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9001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包括:抱箍式牛腿托架,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采用的高强螺栓与墩柱连接。操作平台由厚钢板、型钢,在地面组装加工、吊装,与抱箍式牛腿托架高强螺栓连接。贯穿型钢梁采用型钢或钢棒,根据自重、人荷载等确定贯穿工字钢的高度、宽度及翼缘腹板厚度,预制贯穿工字钢时,按照设计值制作。模板系统由底模、分配梁、承重梁、扁担梁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内置劲性骨架为桁架结构,采用槽钢、工字钢焊接组成,其结构分为上下弦杆、斜撑、竖杆、下弦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置劲性骨架施工作业面小,作业面相对封闭,不存在交叉作业,施工风险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属于桥梁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大量公路桥梁的修建,大跨度的桥梁工程在公路桥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桥梁高墩施工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于稳定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进而导致在世界范围内,进而提升了桥梁桥墩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横梁传统施工方法是采用落地支架,钢材投入大、造价高、施工周期长、施工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传统高墩横系梁施工形式,采用内置劲性骨架施工技术,高墩横系梁的承载力、空间尺寸以及外观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施工进度科学合理、成本节约,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技术为了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其包括以下步骤:A.抱箍式牛腿托架,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采用的高强螺栓与墩柱连接。B.操作平台由厚钢板、型钢,在地面组装加工、吊装,与抱箍式牛腿托架高强螺栓连接。C.贯穿型钢梁采用型钢或钢棒,根据自重、人荷载等确定贯穿工字钢的高度、宽度及翼缘腹板厚度,预制贯穿工字钢时,按照设计值制作。D.模板系统由底模、分配梁、承重梁、扁担梁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E.内置劲性骨架为桁架结构,采用槽钢、工字钢焊接组成,其结构分为上下弦杆、斜撑、竖杆、下弦杆;上弦下弦杆均采用槽钢,弦杆上下两端翼缘板加劲板,劲板采用钢板;斜撑采用槽钢;竖杆采用槽钢。F.悬吊系统由下承重梁、主吊杆、辅吊杆、上承重梁、调节千斤顶、扁担梁、卸载砂筒、贯穿型钢梁组成。上承重梁、下承重梁、扁担梁由工字钢或者厚钢板焊接成H断面。吊杆采用精轧螺纹钢筋。G.预压系统采用水预压和撑压相结合的方式,水荷载预压,采用胶质材料订制一个大型水袋,用钢管、对拉钢筋、模板作支撑水袋搭设成水箱。撑压采用千斤和撑杆,与水预压结合,进行预压加载。进一步的,上述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中:所述的步骤A中,抱箍式牛腿托架与高墩通过预埋件连接,同时在高墩设置预留孔后连接抗滑销栓加强抱箍式牛腿托架与高墩的连接。进一步的,上述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中:所述的步骤F中,横系梁上部设置贯穿型钢梁,贯穿型钢梁通过主吊杆、辅吊杆、撑杆与内置劲性骨架连接。进一步的,上述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中:所述的步骤E中,内置劲性骨架扎定型模块与高墩中的预埋件采用后伸展连接。进一步的,上述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中:所述的步骤G中,预压系统采用水预压和撑压组合的形式。进一步的,上述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中:所述的步骤C、D、E、G中,操作平台、模板系统、内置劲性骨架、水预压体系均地面拼装,整装整拆。进一步的,上述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中:所述的步骤F中,贯穿型钢梁为型钢或钢棒,抗滑销栓,内置劲性骨架上弦杆、下弦杆,上承重梁、下承重梁、主吊杆、辅吊杆均布设应力、应变监控实现动态监控。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内置劲性骨架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基本不受墩柱高度影响,适用范围广,内置劲性骨架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施工质量易于管控。(2)内置劲性骨架施工作业面小,作业面相对封闭,不存在交叉作业,施工风险低。(3)内置劲性骨架投入材料少,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比较可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图;图2是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横断面图;图3是抱箍牛腿大样图;图4是水预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施工流程图。其中:1.贯穿型钢梁,2.预埋件,3.主吊杆,4.辅吊杆,5.撑杆,6.墩柱,7.千斤顶,8.内置劲性骨架,9.竖杆,10.上弦杆,11.斜撑,12.下弦杆,13.U型螺栓,14.精轧螺纹钢,15.扁担梁,16.高强螺栓,17.抱箍式牛腿托架,18.抗滑销栓,19.上承重梁,20.操作平台,21.型钢,22.钢板,23.下承重梁,24.槽钢,25.分配梁,26.钢管拉杆,27.钢管横压,28.水袋,29.模板,30.对拉钢筋,31.两层模板,32.枋木,33.