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39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属于电池箱技术领域,其包括下箱体主体,所述下箱体主体内设有均热板组;所述下箱体主体侧面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均热板通槽;所述均热板组嵌设在所述均热板通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且散热高效,解决了现有电池箱结构复杂、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
本技术涉及电池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把电池箱内部的热量快速散发出来,就会导致电池循环次数大大降低,影响使用寿命,甚至会使电池产生热失控,使动力电池产生安全问题。因而电池箱应该拥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目前市场上电池主要通过与空气的热对流方式散热,而由于电池箱结构空间、材料传热特性等限制,在高倍率状态下,通过散热片与空气的热交换将热量散失掉的传统散热方式,无法满足对电池箱散热的要求。因而开发简单且散热效果好的电池箱变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该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满足电池箱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的要求。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包括下箱体主体,所述下箱体主体内设有均热板组;所述下箱体主体侧面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均热板通槽;所述均热板组嵌设在所述均热板通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箱体主体内还设有电芯组,电芯组和均热板组热接触,以将电芯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均热板组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均热板组包括一个以上矩阵排列的均热板,以使均热板更加合理地排布在下箱体主体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芯组包括一个以上电芯,电芯设于相邻两均热板间,以实现电芯和均热板的充分接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芯和均热板间填充有导热胶,且电芯和均热板通过导热胶粘接,以将电芯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胶更快速地传导到均热板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均热板的高度与电芯的高度相等,以更迅速地接收来自电芯的热量并且快速地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翅片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均热板垂直下箱体主体底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箱体主体为铝合金下箱体主体,以减轻下箱体主体的重量;均热板为铝均热板,以便于激光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通过采用均热板将电芯产生的大量热量快速地传递到下箱体主体侧面上的散热翅片上,并通过散热翅片将热量散发到下箱体主体的外部,该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而且散热高效,保证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消除了因散热不及时不充分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安全问题的隐患。下箱体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使得下箱体主体的重量相对比较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车重量从而对续航里程有一定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为:1、下箱体主体;11、侧板;12、底板;111、散热翅片;112、均热板通槽;2、电芯组;21、电芯;3、均热板组;31、均热板;4、导热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包括下箱体主体1,而下箱体主体1包括一底板12和四块侧板11,底板12和四块侧板11均为矩形;四块侧板11可通过焊接或者采用螺栓、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2四周的边缘处,且相邻两侧板11间也相互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采用螺栓、螺丝连接的方式实现,因而四块侧板11和底板12形成一个空腔;下箱体主体1内设有电芯组2和均热板组3;电芯组2和均热板组3热接触,以将电芯组2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均热板组3上;均热板组3包括一个以上矩阵排列的均热板31,以使均热板31更加合理地排布在下箱体主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均热板31具有九块;均热板31等间距地排列在底板12上,且均热板31垂直底板12;电芯组2包括一个以上设于相邻两均热板31间的电芯21,即每个电芯21都设在两个相邻的均热板31间,这样每个电芯21的两个侧面都能与相邻两均热板31充分接触从而保证了导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电芯21具有八个;且电芯21也是等间距排列在底板12上,电芯21和相邻的均热板31之间的间距为1.0mm;而电芯21和均热板31间填充有导热胶4,导热胶4的厚度为1.0mm,且电芯21和均热板31通过导热胶4粘接,导热胶4不但能起到连接电芯21和均热板31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一个防震作用,避免电芯21剧烈震动以致损坏,更为重要的是导热胶4的导热性能比较好,能更好地将电芯21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均热板31上。和电芯21接触的两块侧板11上设有散热翅片111,散热翅片111为矩形,且散热翅片111等间距地排列在侧板11上,散热翅片111的数量与均热板31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翅片111也具有九块;散热翅片111上设有与均热板31两端对应的均热板通槽112;均热板组3的均热板31嵌设在均热板通槽112内,并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均热板31与侧板11上的散热翅片111固定而使均热板31与下箱体主体1成为一体,而均热板31则将接收到来自电芯21的热量并通过侧板11上的散热翅片111快速地散发到下箱体主体外面;该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还包括连接排,根据电芯组2需要,连接排用于实现电芯组2的各电芯21串联或并联;均热板31的高度与电芯21的高度相等,以使均热板31与电芯21接触的面积最大,从而更高效地将电芯21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均热板31上进而快速地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翅片111上进行散热;均热板31的高度低于电芯21的高度则会导致均热板31和电芯21没完全接触,即接触面积少而使得电芯21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到均热板31上而导致导热效果不好,而当均热板31的高度大于电芯21的高度时可能会和连接排接触,从而导致电池短路以致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导致需要更多材料制造均热板31且使得该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的重量加重。上述的,下箱体主体1为铝合金下箱体主体,铝合金材料较其他金属材料轻,则由其制成的下箱体主体比较轻,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整车的重量而对续航里程有一定的效果;均热板31为铝均热板,以便于激光焊接。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包括下箱体主体,所述下箱体主体内设有均热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主体侧面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均热板通槽;所述均热板组嵌设在所述均热板通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包括下箱体主体,所述下箱体主体内设有均热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主体侧面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上设有均热板通槽;所述均热板组嵌设在所述均热板通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主体内还设有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和所述均热板组热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组包括一个以上矩阵排列的均热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箱的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包括一个以上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王亮蔡惠群李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