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书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74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软化水加热器、导热油加热器、热解反应罐和余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的余热回收换热器、软化水加热器和导热油加热器三组换热器构成一套专门热解污泥原液的以软化水和导热油为热介质的余热回收、利用和加热装置;进口污泥以高流速连续通过三组换热器的管程,强化传热效果,同时可预防管程内壁结垢与堵塞问题;壳程内流动的热介质是粘度低、流动阻力小、总传热系数高的介质流体,避免污泥进入换热器壳程内沉积与堵塞问题,节能效果达83%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化剩余污泥原液(简称:污泥)热解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
技术介绍
1939年英国人Hallifax利用污泥热解工艺,在英国建成首座污泥热处理厂,利用热水和蒸汽将污泥加热至185~200℃恒温反应处理。到1960年在欧洲前后共30座类似的处理设备投入运行。虽然,污泥热解工艺可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50%一下,但高昂的能耗是多数工程被迫放弃这项技术。至今,在我国利用热水和蒸汽加热污泥热解工艺除了高昂的能耗,未得到推广应用,还有高温污泥造成热交换设备的结垢和堵塞问题。因此,开发设计高效节能的污泥加热装置是推广应用污泥热解工艺的关键。中国专利(105174678A)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生活污泥热解处理工艺”,涉及污泥经污泥泵送入脱水器脱水后;提升机将其送入热解炉;进入热风发生器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再经净化系统分离出焦油和饱和水煤气;污泥炭经过循环饱和水煤气冷却外排。中国专利(103466912A)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污泥热解工艺及装置”,涉及污泥经压滤并制污泥压块;污泥压块经余热烘干炉中预烘干,采用低温干馏技术,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上述的公布文件中,污泥都要经过脱水烘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能耗高,且工艺过程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污泥高温热解(包括水解、降解和分解)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直接处理含水率97%—99%的污泥原液。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设备方案实现: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包括软化水加热器、导热油加热器、热解反应罐、余热回收换热器、软化水罐和导热油供热系统;其中,所述软化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相连,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器管程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器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解反应罐的上部进口相连;所述热解反应罐的下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的管程进口相连,余热回收换热器管程污泥出口通过管道与下游处理设备相连;所述软化水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壳程进口相连,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软化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相连;软化水加热器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软化水罐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供热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器的壳程进口相连,导热油加热器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供热系统的进口相连。所述热解反应罐是一个立式圆筒形容器,容器的大小可根据处理量和反应的停留时间设定,包括上封头、下封头及壳体,所述壳体内布置有分布器,所述上封头上设有进口接管法兰,所述下封头设有出口接管法兰。所述软化水加热器、导热油加热器和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外形结构相同,是一种列管式换热器,每组换热器由许多台换热器串联组成,每台换热器包括列管束,折流板,壳体、管程上法兰、管程下法兰、壳程进口法兰、壳程出口法兰和“U”型弯管法兰组成。所述软化水罐是一个圆筒形密闭容器,其中所装软化水或蒸馏水循环使用,不损耗。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循环使用的传热介质导热油寿命长,最高工作温度可达350℃,可轻易将污泥加热至160℃至200℃热解反应条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的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余热回收换热器、软化水加热器和导热油加热器,三组换热器构成一套专门热解污泥原液、余热回收、利用和加热装置;优选的是:进口污泥以1.1~1.4米/秒流速连续通过三组换热器的管程,管程流速高,强化传热效果,同时预防管程内壁结垢与堵塞问题。所述所述三组换热器中余热回收换热器和软化水加热器壳程内流动的热介质是软化水(包括蒸馏水),导热油加热器壳程内流动的热介质是高温导热油。这样,三组换热器壳程内流动的热介质是粘度低、流动阻力小、总传热系数高的介质流体,避免污泥进入换热器壳程内沉积与堵塞问题,节能效果达83%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化水加热器2、导热油加热器3、热解反应罐4、余热回收换热器5、软化水罐6、导热油供热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包括软化水加热器1、导热油加热器2、热解反应罐3、余热回收换热器4、软化水罐5和导热油供热系统6。所述的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其污泥进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软化水加热器1的管程进口相连,软化水加热器1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导热油加热器2的管程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器2的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解反应罐3的上部进口相连;所述热解反应罐3的下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4的管程进口相连,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4管程污泥出口通过管道与下游污泥处理设备相连;所述软化水罐5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余热回收换热器4的壳程进口相连,余热回收换热器4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软化水加热器1的壳程进口相连;软化水加热器1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软化水罐5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供热系统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器2的壳程进口相连,导热油加热器2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供热系统6的进口相连;所述热解反应罐3是一个立式圆筒形容器,容器的大小可根据处理量和反应的停留时间设定,包括上封头、下封头及壳体,所述壳体内布置有分布器,所述上封头上设有进口接管法兰,所述下封头设有出口接管法兰。所述软化水加热器1、导热油加热器2和余热回收换热器4、的外形结构相同,是一种立式列管式换热器,每组换热器由许多台换热器串联组成,每台包括列管束,折流板,壳体、管程上法兰、管程下法兰、壳程进口法兰、壳程出口法兰和“U”型弯管法兰组成。所述软化水罐5是一个立式或卧式圆筒形密闭容器,其中所装软化水循环使用,不损耗。所述导热油加热系统6的导热油循环使用,寿命长,最高工作温度350℃,可轻易将污泥加热至160~200℃热解反应条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4、软化水加热器1和导热油加热器构成一套专门热解污泥原液的以软化水为换热介质的余热回收利用和导热油为加热介质的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所述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进口污泥以1.1~1.4米/秒流速连续通过软化水加热器1和导热油加热器2的管程加热,以管程的高流速,强化传热效果,同时高流速还可预防高温污泥在管程内壁结垢堵塞,热解反应后的污泥以同样流速通过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4的管程析放热量,供给壳程回收余热,节能效果明显;所述软化水罐5的软化水进入余热回收换热器4的壳程回收管程中污泥的热量后再进入软化水加热器1壳程预热管程中的污泥;所述导热油供热系统6的高温导热油进入所述导热油加热器6的壳程加热管程中污泥,这样在1、2、4三组换热器壳程内流动的均是干净、粘度低、流动阻力小、总传热系数高的介质流体,避免污泥进入换热器壳程沉积与堵塞问题,传热效率高,换热器需要的换热面积小,节能效果达83%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水加热器、导热油加热器和余热回收换热器、热解反应罐、软化水罐和导热油供热系统;其中,所述软化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相连,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器管程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器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解反应罐的上部进口相连;所述热解反应罐的下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的管程进口相连,余热回收换热器管程污泥出口通过管道与下游处理设备相连;所述软化水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壳程进口相连,余热回收换热器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软化水加热器的壳程进口相连;软化水加热器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软化水罐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供热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器的壳程进口相连,导热油加热器的壳程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供热系统的进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污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水加热器、导热油加热器和余热回收换热器、热解反应罐、软化水罐和导热油供热系统;其中,所述软化水加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管道与污泥进口相连,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导热油加热器管程进口相连;所述导热油加热器管程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解反应罐的上部进口相连;所述热解反应罐的下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的管程进口相连,余热回收换热器管程污泥出口通过管道与下游处理设备相连;所述软化水罐的出口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书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