钢管立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混凝土浇筑及施工、钢筋笼绑扎、焊接、预埋件设置、吊装等施工技术要求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该说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图,图2是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横断面图,图3是抱箍牛腿大样图,图4是水预压示意图,参照图1~图3所示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主要由1.贯穿型钢梁,2.墩柱预埋件,3.主吊杆,4.辅吊杆,5.撑杆,6.墩柱,7.千斤顶,8.内置劲性骨架,9.竖杆,10.上弦杆,11.斜撑,12.下弦杆,13.U型螺栓,14.精轧螺纹钢,15.扁担梁,16.高强螺栓,17.抱箍式牛腿托架,18.抗滑销栓,19.上承重梁,20.操作平台,21.型钢,22.钢板,23.下承重梁,24.槽钢,25.分配梁,26.钢管拉杆,27.钢管横压,28.水袋,29.模板,30.对拉钢筋,31.两层模板,32.枋木,33.钢管立杆等组成;内置劲性骨架为桁架结构,采用28a槽钢、20a工字钢焊接组成,其结构分为上下弦杆、斜撑、竖杆、平联;上弦下弦杆均采用28槽钢,弦杆上下两端翼缘板加劲板,劲板采用δ380×300×10mm钢板,间距30cm;斜撑采用28a槽钢;竖杆采用28a槽钢;平联采用20a工字钢。悬吊系统由下承重梁、吊杆、上承重梁、调节千斤顶、扁担梁、卸载砂筒组成。上下承重梁、扁担梁可由2个56a工字钢或者δ=2.0cm厚钢板焊接成H断面。吊杆采用精轧螺纹钢筋。横梁底模采用δ=6mm钢板,底模底面横向30cm一道设置槽钢作为底模龙骨,下铺20a工字钢作为分配梁,间距30cm,分配梁直接支撑在悬吊系统的下承重梁上。预压系统采用水预压和撑压相结合的方式,“预压重量不得少于梁体自重”,所以预压加载重量等于梁体自重,进行分级加载50%→80%→100%,对贯穿型钢梁、抗滑销栓、内置劲性骨架、上下弦杆、承重梁、吊杆布设应力、应变监控,实现动态监控。水荷载预压,采用胶质材料订制一个大型水袋,用钢管、对拉螺杆、模板作支撑水袋搭设成水箱。一个水袋作为一个预压单元,根据支架搭设进度,采用2个单元进行预压加载。撑压采用千斤和撑杆和水预压结合,进行预压加载。如图5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如下施工步骤:(1)预埋件埋设:当塔柱施工到相应部位,分别进行操作平台牛腿、横梁劲性骨架预埋件、横梁主钢筋预埋。(2)抱箍式牛腿托架安装: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采用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时必须与墩柱密贴,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橡胶垫。抱箍安装好后,吊装工字钢,工字钢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固定。(3)操作平台安装:当塔柱施工超出上横梁9~10m后,进行操作平台安装,操作平台可以采用型钢制作。(4)贯穿型钢梁安装:根据横系梁自重、人荷载等确定贯穿工字钢的高度、宽度及翼缘腹板厚度,预制贯穿工字钢时,按照设计值制作。预制完成后,在贯穿工字钢与吊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式牛腿托架(17)、操作平台(20)、贯穿型钢梁(1)、模板系统、内置劲性骨架(8)、悬吊系统和预压系统;抱箍式牛腿托架(17),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采用的高强螺栓(16)与墩柱(6)连接;操作平台(20)由厚钢板(22)、型钢(21),在地面组装加工、吊装,与抱箍式牛腿托架(17)高强螺栓连接;贯穿型钢梁(1)采用型钢或钢棒,根据自重、人荷载等确定贯穿工字钢的高度、宽度及翼缘腹板厚度,预制贯穿工字钢时,按照设计值制作;模板系统主要由厚钢板(22)、分配梁(25)、上承重梁(19)、下承重梁(23)和扁担梁(15)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内置劲性骨架(8)为桁架结构,采用槽钢、工字钢焊接组成,其结构分为上弦杆(10)、斜撑(11)、竖杆(9)和下弦杆(12);上弦杆(10)和下弦杆(12)两端翼缘板加劲板;悬吊系统由下承重梁(23)、主吊杆(3)、辅吊杆(4)、上承重梁(19)、调节千斤顶(7)、扁担梁(15)、卸载砂筒和贯穿型钢梁(1)组成;上承重梁(19)、下承重梁(23)和扁担梁(15)由工字钢或者厚钢板焊接成H断面;预压系统采用水预压和撑压相结合,水荷载预压,采用胶质材料的一个大型水袋(28),用钢管(27)、对拉钢筋(30)和模板(29)作支撑水袋搭设成水箱;撑压采用千斤顶(7)和撑杆(5),与水预压结合,进行预压加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墩内置劲性骨架横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式牛腿托架(17)、操作平台(20)、贯穿型钢梁(1)、模板系统、内置劲性骨架(8)、悬吊系统和预压系统;抱箍式牛腿托架(17),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制成,采用的高强螺栓(16)与墩柱(6)连接;操作平台(20)由厚钢板(22)、型钢(21),在地面组装加工、吊装,与抱箍式牛腿托架(17)高强螺栓连接;贯穿型钢梁(1)采用型钢或钢棒,根据自重、人荷载等确定贯穿工字钢的高度、宽度及翼缘腹板厚度,预制贯穿工字钢时,按照设计值制作;模板系统主要由厚钢板(22)、分配梁(25)、上承重梁(19)、下承重梁(23)和扁担梁(15)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内置劲性骨架(8)为桁架结构,采用槽钢、工字钢焊接组成,其结构分为上弦杆(10)、斜撑(11)、竖杆(9)和下弦杆(12);上弦杆(10)和下弦杆(12)两端翼缘板加劲板;悬吊系统由下承重梁(23)、主吊杆(3)、辅吊杆(4)、上承重梁(19)、调节千斤顶(7)、扁担梁(15)、卸载砂筒和贯穿型钢梁(1)组成;上承重梁(19)、下承重梁(23)和扁担梁(15)由工字钢或者厚钢板焊接成H断面;预压系统采用水预压和撑压相结合,水荷载预压,采用胶质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世敏丁立储德春张忠慧张小刚彭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