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74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10
本公开涉及一种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像素;在衬底上的位于所述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在第一区域中并且连接至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像素电极;在第一区域中并且与第一像素电极间隔开第一间隔距离的第一公共电极;在第二区域中并且连接至第一像素电极的第二像素电极;在第二区域中并且与第二像素电极间隔开第二间隔距离的第二公共电极,第二间隔距离与第一间隔距离不同;以及在第一像素电极、第一公共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上的液晶层。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trans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substrate with a pixel comprising a first region and a second region; a thin film transistor in the pixel on the substrate; in the first region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ixel electrode of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in the first region and in a first interval with the first pixel electrode. The first common electrode at a distance; a second pixel electrode in the second area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pixel electrode; a second common electrode in the second region and second spaced apart from the second pixel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interval distan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 interval distance; and at the first pixel electrode and the first public electricity. The polar, second pixel electrodes and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on the second common electr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1月30日提交至韩国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62199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出于所有目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其完全在本文中阐述一样。
本公开内容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并且特别涉及以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显示图像的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处理和显示大量信息的显示装置已经迅速发展。例如,已经研究了具有薄的轮廓、轻的重量和低的功耗的各种平板显示器(FPD)。因此,具有优异的颜色再现性和薄的轮廓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已经被开发出来。LCD装置使用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特性来显示图像。LCD装置使用外部光源例如背光单元的光来显示图像。来自背光单元的光在通过LCD装置的多个层时部分地损失。例如,当显示图像时,约7%的背光单元的光可以通过LCD装置。在显示高亮度的图像的LCD装置中,由于需要背光单元的高强度的光,所以由背光单元引起的功耗增加。此外,为了向高功耗的背光单元供应电力,需要大容量且重量重的电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使用环境光而不是来自背光单元的光的反射型LCD装置。由于反射型LCD装置使用环境光进行操作,因此由背光单元引起的功率消耗被最小化。因此,反射型LCD装置可以以相对长的时间操作,以被用作便携式显示装置如电子笔记本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然而,由于不能在弱环境光或没有环境光的情况下使用反射型LCD装置,已经提出具有反射型LCD装置和使用背光的透射型LCD装置的优点的透反射型LCD装置。在使用典型液晶例如扭曲向列(TN)液晶的透反射型LCD中,为了透射区域与反射区域之间的均匀的光效率,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具有由液晶层的厚度限定的不同的单元间隙(cellgap)。由于对于不同的单元间隙,透射区域与反射区域之间形成台阶差(stepdifference),制造过程变得复杂,并且产率降低。在使用水平电场型的LCD装置如平面转换(in-planeswitching,IPS)模式LCD装置或边缘场开关(fringefieldswitching,FFS)模式LCD装置中,液晶分子根据水平电场旋转。因此,当液晶层在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中的延迟分别被确定为λ/2和λ/4时,液晶层的光轴很难与设计值一致。因此,难以将透反射型LCD装置应用于使用水平电场并且具有优异的视角特性的LCD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种包括液晶囊的具有单一单元间隙的透反射型LCD装置。图1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包括液晶囊的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包括液晶囊的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在图1和图2中,根据相关技术的透反射型液晶显示(LCD)装置10包括多条栅极线GL(2m-1)、GL(2m)、GL(2m+1)和GL(2m+2)、多条数据线DL(n-1)、DL(n)、DL(n+1)和DL(n+2)以及多条公共线CL。所述多条栅极线GL(2m-1)、GL(2m)、GL(2m+1)和GL(2m+2)和所述多条数据线DL(n-1)、DL(n)、DL(n+1)和DL(n+2)彼此交叉以限定多个像素P,并且所述多条公共线CL与所述多条栅极线GL(2m-1)、GL(2m)、GL(2m+1)和GL(2m+2)间隔开并且平行于所述多条栅极线GL(2m-1)、GL(2m)、GL(2m+1)和GL(2m+2)。