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34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手器,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无刷风机,无刷风机包括有风机壳体以及设置于风机壳体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定子、转子、转轴和驱动器,无刷风机还包括有设置于风机壳体上侧的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包括有相配合的风轮、出风上盖、出风下盖和出风支架,风轮套置于转轴的上部,风轮下方设置有出风支架,风轮外套设有与出风支架相适配的出风下盖,出风下盖上设置有围绕风轮呈旋涡状分布的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风轮上方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出风上盖,出风上盖上设置有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内均匀分布有导向块。该干手器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方便,出风平稳,使用寿命长。

A dry ha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y han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brushless fan with a fixed connection in the shell, a blower including a fan shell and an electric motor component set in the inner of the fan shell. The motor component includes a stator, a rotor, a rotating shaft and a driv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blower fan is also included. The air outlet component is set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fan shell. The air outlet component includes the wind wheel, the upper cover, the air outlet cover and the air outlet bracket. The wind wheel sleeve is plac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air outlet is provided under the wind wheel, the wind wheel jacket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cover suitable for the air outlet, and the wind cover is arranged around the wind. A steering convex I and a guide protruding II are arranged in a vortex shaped distribution, and a wind upper cov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wind wheel, and a ring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ir upper cover, and a guide block is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annular outlet. The hand dryer has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practical and convenient, stable wind outlet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手器
本技术涉及洁具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干手器。
技术介绍
干手器是一种卫浴间用烘干双手或者吹干双手的洁具电器,分为感应式自动干手器和手动干手器。它主要运用于宾馆、餐馆、科研机构、医院、公共娱乐场所和每个家庭的卫生间等。干手器中设置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洗手后,将手伸在干手器的出风口处,干手器会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迅速使手变干,而当手离开干手器的出风口处时,干手器会自动停风关机,无需使用毛巾擦干手上水分,可防止疾病交叉感染。然而现有的干手器在烘干过程中存在风机出风速度慢,出风稳定性不足,风力大小存有波动,同时现有的无刷风机和相应的变频驱动器是分开单独安装,占用空间较大,并且驱动器中MOS管普遍存在发热严重的问题,导致驱动器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影响干手器的正常使用,因而对现有的干手器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干手器,主要解决了现有干手器中无刷风机出风慢、稳定性差、占用空间大和驱动器发热严重的问题,该干手器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风轮、出风支架、出风下盖和出风上盖相互配合,使风在导向凸起I、导向凸起II和导向块引导压制下从环形出风口吹出,进而提高出风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将驱动器设置于无刷风机内部,减少空间,并利用风机工作时的空气流通对驱动器进行散热,延长了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地提高干手器的整体性能,实用方便,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手器,其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无刷风机,无刷风机包括有风机壳体以及设置于风机壳体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定子、转子、转轴和驱动器,定子包括有相互配合的线圈骨架和线圈绕组,驱动器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PCB板和散热片,PCB板为圆形结构设置且其中心处设置有圆形通孔,PCB板上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电源电路、PWM发生电路、驱动电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和电机检测电路,无刷风机还包括有设置于风机壳体上侧的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包括有相配合的风轮、出风上盖、出风下盖和出风支架,风轮套置于转轴的上部,风轮下方设置有出风支架,风轮外套设有与出风支架相适配的出风下盖,出风下盖上设置有围绕风轮呈旋涡状分布的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为柳叶形结构设置,风轮上方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出风上盖,出风上盖上设置有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内均匀分布有导向块。作为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相互配合的转轴套和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外侧套设有相适配的轴承套,轴承套内设置有与轴承相配合的卡环,轴承套上套设有所述的出风支架,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子内且与转子相互固定连接。作为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风轮上设置有导风板以及均匀分布于导风板上的叶片,导风板的横向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风轮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转轴通孔。作为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出风上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相对应的导向槽I和导向槽II,出风上盖上侧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上均匀分布有加强块。