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俭宇专利>正文

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70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外箱内腔设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顶部通过滑条与滑道连接所述内箱底部,内箱内腔底部设有PLC控制器,内箱内腔顶部设有温湿度感应装置,支撑隔板下方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下方设有鼓风机,鼓风机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多孔集风罩,多孔集风罩内腔设有粉尘过滤网,支撑隔板两侧均通过管道连接多孔散气板,外箱后侧壁设有多孔散气罩,所述多孔散气罩内腔设有防尘网,外箱正面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箱门,箱门上设有液晶显示屏,使得内箱方便移动,便于对内箱里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工作,操作简单,增大了降温干燥气体的散出面积,实现自动控制降温干燥工作,提高了对内箱的温度与湿度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属于电气箱

技术介绍
电气箱用于各种电气元件的集成安装,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工厂越来越多,工厂中大型的电气化设备也越来越多,而在电气设备中,电气箱更是控制的中枢,电气箱汇总了各路电气的开关,具体调节各个电气设备的作用,由于线路较为复杂,且因为生产的需要大多数的电气设备都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因此导致电气箱内的电路设施容易发热,现在市场上普通的电气箱,不能快速的散热,也不能出去电气箱中的潮湿空气,对电路造成很大的损坏,散热除湿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保护电气柜内的电气设施,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通过滑条与滑道连接的内箱的设计,使得内箱方便移动,便于对内箱里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工作,操作简单,利用带有均匀分布的通孔的支撑隔板与多孔散气板内侧设有存放电子元件的内箱并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设计,增大了降温干燥气体的散出面积,实现自动控制降温干燥工作,提高了对内箱的温度与湿度的处理效率,内外箱结构设计,使得着保护内箱及元件不被外部环境腐蚀和损伤等作用,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包括外箱与内箱,所述外箱内腔设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顶部通过滑条与滑道连接所述内箱底部,所述内箱内腔底部设有PLC控制器,所述内箱内腔顶部设有温湿度感应装置,所述支撑隔板下方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下方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多孔集风罩,且所述多孔集风罩设于所述外箱后侧壁底部,所述多孔集风罩内腔设有粉尘过滤网,所述支撑隔板两侧均通过管道连接多孔散气板,且所述多孔散气板设于所述外箱内壁两侧,所述外箱后侧壁设有多孔散气罩,且所述多孔散气罩设于所述外箱后侧壁顶部,所述多孔散气罩内腔设有防尘网,所述外箱正面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温湿度感应装置电线连接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电线连接半导体制冷片、鼓风机与液晶显示屏。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隔板与多孔散气板上均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孔。进一步而言,所述内箱底部中部位置设有推拉扶手,且所述推拉扶手设于所述滑道之间。进一步而言,所述滑条固定设于所述内箱底部两侧,所述滑道固定设于所述支撑隔板顶部两侧。进一步而言,所述多孔集风罩与多孔散气罩的四角位置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外箱后侧壁。进一步而言,所述箱门外壁上设有把手。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滑条与滑道连接的内箱的设计,使得内箱方便移动,便于对内箱里的电子元件进行维修工作,操作简单,利用带有均匀分布的通孔的支撑隔板与多孔散气板内侧设有存放电子元件的内箱并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设计,增大了降温干燥气体的散出面积,实现自动控制降温干燥工作,提高了对内箱的温度与湿度的处理效率,内外箱结构设计,使得着保护内箱及元件不被外部环境腐蚀和损伤等作用,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背面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粉尘过滤网分布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防尘网分布结构图。