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功能梯度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及其镀液技术

技术编号:181273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形成功能梯度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及其镀液,通过在施镀过程中控制镀液中固体颗粒的含量,使固体颗粒在镀层中呈连续梯度分布;其镀液的组分为硫酸镍15-40g/L,乳酸10-40ml/L,丙酸1-10ml/L,乙酸钠10-40g/L,次亚磷酸钠10-40g/L,稳定剂0.1-5mg/L;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湿式法,不需要高温高压,一般温度低于100℃,这对保持良好的固体微粒性能、结构及微粒与金属间界面性质都有很好的作用;制备过程不存在液相金属,能准确地控制材料的精度,节约加工费用;所用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参数易于控制,且易于加工复杂工件,并适于自动化生产,较其它方法更为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属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领域。
技术介绍
功能梯度镀层由于成分和结构的相容性,不仅提高了镀层与基体材料的结合强度,并且具有其他特殊的性能。目前现有的复合梯度镀层的专利技术有 申请号200610068942.9,专利技术人为张树生等,专利技术名称为 一种用于制备 具有梯度复合镀层的化学镀工艺。其所述的方法中每个实施步骤的镀液配方和 施镀工艺都各不相同,并且需要两次热处理,导致整个工艺过程的复杂化。本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制备方法中各个工艺步骤的镀液配方和 施镀工艺基本一致,无需热处理等附加过程,操作简便,更适合制备功能梯度 镀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功能梯度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和镀液。 用于形成功能梯度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和镀液,通过在施镀过程中控制镀液中固体颗粒的含量,使固体颗粒在镀层中呈连续梯度分布。其镀液的组分为硫酸镍15-40g/L,乳酸10國40ml/L,丙酸1曙10ml/L,乙酸钠10-40g/L,次亚磷酸钠10-40g/L,稳定剂0.1-5mg/L。本专利技术与功能梯度镀层的其它制备方法相比较,其技术特点及有益之处在于(1)属于湿式法,不需要高温高压, 一般温度低于10(TC,这对保持良好的固体微粒性能、结构及微粒与金属间界面性质都有很好的作用。(2) 制备过程不存在液相金属,能准确地控制材料的精度,节约加工费用。(3) 所用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参数易于控制,且易于加工复杂工件,并适于 自动化生产,较其它方法更为经济。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用于形成功能梯度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及其镀液,通过在施镀过 程中控制镀液中固体颗粒的含量,使固体颗粒在镀层中呈连续梯度分布。将工 件在固体颗粒含量不同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镀液中连续施镀,使镀层中的固体颗粒由基体至镀层表面呈连续梯度分布,施镀时的pH值为3.5~5.4,温度为 70~92°C。用于形成功能梯度复合镀层的镀液,其组分为硫酸镍15-40g/L,乳 酸10-40ml/L,丙酸1-10ml/L,乙酸钠10-40g/L,次亚磷酸钠10-40g/L,稳定 剂0.1-5mg/L。镀液中加入耐磨类,或自润滑类的固体颗粒。耐磨类,或自润滑 类的固体颗粒的粒径为微米级,即0.1 10ijm,或纳米级,即1 100nm。稳定 剂为硫化物,或重金属离子,或含氧化合物,或非金属阴离子,或者以上任意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复合。下面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按下述配方称(量)取药品硫酸镍30g/L,乳酸20ml/L,丙酸2ml/L,乙 酸钠25g/L,次亚磷酸钠25g/L,稳定剂-硫脲3mg/L。依照上述配方配制基础镀液分别装入三个1000ml烧杯,施镀工艺参数为 pH值5.0,温度85。C,编号1, 2, 3备用。