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89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涉及路面工程现场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锤杆和套设于所述锤杆上且沿所述锤杆滑动的落锤,所述锤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夯实路面的锤饼,所述锤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落锤砸夯的受力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特点;使用时,将落锤提升合适高度后释放,落锤沿着锤杆滑动产生动能,通过受力台将砸夯产生的力作用在锤饼上,通过锤饼将回填路面夯实,从而实现对回填路面的夯实作业;夯实质量好,省时省力,不仅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
本技术属于路面工程现场检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等级的公路建设中。路面在施工结束后,为了验证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强度及其他相关指标,需要对其进行取芯检测;一般要求每隔一段距离就要钻取一处,对路面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往往因为取芯孔回填密实成为路面的质量隐患。现有填补坑洞的方法通常是用挖坑时取出的材料或者新的热料,分层填补,直接用小锤压实。但是,由于取芯孔太深、太窄等,回填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取芯孔直径太小,使用的工具不易操作,对回填料的作用力小,费时费力,夯实效率低;由于取芯孔的深度太深,回填厚度太厚,不易夯实,夯实质量差,导致强度、压实度、渗水等不能达标,路面易出现车辙、壅包、网裂等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夯实效率低、夯实质量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包括锤杆和套设于所述锤杆上且沿所述锤杆滑动的落锤,所述锤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夯实路面的锤饼,所述锤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落锤砸夯的受力台。进一步地,所述锤杆包括与所述受力台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锤杆和与所述受力台的另一端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锤杆,所述落锤与所述第一锤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锤杆远离所述受力台的一端与所述锤饼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锤杆远离所述受力台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手柄。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滑的第一防滑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锤杆包括依次嵌套的至少两节伸缩杆。进一步地,所述落锤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提拉的拉环,所述拉环上设置有拉绳。进一步地,所述落锤上设置有两个用于提拉的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滑的第二防滑套。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特点;使用时,将落锤提升合适高度后释放,落锤沿着锤杆滑动产生动能,通过受力台将砸夯产生的力作用在锤饼上,通过锤饼将回填路面夯实,从而实现对回填路面的夯实作业;夯实质量好,省时省力,不仅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和推广前景良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锤杆;11-第一锤杆;12-第二锤杆;2-落锤;3-锤饼;4-受力台;5-手柄;6-第一防滑套;7-拉环;8-拉绳;9-把手;10-第二防滑套;13-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进行说明。所述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包括锤杆1和套设于所述锤杆1上且沿所述锤杆1滑动的落锤2,所述锤杆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夯实路面的锤饼3,所述锤杆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落锤2砸夯的受力台4。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落锤沿着锤杆滑动产生动能,通过受力台将砸夯产生的力作用在锤饼上,锤饼将回填路面夯实,即可实现对回填路面的夯实作业;夯实效果好且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省时省力,不仅减少了人员误伤的可能,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应用和推广。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锤杆1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表面光滑,优选的,所述锤杆1为不锈钢钢管;所述落锤2采用钢材制作而成,套设在所述锤杆1上;所述受力台4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多边形等任意形状的钢板,所述受力台4与所述锤杆1焊接连接,所述锤杆1与所述锤饼3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锤杆1包括与所述受力台4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锤杆11和与所述受力台4的另一端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锤杆12,所述落锤2与所述第一锤杆1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锤杆12远离所述受力台4的一端与所述锤饼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锤杆11为直径3cm的钢管,钢管长度为1.2m,所述第一锤杆11的一端与所述受力台4螺纹连接后焊接在一起;所述落锤2为直径30cm的圆饼,留有3.5cm的中孔,便于穿入所述第一锤杆11;所述第二锤杆12的长度为1m,所述第二锤杆12的一端与所述受力台4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锤饼3内部的套筒13螺纹连接;所述套筒13与所述锤饼3焊接在一起;所述锤饼3应有一定刚度,根据路面取芯的钻头内径设置为一套,比钻头内径小1cm,便于放入取芯孔中;整个工具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使用灵活,携带方便,便于运输和存储。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锤杆11远离所述受力台4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手柄5。优选的,所述手柄5为环形手柄,便于抓握,保证所述第一锤杆11的稳定性,提高使用舒适度。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柄5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防滑的第一防滑套6。便于抓握,保证所述第一锤杆11的稳定性,提高使用的舒适度。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锤杆11包括依次嵌套的至少两节伸缩杆。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两节,满足不同砸夯力的要求,收缩后卡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节省占用空间,便于携带。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落锤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提拉的拉环7,所述拉环上设置有拉绳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

【技术保护点】
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锤杆和套设于所述锤杆上且沿所述锤杆滑动的落锤,所述锤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夯实路面的锤饼,所述锤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落锤砸夯的受力台。

【技术特征摘要】
1.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锤杆和套设于所述锤杆上且沿所述锤杆滑动的落锤,所述锤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夯实路面的锤饼,所述锤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落锤砸夯的受力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杆包括与所述受力台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锤杆和与所述受力台的另一端面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锤杆,所述落锤与所述第一锤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锤杆远离所述受力台的一端与所述锤饼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取芯回填夯实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锤杆远离所述受力台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群刘朝辉翟利君张铁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