图中标号:1、外箱;2、内箱;3、支撑隔板;4、滑条;5、滑道;6、PLC控制器;7、温湿度感应装置;8、半导体制冷片;9、鼓风机;10、多孔集风罩;11、粉尘过滤网;12、多孔散气板;13、多孔散气罩;14、防尘网;15、箱门;16、液晶显示屏;17、推拉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包括外箱1与内箱2,所述外箱1内腔设有支撑隔板3,把外箱1内部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支撑隔板3顶部通过滑条4与滑道5连接所述内箱2底部,滑条4与滑道5用于辅助内箱2的水平方向上移动工作,所述内箱2内腔底部设有PLC控制器6,用于控制半导体制冷片8、鼓风机9与液晶显示屏16工作,所述内箱2内腔顶部设有温湿度感应装置7,用于收集内箱2内的温湿度信息,所述支撑隔板3下方设有半导体制冷片8,用于对空气进行制冷工作,所述半导体制冷片8下方设有鼓风机9,作为空气抽取进入外箱1内的动力,所述鼓风机9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多孔集风罩10,作为外部空气的进入渠道,且所述多孔集风罩10设于所述外箱1后侧壁底部,所述多孔集风罩10内腔设有粉尘过滤网11,用于过滤出空气的粉尘等固体颗粒,述支撑隔板3两侧均通过管道连接多孔散气板12,作为制冷后的空气的排出口,用于对内箱2内进行输送空气,且所述多孔散气板12设于所述外箱1内壁两侧,所述外箱1后侧壁设有多孔散气罩13,作为内箱2内的热空气的排出渠道,且所述多孔散气罩13设于所述外箱1后侧壁顶部,所述多孔散气罩13内腔设有防尘网14,用于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所述外箱1正面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箱门15,用作外箱1打开或闭合工作,所述箱门15上设有液晶显示屏16,能够展示内箱2内的温湿度信息,所述温湿度感应装置7电线连接所述PLC控制器6,所述PLC控制器6分别电线连接半导体制冷片8、鼓风机9与液晶显示屏16。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隔板3与多孔散气板12上均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孔,使得制冷空气散出均匀,提高了降温干燥的效率,所述内箱2底部中部位置设有推拉扶手17,方便了内箱2的移动工作,且所述推拉扶手17设于所述滑道5之间,结构设计合理,所述滑条4固定设于所述内箱2底部两侧,所述滑道5固定设于所述支撑隔板3顶部两侧,所述多孔集风罩10与多孔散气罩13的四角位置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外箱1后侧壁,方便拆卸与维修,所述箱门15外壁上设有把手,辅助箱门15打开或关闭工作。本技术改进于:在使用时,由温湿度感应装置7收集分析处理内箱内的温湿度信息,经PLC控制器6控制半导体制冷片8、鼓风机9与液晶显示屏16工作,外部空气经多孔集风罩10进入,由粉尘过滤网11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等固体颗粒,进入外箱1内腔,经半导体制冷片8进行对空气进行制冷工作,由支撑隔板3与多孔散气板12上的通孔对着内箱2排出,对内箱2内进行降温干燥工作,热的空气经多孔散气罩13排出,若是需要维修内箱2内的电子元件,打开箱门15,拉动推拉扶手17带动内箱2底部的滑条4在滑道5上移动,实现内箱2的移动工作,即可。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包括外箱(1)与内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内腔设有支撑隔板(3),所述支撑隔板(3)顶部通过滑条(4)与滑道(5)连接所述内箱(2)底部,所述内箱(2)内腔底部设有PLC控制器(6),所述内箱(2)内腔顶部设有温湿度感应装置(7),所述支撑隔板(3)下方设有半导体制冷片(8),所述半导体制冷片(8)下方设有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多孔集风罩(10),且所述多孔集风罩(10)设于所述外箱(1)后侧壁底部,所述多孔集风罩(10)内腔设有粉尘过滤网(11),所述支撑隔板(3)两侧均通过管道连接多孔散气板(12),且所述多孔散气板(12)设于所述外箱(1)内壁两侧,所述外箱(1)后侧壁设有多孔散气罩(13),且所述多孔散气罩(13)设于所述外箱(1)后侧壁顶部,所述多孔散气罩(13)内腔设有防尘网(14),所述外箱(1)正面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箱门(15),所述箱门(15)上设有液晶显示屏(16),所述温湿度感应装置(7)电线连接所述PLC控制器(6),所述PLC控制器(6)分别电线连接半导体制冷片(8)、鼓风机(9)与液晶显示屏(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箱结合的电气箱,包括外箱(1)与内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内腔设有支撑隔板(3),所述支撑隔板(3)顶部通过滑条(4)与滑道(5)连接所述内箱(2)底部,所述内箱(2)内腔底部设有PLC控制器(6),所述内箱(2)内腔顶部设有温湿度感应装置(7),所述支撑隔板(3)下方设有半导体制冷片(8),所述半导体制冷片(8)下方设有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多孔集风罩(10),且所述多孔集风罩(10)设于所述外箱(1)后侧壁底部,所述多孔集风罩(10)内腔设有粉尘过滤网(11),所述支撑隔板(3)两侧均通过管道连接多孔散气板(12),且所述多孔散气板(12)设于所述外箱(1)内壁两侧,所述外箱(1)后侧壁设有多孔散气罩(13),且所述多孔散气罩(13)设于所述外箱(1)后侧壁顶部,所述多孔散气罩(13)内腔设有防尘网(14),所述外箱(1)正面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箱门(15),所述箱门(15)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俭宇
申请(专利权)人:曹俭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