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271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包括挤出装置和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设置在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口处,所述挤出装置将塑料树脂融熔挤出成薄膜初品,所述成型装置将所述挤出装置挤出的薄膜初品冷却、拉伸后即得到薄膜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所述挤出装置挤出的薄膜初品迅速经过成型装置进行冷却,拉伸调节厚度并消除褶皱,使得薄膜的品质提高。

A film extrusion mol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lm extrusion forming system, including an extrusion device and a forming device. The mold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extrusion port of the extrusion device, and the extrusion device melts the plastic resin into the initial film, and the forming device will cool and stretch the film out of the extruding device after the extrusion device is cooled and stretched. To the film finished product. The first product of the film extruded by the extrusion device is quickly cooled by the molding device, the thickness is stretched and the folds are eliminated, so the quality of the film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在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挤出装置挤出的薄膜进行冷却降温和厚度调节,同时还需要将薄膜表面的褶皱消除,提高薄膜的整体品质,现有技术的中的薄膜在挤出后,采用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但薄膜的厚度的均一性差,且表面褶皱难以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效果好,冷却效果佳、且厚度均一、无褶皱的薄膜挤出成型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包括挤出装置和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设置在所述挤出装置的挤出口处,所述挤出装置将塑料树脂融熔挤出成薄膜初品,所述成型装置将所述挤出装置挤出的薄膜初品冷却、拉伸后即得到薄膜成品。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所述挤出装置挤出的薄膜初品迅速经过成型装置进行冷却,拉伸调节厚度并消除褶皱,使得薄膜的品质提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出装置包括挤出机和挤出模,所述挤出模的进料口与所述挤出机的出料口连接并连通,所述挤出模的挤出口为条形缝,所述挤出模的挤出口挤出薄膜初品。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冷却辊、转向辊、驱动装置和支架,所述冷却辊和转向辊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冷却辊的轴线与所述挤出模的挤出口平行,且挤出模的挤出口靠近所述冷却辊,所述冷却辊(21)的两端分别相对突出于所述挤出模(12)的两端,所述转向辊与所述冷却辊平行,所述转向辊的两端与所述冷却辊的两端平齐,所述薄膜初品经挤出模挤出后依次绕过冷却辊和转向辊的外表面,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冷却辊传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挤出模挤出的薄膜初品能立即绕在所述冷却辊的外周进行冷却,然后经转向辊引流出成型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竖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板,所述冷却辊和转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板转动连接,且所述冷却辊和转向辊的轴线分别与两个支板垂直。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且便于设置冷却辊和转向辊,预留空间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辊内部中空,其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管形转轴,两个所述管形转轴分别与所述冷却辊的内部连通,两个所述管形转轴分别穿出所述支架对应侧的支板并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管形转轴分别用以向冷却辊内部通入冷媒介质并排出经热交换后的冷媒介质,任意一个所述管形转轴远离所述冷却辊(21)的一端端部固定有传动部件(212),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对应支板的外侧,其驱动端与所述传动部件传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管形转轴便于向冷却辊内部通入冷媒介质,使得冷媒介质仅作为冷却用,其不影响成型装置对薄膜初品的成型处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辅助冷却装置,所述辅助冷却装置为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薄膜初品绕过冷却辊的一侧,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对应侧的支板连接,其靠近所述冷却辊(21)的一侧设置为与所述冷却辊(21)外表面匹配的弧形面(2511),所述弧形面(2511)靠近所述冷却辊(21)的外表面,所述壳体(251)上还设置有冷媒入口(252)和冷媒出口(253),所述冷媒入口(252)用以通入冷媒介质,所述冷媒出口(253)用以排出经热交换后的冷媒介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辅助冷却装置有利于对薄膜进行更加透彻的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即对薄膜初品进行双面冷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静电发生装置和一根钨丝,所述钨丝设置在所述挤出模与所述辅助冷却装置之间,所述钨丝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对应侧的支板绝缘连接,且所述钨丝(27)平行于所述冷却辊(21)的轴线,并与绕过所述靠近所述冷却辊(21)外表面的薄膜初品接触,所述钨丝(27)与所述静电发生装置(26)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装置(26)的接地端接地并与所述支架(24)电连接,所述钨丝(27)与所述冷却辊(21)带异性电荷,且所述薄膜初品与所述钨丝(27)接触后带相同电荷,并使得所述薄膜初品经过钨丝后在静电作用下贴附在所述冷却辊(21)的表面。