多个像素P中的每一个包括透射区域TA和反射区域RA。透射区域TA可以由奇数栅极线GL(2m-1)和GL(2m+1)和所述多条数据线DL(n-1)、DL(n)、DL(n+1)和DL(n+2)限定,反射区域RA可以由偶数栅极线GL(2m)和GL(2m+2)和所述多条数据线DL(n-1)、DL(n)、DL(n+1)和DL(n+2)限定。透射薄膜晶体管(TFT)Tt被连接至与透射区域TA对应的奇数栅极线GL(2m-1)和GL(2m+1)以及所述多条数据线DL(n-1)、DL(n)、DL(n+1)和DL(n+2),反射TFTTr被连接至与反射区域RA对应的偶数栅极线GL(2m)和GL(2m+2)和所述多条数据线DL(n-1)、DL(n)、DL(n+1)和DL(n+2)。在透射区域TA中形成有连接至透射TFTTt的多个透射像素电极38t和与所述多个透射像素电极38t间隔开并且与所述多个透射像素电极38t平行的多个透射公共电极40t。在反射区域RA中形成有连接至反射TFTTr的多个反射像素电极38r和与所述多个反射像素电极38r间隔开并且与所述多个反射像素电极38r平行的多个反射公共电极40r。这里,透射区域TA中透射像素电极38t和透射公共电极40t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与反射区域RA中反射像素电极38r和反射公共电极40r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具有单一单元间隙并且包括液晶囊(未示出)的液晶层(未示出)被形成在所述多个透射像素电极38t、所述多个透射公共电极40t、所述多个反射像素电极38r和所述多个反射公共电极40r上。透射区域TA中的透射像素电极38t、液晶层和透射公共电极40t以及反射区域RA中的反射像素电极38r、液晶层和反射公共电极40r中的每一个构成液晶电容器Clc。液晶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连接至透射TFTTt和反射TFTTt中的每一个。这里,当通过栅极线GL(2m-1)、GL(2m)、GL(2m+1)和GL(2m+2)传输的栅极电压的高电平电压被施加到透射TFTTt和反射TFTTr时,透射TFTTt和反射TFTTr中的每一个导通,并且通过数据线DL(n-1)、DL(n)、DL(n+1)和DL(n+2)传输的数据电压被通过透射TFTTt和反射TFTTr施加至液晶电容器Clc的透射像素电极38t和反射像素电极38r中的每一个。背光单元(未示出)的光通过透射区域TA的液晶层一次,并且环境光通过反射区域RA的液晶层两次。因此,当透射区域TA的液晶层的延迟大于反射区域RA的液晶层的延迟时,获得均匀的光效率。因此,施加至透射区域TA的数据电压可以被确定为大于施加到反射区域RA的数据电压。透反射型LCD装置10可以通过使用通过透射区域TA的背光单元的光在黑暗环境情况下以透射模式显示图像,并且透反射型LCD装置10可以通过使用在反射区域RA上反射的环境光在明亮环境情况下以反射模式显示图像。透反射型LCD装置10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使用透射区域TA的背光单元的光和反射区域RA的环境光来显示图像。然而,在根据相关技术的包括液晶囊的透反射型LCD装置10中,由于透射区域TA和反射区域RA由各个栅极线和各个TFT驱动,所以像素结构变得复杂并且透反射型LCD装置10的透射率降低。另外,由于栅极线的数量增加,所以驱动频率增加并且分辨率降低。此外,由于栅极线的数量和TFT的数量增加,所以制造工艺的劣化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包括液晶囊的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根据本公开内容,如在此体现并广泛描述的,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像素;在衬底上的位于像素中的薄膜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位于所述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间隔开第一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平行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间隔开第二间隔距离,所述第二间隔距离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不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平行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上的液晶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30 KR 10-2016-0162199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位于所述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至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间隔开第一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平行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间隔开第二间隔距离,所述第二间隔距离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不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平行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上的液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是所述第二间隔距离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液晶层上的第一延迟膜;在所述第一延迟膜上的第一偏振膜;在所述衬底下方的第二延迟膜;以及在所述第二延迟膜下方的第二偏振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振膜的透射轴具有与所述第二偏振膜的透射轴相同的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液晶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液晶层的厚度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一区域的液晶层具有为0的平均延迟,其中,当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之间施加所述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二区域的液晶层具有为0的平均延迟,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显示黑色。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当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之间施加大于所述第一电压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昱黄贞任崔珉瑾全智娜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