配制悬浊液A: SiC颗粒(10|jm) 2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硫 酸钠)1g;配制悬浊液B: SiC颗粒(10iJm)4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硫 酸钠)1.5g;配制悬浊液C: SiC颗粒(10(jm) 8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硫 酸钠)3g;工件的材质为45#钢,尺寸为15x15x3mm,分别用600#、 800#、 1000#砂纸依次打磨,抛光,丙酮除油,酸洗活化,蒸馏水清洗。1、 把处理好的工件放入已加入悬浊液A的基础镀液1中,施镀1h取出。2、 将悬浊液B缓慢地加入基础溶液2中,充分搅拌后,将上一步所得工件加入,施镀1h后取出。3、将悬浊液C缓慢地加入基础溶液3中,充分搅拌后,将上一步所得工件 加入,施镀1h后,取出工件用蒸馏水清洗。实施例2:按下述配方称(量)取药品硫酸镍30g/L,乳酸20ml/L,丙酸2ml/L,乙 酸钠25g/L,次亚磷酸钠25g/L,稳定剂-硫脲3mg/L。依照上述配方配制基础镀液分别装入三个1000ml烧杯,施镀工艺参数为 pH值5.0,温度85。C,编号1, 2, 3备用。配制悬浊液A:石墨颗粒(1|jm) 1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三 甲基季铵盐)0.5g;配制悬浊液B:石墨颗粒(1pm) 2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三 甲基季铵盐)1g;配制悬浊液C:石墨颗粒(1pm) 4g +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三 甲基季铵盐)1.5g;工件材质为45#钢,尺寸为15"5x3mm,分别用600#, 800#, 1000#砂纸依次打磨,抛光,丙酮除油,酸洗活化,蒸馏水清洗。1、 把处理好的工件放入已加入悬浊液A的基础镀液1中,施镀1h取出。2、 将悬浊液B缓慢地加入基础溶液2中,充分搅拌后,将上一步所得工件 加入,施镀1h后取出。3、 将悬浊液C缓慢地加入基础溶液3中,充分搅拌后,将上一步所得工件 加入,施镀1h后,取出工件用蒸馏水清洗。实施例3:按下述配方称(量)取药品硫酸镍30g/L,乳酸20ml/L,丙酸2ml/L,乙 酸钠25g/L,次亚磷酸钠25g/L,稳定剂-硫脲3mg/L。依照上述配方配制基础镀液分别装入三个1000ml烧杯,施镀工艺参数为 pH值5.0,温度85'C,编号1, 2, 3备用。配制悬浊液A: SiC颗粒(0.1|jm) 0.5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硫酸钠)0.5g;配制悬浊液B: SiC颗粒(0.1ym) 1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 硫酸钠)1g;配制悬浊液C: SiC颗粒(O.lpm) 2g +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 硫酸钠)2g;工件材质为45#钢,尺寸为15"5x3mm,分别用600#、 800#、 1000#砂纸依次打磨,抛光,丙酮除油,酸洗活化,蒸馏水清洗。1、 把处理好的工件放入已加入悬浊液A的基础镀液1中,施镀1h取出。2、 将悬浊液B缓慢地加入基础溶液2中,充分搅拌后,将上一步所得工件 加入,施镀1h后取出。3、 将悬浊液C缓慢地加入基础溶液3中,充分搅拌后,将上一步所得工件 加入,施镀1h后,取出工件用蒸馏水清洗。实施例4:按下述配方称(量)取药品硫酸镍30g/L,乳酸20ml/L,丙酸2ml/L,乙 酸钠25g/L,次亚磷酸钠25g/L,稳定剂-硫脲3mg/L,。依照上述配方配制基础镀液分别装入五个1000ml烧杯,施镀工艺参数为 pH值5.0,温度85。C,编号1, 2, 3, 4, 5备用。配制悬浊液A: SiC颗粒(10|jm) 1g +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 硫酸钠)0.5g;配制悬浊液B: SiC颗粒(10|jm) 4g +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 硫酸钠)1g;配制悬浊液C: SiC颗粒(10|jm) 6g +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 硫酸钠)2g;配制悬浊液D: SiC颗粒(10[jm) 8g +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 硫酸钠)3g;配制悬浊液E: SiC颗粒(10jjm) 12g+基础镀液适量+表面活性剂(烷基 硫酸钠)4g;工件材质为45#钢,尺寸为15x15x3mm,分别用600#、 800#、 1000#砂纸依次打磨,抛光,丙酮除油,酸洗活化,蒸馏水清洗。1、 把处理好的工件放入已加入悬浊液A的基础镀液1中,施镀1h取出。2、 将悬浊液B缓慢地加入基础溶液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形成功能梯度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施镀过程中控制镀液中固体颗粒的含量,使固体颗粒在镀层中呈连续梯度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颖张旭明杨贵荣郝远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