作为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风机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套相对应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相对应的定子凸起,风机壳体下侧设置有进风口I、进风口II和进风口III。作为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有控制盒以及设置于控制盒内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盒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和风速调节旋钮,控制电路板包括有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信号电路相配合的红外信号组件,红外信号组件包括有相配合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干手器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风轮、出风支架、出风下盖和出风上盖相互配合,使风在导向凸起I、导向凸起II和导向块引导压制下从环形出风口吹出,进而提高出风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将驱动器设置于无刷风机内部,减少空间,并利用风机工作时的空气流通对驱动器进行散热,延长了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地提高干手器的整体性能,实用方便,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无刷风机2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无刷风机2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风轮11的示意图。图6为图4中出风下盖13的示意图。图7为图2中风机壳体3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无刷风机;3、风机壳体;4、转子;5、转轴;6、线圈骨架;7、线圈绕组;8、PCB板;9、散热片;10、MOS管;11、风轮;12、出风上盖;13、出风下盖;14、出风支架;15、导向凸起I;16、导向凸起II;17、环形出风口;18、导向块;19、转轴套;20、轴承;21、轴承套;22、卡环;23、导风板;24、叶片;25、圆形凹槽;26、转轴通孔;27、凸起结构;28、加强块;29、固定支架;30、定子凸起;31、进风口I;32、进风口II;33、进风口III;34、控制器;35、红外信号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干手器,其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无刷风机2,无刷风机2包括有风机壳体3以及设置于风机壳体3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定子、转子4、转轴5和驱动器,定子包括有相互配合的线圈骨架6和线圈绕组7,驱动器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PCB板8和散热片9,散热片9为弧形结构设置,PCB板8为圆形结构设置且其中心处设置有圆形通孔,PCB板8上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电源电路、PWM发生电路、驱动电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和电机检测电路,驱动电路上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散热片9上的MOS管10,PCB板8产生PWM控制信号,电机检测电路检测无刷风机2的运行状态,驱动器设置于风机壳体3内利用无刷风机2工作时的空气地不断流通使驱动器快速进行散热,有效延长了驱动器的使用寿命,驱动器与线圈绕组7相互电气连接,驱动器控制线圈绕组7产生不断变化的磁场,无刷风机2还包括有设置于风机壳体3上侧的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包括有相配合的风轮11、出风上盖12、出风下盖13和出风支架14,风轮11套置于转轴5的上部,风轮11下方设置有出风支架14,风轮11外套设有与出风支架14相适配的出风下盖13,出风下盖13上设置有围绕风轮11呈旋涡状分布的导向凸起I15和导向凸起II16,导向凸起I15和导向凸起II16为柳叶形结构设置,导向凸起I15和导向凸起II16对风轮11产生的风进行引导和压制,风轮11上方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出风上盖12,出风上盖12上设置有环形出风口17,环形出风口17内均匀分布有导向块18,导向块18为弧形结构设置,风轮11利用飞机引擎和涡轮增压的原理使产生的风从环形出风口17吹出,提高风速和稳定性。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轴5上套设有相互配合的转轴套19和两个轴承20,轴承19与转轴套20对转轴5进行保护,两个轴承20外侧套设有相适配的轴承套21,轴承套21内设置有与轴承20相配合的卡环22,卡环22用于防止轴承20位置发生偏移,轴承套21上套设有所述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手器,包括有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无刷风机,无刷风机包括有风机壳体以及设置于风机壳体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定子、转子、转轴和驱动器,定子包括有相互配合的线圈骨架和线圈绕组,驱动器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PCB板和散热片,PCB板为圆形结构设置且其中心处设置有圆形通孔,PCB板上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电源电路、PWM发生电路、驱动电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和电机检测电路,无刷风机还包括有设置于风机壳体上侧的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包括有相配合的风轮、出风上盖、出风下盖和出风支架,风轮套置于转轴的上部,风轮下方设置有出风支架,风轮外套设有与出风支架相适配的出风下盖,出风下盖上设置有围绕风轮呈旋涡状分布的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为柳叶形结构设置,风轮上方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出风上盖,出风上盖上设置有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内均匀分布有导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手器,包括有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无刷风机,无刷风机包括有风机壳体以及设置于风机壳体内的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定子、转子、转轴和驱动器,定子包括有相互配合的线圈骨架和线圈绕组,驱动器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PCB板和散热片,PCB板为圆形结构设置且其中心处设置有圆形通孔,PCB板上设置有相互电气连接的电源电路、PWM发生电路、驱动电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和电机检测电路,无刷风机还包括有设置于风机壳体上侧的出风组件,出风组件包括有相配合的风轮、出风上盖、出风下盖和出风支架,风轮套置于转轴的上部,风轮下方设置有出风支架,风轮外套设有与出风支架相适配的出风下盖,出风下盖上设置有围绕风轮呈旋涡状分布的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为柳叶形结构设置,风轮上方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出风上盖,出风上盖上设置有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内均匀分布有导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相互配合的转轴套和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外侧套设有相适配的轴承套,轴承套内设置有与轴承相配合的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强秦玉荣王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帝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