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338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硬件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万向节,包含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还包含连接在所述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之间的中间连接器,所述前连接管设有球面迎合部一,所述后连接管设有球面迎合部二.所述中间连接器设有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一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一和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二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二,所述球面迎合部一为内球面,所述球面连接部一外球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管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定角度的折弯,折弯灵活便捷,空间占用率低,内部承压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硬件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作为液态、气态介质的输送媒介,广泛引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在管道排布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施工标准,需要根据要求使得管道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向。在现有技术中,管道的转向调节往往依赖法兰、球头等部件,但是这样的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一方面,法兰、球头等部件尺寸大、重量重,在施工安装过程中不方便,也占据了较大的施工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法兰和球头的尺寸,使得管道的尺寸就被动降低,只能使用相对较小的口径,而口径较小就使得管道的内部压力承受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管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定角度的折弯,折弯灵活便捷,空间占用率低,内部承压程度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万向节,包含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还包含连接在所述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之间的中间连接器,所述前连接管设有球面迎合部一,所述后连接管设有球面迎合部二.所述中间连接器设有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一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一和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二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二,所述球面迎合部一为内球面,所述球面连接部一外球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球面连接部二为内球面,所述球面迎合部二为外球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球面连接部二为外球面,所述球面迎合部二为内球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中间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前连接管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后连接管相对于所述中间连接器的转动方向所在平面垂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还包含固定件,所述前连接管通过固定件与所述中间连接器连接,所述后连接管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中间连接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件为带螺纹销轴,所述销轴的延伸方向为管道的径向方向。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中间连接器与所述前连接管的连接处和/或所述中间连接器与所述后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增加密封性的O型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中间连接器为两个或多个,彼此首尾转动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安装便捷,通过球面设计来实现相邻部件之间的转动。2、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法兰、球头等部件,使得整个原件体积减小,重量变轻。3、采用管道自身的球面设计而无需第三方部件,使得管道的内径无需被动缩小,可采用合适的大口径管道,进一步提升了整个部件的抗压能力。4、中间连接器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两个或多个,从而调节部件的转向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前连接管,11、球面迎合部一,2、中间连接器,21、球面连接部一,22、球面连接部二,3、后连接管,31、球面迎合部二,4、O型圈,5、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包含前连接管1和后连接管3。这两个部件通过中间的中间连接器2进行连接,并实现弯转变向。如图2所示,前连接管1的后端为球面迎合部一11,且这个部分是内球面结构,而中间连接器2的前端是球面连接部一21,且为外球面结构。这就使得连接后,球面连接部一21套设在球面迎合部一11内圈,并能实现转动。而在中间连接器2的后端则是球面连接部二22,内球面结构。后连接管3的前端为球面迎合部二31,外球面结构,本实施例中,球面迎合部二31套设在球面连接部二22中,并能实现转动。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前连接管1的延伸方向已定的情况下,中间连接器2和后连接管3均可以实现转动,为了更好的定位,中间连接器2的转动所在平面与后连接管3的转动平面可以垂直。进一步的,利用固定件5来加强固定连接效果,固定件5可以是带螺纹的销轴,延伸方向朝向管道的径向方向。分别连接固定前连接管1和中间连接器2,中间连接器2和后连接管3。为了增强密封性,在球面迎合部一11与球面连接部一21的连接处,球面连接部二22和球面迎合部二31的连接处,分别设置密封件,即O型圈。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后连接管3和中间连接器2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与实施例1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球面连接部二22变成了外球面结构,而球面迎合部二31则变成了内球面结构。实施例3,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器2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首个中间连接器2的后端球面连接部二22并不直接与后连接管3连接,而是与第二个中间连接器2的球面连接部一21转动连接,使得相邻的中间连接器2可以首尾相连,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置中间连接器2的数量来调节旋转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万向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万向节,包含前连接管(1)和后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在所述前连接管(1)和后连接管(3)之间的中间连接器(2),所述前连接管(1)设有球面迎合部一(11),所述后连接管(3)设有球面迎合部二(31).所述中间连接器(2)设有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一(11)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一(21)和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二(31)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二(22),所述球面迎合部一(11)为内球面,所述球面连接部一(21)为外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万向节,包含前连接管(1)和后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在所述前连接管(1)和后连接管(3)之间的中间连接器(2),所述前连接管(1)设有球面迎合部一(11),所述后连接管(3)设有球面迎合部二(31).所述中间连接器(2)设有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一(11)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一(21)和与所述球面迎合部二(31)转动连接的球面连接部二(22),所述球面迎合部一(11)为内球面,所述球面连接部一(21)为外球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连接部二(22)为内球面,所述球面迎合部二(31)为外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连接部二(22)为外球面,所述球面迎合部二(31)为内球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管道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超良张国权华滨王琳峰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