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钨丝和静电发生装置,使得钨丝与冷却辊带不同电荷,薄膜初品与钨丝接触后带有与钨丝相同的电荷,而与冷却辊的电荷相反,在异性相吸的原理下,所述薄膜在电荷的作用下贴附在所述冷却辊的外周表面,在旋转辊的旋转下进行拉伸调整厚度和除褶皱。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冷气制备装置,所述所述冷气制备装置的冷气出口连接并连通有一个三通,所述冷却辊的任意一个管形转轴的管口处连接并连通有一个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所述三通余下的任意一个接口连通,所述三通余下的一个接口与所述辅助冷却装置的冷媒入口连通。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冷气制冷,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流程性好且不用担心冷气泄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辊外周的表面为镜面。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为镜面可以更好的清楚薄膜初品上的褶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挤出成型系统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成型装置的结构简图。图中:1挤出装置,11挤出机,12挤出模,2成型装置,21冷却辊,211管形转轴,212传动部件,213旋转接头,22转向辊,23驱动装置,24支架,241支板,25辅助冷却装置,251壳体,2511弧板,252冷媒入口,253冷媒出口,26静电发生装置,27钨丝,271绝缘件,28冷气制备装置,281三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包括挤出装置1和成型装置2,所述成型装置2设置在所述挤出装置1的挤出口处,所述挤出装置1将塑料树脂融熔挤出成薄膜初品,所述成型装置2将所述挤出装置1挤出的薄膜初品冷却、拉伸后即得到薄膜成品。将所述挤出装置挤出的薄膜初品迅速经过成型装置进行冷却,拉伸调节厚度并消除褶皱,使得薄膜的品质提高。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挤出装置1包括挤出机11和挤出模12,所述挤出模12的进料口与所述挤出机11的出料口连接并连通,所述挤出模12的挤出口为条形缝,所述挤出模12的挤出口挤出薄膜初品,其结构简单。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成型装置2包括冷却辊21、转向辊22、驱动装置23和支架24,所述冷却辊21和转向辊22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24上,所述冷却辊21的轴线与所述挤出模12的挤出口平行,且挤出模12的挤出口靠近所述冷却辊21,所述冷却辊21的两端分别突出于所述挤出模12的对应端,所述转向辊22与所述冷却辊21平行,所述转向辊22的两端与所述冷却辊21的两端平齐,所述薄膜初品经挤出模12挤出后依次绕过冷却辊21和转向辊22的外周表面,所述驱动装置23设置在所述支架24上并与所述冷却辊21传动连接,使得挤出模挤出的薄膜初品能立即绕在所述冷却辊的外周进行冷却,然后经转向辊引流出成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优选的为伺服电机,还可设置控制装置用以调整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使得冷却辊的转速可调,以便于更好的对薄膜初品进行拉伸。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4包括两个竖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板2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装置(1)和成型装置(2),所述成型装置(2)设置在所述挤出装置(1)的挤出口处,所述挤出装置(1)将塑料树脂融熔挤出成薄膜初品,所述成型装置(2)将所述挤出装置(1)挤出的薄膜初品冷却、拉伸后即得到薄膜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装置(1)和成型装置(2),所述成型装置(2)设置在所述挤出装置(1)的挤出口处,所述挤出装置(1)将塑料树脂融熔挤出成薄膜初品,所述成型装置(2)将所述挤出装置(1)挤出的薄膜初品冷却、拉伸后即得到薄膜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装置(1)包括挤出机(11)和挤出模(12),所述挤出模(12)的进料口与所述挤出机(11)的出料口连接并连通,所述挤出模(12)的挤出口为条形缝,所述挤出模(12)的挤出口挤出薄膜初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2)包括冷却辊(21)、转向辊(22)、驱动装置(23)和支架(24),所述冷却辊(21)和转向辊(22)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24)上,所述冷却辊(21)的轴线与所述挤出模(12)的挤出口平行,且挤出模(12)的挤出口靠近所述冷却辊(21),所述冷却辊(21)的两端分别相对突出于所述挤出模(12)的两端,所述转向辊(22)与所述冷却辊(21)平行,所述转向辊(22)的两端与所述冷却辊(21)的两端平齐,所述薄膜初品经挤出模(12)挤出后依次绕过冷却辊(21)和转向辊(22)的外表面,所述驱动装置(23)设置在所述支架(24)上并与所述冷却辊(21)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4)包括两个竖直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板(241),所述冷却辊(21)和转向辊(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板(241)转动连接,且所述冷却辊(21)和转向辊(22)的轴线分别与两个支板(241)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挤出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21)内部中空,其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管形转轴(211),两个所述管形转轴(211)分别与所述冷却辊(21)的内部连通,两个所述管形转轴(211)分别穿出所述支架(24)对应侧的支板(241)并与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管形转轴(211)分别用以向冷却辊(21)内部通入冷媒介质并排出经热交换后的冷媒介质,任意一个所述管形转轴(211)远离所述冷却辊(21)的一端端部固定有传动部件(212),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祥夏晓璐虞晓波王荣李峰李健姜圣华苗曼谷
申请(专利权)人:爱思开希江苏尖端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