轴一端上对称地设有分别与两个传动凹口卡接配合的两传动横担。所述传动凹口与传动横担之间形成有载荷启动间隙。所述传动横担端部设有旋转弧形面,且所述旋转弧形面与所述输出转轴同轴。所述输出转轴上同轴地且一体成型地设有动力输出齿轮。所述输出转轴与传动横担一体成型。所述转子本体和输出转轴沿轴线设有中心轴孔。所述转子本体和输出转轴由尼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具有如下优点:1、转子本体和输出转轴采用可分离设计结构,可独立地加工,既保证了转子本体和输出转轴的同轴度,又有效降低了工艺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2、传动凹口与传动横担之间形成有载荷启动间隙,当启动时,转子本体转动后,再带动输出转轴相应转动,即载荷启动间隙起到了有效缓冲作用,避免在负有载荷的情况下对电机或马达造成损坏现象。3、为了扭矩传递平稳且受力均匀,在沉孔内侧对称地设有两个传动凹口,相应地所述输出转轴一端上对称地设有两传动横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转子本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转子本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输出转轴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输出转轴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包括置于电机定子内且可相对电机定子转动的转子本体1和由转子本体1驱动而转动的输出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可分离同轴连接,且所述转子本体1一端与输出转轴2一端之间设有可分离传动结构3。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采用可分离设计结构,可独立地加工,既保证了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的同轴度,又有效降低了工艺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3包括同轴地设在转子本体1一端面上的沉孔31,所述沉孔31内侧至少设有两个传动凹口32,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3还包括设在输出转轴2一端上且用于与传动凹口32卡接的传动横担33。装配时,传动横担33卡入传动凹口32,通过传动横担33将转子本体1的动力传递至输出转轴2。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凹口32呈扇形结构。如图4所示,为了扭矩传递平稳且受力均匀,在所述沉孔31内侧对称地设有两个传动凹口32,,如图5和图6所示,相应地所述输出转轴2一端上对称地设有分别与两个传动凹口32卡接配合的两传动横担33。所述传动凹口32与传动横担33之间形成有载荷启动间隙34,当启动时,转子本体1转动之后,再带动输出转轴2相应转动,即载荷启动间隙34起到了有效缓冲作用,避免在负有载荷的情况下对电机或马达造成损坏现象,以及避免了启动不顺畅的问题。为避免干涉,所述传动横担33端部设有旋转弧形面35,且所述旋转弧形面35与所述输出转轴2同轴。所述输出转轴2上同轴地且一体成型地设有动力输出齿轮5,使用时,输出转轴2可通过动力输出齿轮5而输出。所述输出转轴2与传动横担33一体成型。所述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沿轴线设有中心轴孔6,所述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通过中心轴孔6与销轴配合连接而实现同轴连接。所述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由尼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包括置于电机定子内且可相对定子转动的转子本体(1)和由转子本体(1)驱动而转动的输出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可分离同轴连接,且所述转子本体(1)一端与输出转轴(2)一端之间设有可分离传动结构(3),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3)包括同轴地设在转子本体(1)一端面上的沉孔(31),所述沉孔(31)内侧至少设有两个传动凹口(32),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3)还包括设在输出转轴(2)一端上且用于与传动凹口(32)卡接的传动横担(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包括置于电机定子内且可相对定子转动的转子本体(1)和由转子本体(1)驱动而转动的输出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1)和输出转轴(2)可分离同轴连接,且所述转子本体(1)一端与输出转轴(2)一端之间设有可分离传动结构(3),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3)包括同轴地设在转子本体(1)一端面上的沉孔(31),所述沉孔(31)内侧至少设有两个传动凹口(32),所述可分离传动结构(3)还包括设在输出转轴(2)一端上且用于与传动凹口(32)卡接的传动横担(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凹口(32)呈扇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31)内侧对称地设有两个传动凹口(32),相应地所述输出转轴(2)一端上对称地设有分别与两个传动凹口(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惠利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