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808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机设备领域,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包括变速箱,以及与变速箱输出端相连接的往复螺旋轴,以及设置在往复螺旋轴上并可沿其轴向移动的秧箱固定件;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往复螺旋轴与从动轴相联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多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相联动,主动轴上沿其轴向移动设有滑键,主动轴通过滑键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该横送换挡结构简单实用、紧凑,换挡平稳且缩小变速箱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
本技术涉及农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动插秧机采用船板仿形设计,仿形船板上连接有机架,机架上装有动力传动箱,动力传动箱上通过多个传动臂分别动力连接有回转体栽植臂总成,回转体栽植臂总成具有多个回转的栽植臂,回转体栽植臂与整个动力传动箱连为一体,在机架上连接有位于传动臂上方的秧门梁,秧门梁的后方设置有与动力传动箱动力连接的移箱机构,在秧门梁上安置秧箱,通过动力传动箱驱动回转体栽植臂总成上的栽植臂取下秧箱中的秧苗并进行栽植。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水稻插秧机送料分秧装置大多采用切块原理,由横送和纵送机构运动有机合成精确送秧。横送机构由往复螺旋轴、齿轮、凸轮、固定件等定比横送量及次数,纵送采用输送带或棘轮可调无级变速机构实现。为了实现单位长度内的取秧次数的调节,横送机构需设置换挡结构通过不同传动比实现调节。就目前的横送机构而言,换挡时需要移动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使其与不同的从动齿轮啮合;其结构较为复杂、臃肿,换挡过程较为不便,因此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该横送换挡结构简单实用、紧凑,换挡平稳且缩小变速箱空间。大大简化换挡结构,并可。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以及与变速箱输出端相连接的往复螺旋轴,以及设置在往复螺旋轴上并可沿其轴向移动的秧箱固定件;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往复螺旋轴与从动轴相联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多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相联动,主动轴上沿其轴向移动设有滑键,主动轴通过滑键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组为三组,齿轮组包括通过滑键与主动轴相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从动轴相连接的从动齿轮,同组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三组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采用不同的传动比,对应上述三组齿轮传动实现不同的取秧次数。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轴上设有滑槽,滑键移动设置在滑槽内,滑键上还连接有拉环。使用过程中,人工作用于拉环可驱动滑键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内部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处于主动齿轮所占的圆心处;所述滑键上设有定位柱,以及驱动所述定位柱轴向移动的弹簧。该技术方案中,滑键移动至主动齿轮圆形处后,弹簧将定位柱卡入定位孔内,从而可对滑键未知进行限定,防止其工作时产生轴向松动;使用时,还可通过外部作用于定位柱,在让定位柱脱离定位孔,使滑键可活动。作为优选,所述从动轴上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往复螺旋轴上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该横送换挡结构中,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多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相联动,主动轴上沿其轴向移动设有滑键,主动轴通过滑键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实际换挡过程中,只需要将滑键移动至特定位置,使滑键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此时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通过该特定齿轮组进行传动,由于只需要移动滑键,该结构大大简化换挡结构。并且,由于传统横送换挡结构中主动齿轮唯一,因此想要得到不同传动比,则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从动齿轮,此情况下难免将从动齿轮做的比较大,从而导致整个变速箱体积增加;而该结构可在特定空间内,对同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优化,大大缩小了变速箱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包括变速箱1,以及与变速箱1输出端相连接的往复螺旋轴2,以及设置在往复螺旋轴2上并可沿其轴向移动的秧箱固定件3。所述变速箱1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轴4和从动轴5,往复螺旋轴2与从动轴5相联动,具体是所述从动轴5上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61,往复螺旋轴2上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62,第一传动齿轮61与第二传动齿轮62相啮合。所述主动轴4与从动轴5之间通过多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相联动,主动轴4上沿其轴向移动设有滑键7,主动轴4通过滑键7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所述齿轮组为三组,齿轮组包括通过滑键7与主动轴4相连接的主动齿轮81,以及与从动轴5相连接的从动齿轮82,同组的主动齿轮81与从动齿轮82相啮合。所述三组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采用不同的传动比,对应上述三组齿轮传动实现不同的取秧次数。所述主动轴4上设有滑槽,滑键7移动设置在滑槽内,滑键7上还连接有拉环9。使用过程中,人工作用于拉环可驱动滑键7移动。所述滑槽内部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处于主动齿轮81所占的圆心处。所述滑键7上设有定位柱,以及驱动所述定位柱轴向移动的弹簧。该技术方案中,滑键7移动至主动齿轮81圆形处后,弹簧将定位柱卡入定位孔内,从而可对滑键7未知进行限定,防止其工作时产生轴向松动。使用时,还可通过外部作用于定位柱,在让定位柱脱离定位孔,使滑键7可活动。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该横送换挡结构中,变速箱1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轴4和从动轴5,主动轴4与从动轴5之间通过多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相联动,主动轴4上沿其轴向移动设有滑键7,主动轴4通过滑键7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上述横送换挡结构中,主动轴4通过齿轮组带动从动轴5转动,从动轴5将动机通过齿轮传动进一步的输送到往复螺旋轴2,使往复螺旋轴2旋转;秧箱固定件3以丝杆运动原理在往复螺旋轴2上轴向往返移动;通过档位不同,调节单位距离中的取秧次数。实际换挡过程中,只需要将滑键7移动至特定位置,使滑键7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此时主动轴4和从动轴5之间通过该特定齿轮组进行传动,由于只需要移动滑键7,该结构大大简化换挡结构。并且,由于传统横送换挡结构中主动齿轮81唯一,因此想要得到不同传动比,则需要配备不同尺寸的从动齿轮82,此情况下难免将从动齿轮82做的比较大,从而导致整个变速箱1体积增加。而该结构可在特定空间内,对同组主动齿轮81和从动齿轮82进行优化,大大缩小了变速箱1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以及与变速箱输出端相连接的往复螺旋轴,以及设置在往复螺旋轴上并可沿其轴向移动的秧箱固定件;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往复螺旋轴与从动轴相联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多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相联动,主动轴上沿其轴向移动设有滑键,主动轴通过滑键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以及与变速箱输出端相连接的往复螺旋轴,以及设置在往复螺旋轴上并可沿其轴向移动的秧箱固定件;所述变速箱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往复螺旋轴与从动轴相联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多组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组相联动,主动轴上沿其轴向移动设有滑键,主动轴通过滑键与其中一组齿轮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秧机上的横送换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为三组,齿轮组包括通过滑键与主动轴相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从动轴相连接的从动齿轮,同组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济荣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