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692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包括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布置的两个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柱,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滑轨内侧面垂直固接,两个滑轨上架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内表面与相对应的滑轨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棘轮,棘轮的外表面具有多个棘齿,固定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棘齿配合使用的棘爪,棘轮上设置有动力臂,动力臂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挖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其挖坑方向,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工程机械
,特别是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的发展是与国民经济特别是基础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在中西部大开发工程中、西气东送、西电东输、南水北调等等一系列工程的陆续实施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尤其城市地铁建设,高层建筑的地下工程、地下交通设施的开展发展都极大地拓展了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由于基坑作业面积广,传统的作业装置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导致需要不停更换作业装置的操作方向,从而影响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其挖坑方向,提高了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布置的两个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柱,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滑轨内侧面垂直固接,两个滑轨上架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内表面与相对应的滑轨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棘轮,棘轮的外表面具有多个棘齿,固定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棘齿配合使用的棘爪,棘轮上设置有动力臂,动力臂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挖斗。进一步,还包括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设置在棘轮和动力臂之间,微调组件包括有支撑块、限位环、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弹性块和微调轮,所述支撑块与棘轮的上表面固接,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上圆周阵列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的一端与限位环固接,第一限位凸起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微调轮可转动的设置在限位环内并与限位环同心布置,微调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一端与微调轮固接,第二限位凸起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凸起的自由端齐平,所述弹性块与第二限位凸起的端部固接并位于相邻的第一限位凸起之间,所述动力臂与微调轮的表面固接。进一步,位于动力臂和挖斗之间设置有液压缸和套杆,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动力臂上,液压缸与套杆的一端传动连接,套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挖斗。进一步,动力臂和套杆之间设置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有滑槽、滑块、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滑槽沿动力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滑槽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扣件,所述套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扣件相互扣合的第二扣件。进一步,所述套杆上设置有主动摇杆和从动摇杆,主动摇杆的一端与套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主动摇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从动摇杆的一端与套杆的外表面铰接,从动摇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连杆与挖斗固接。进一步,主动摇杆的长度小于从动摇杆的长度。进一步,悬挂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滑轮。进一步,挖斗的端部具有多个依次并列布置的尖锐凸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使用时,将悬挂座移动到待处理的位置上,然后滑动安装支架使其与待处理的位置更贴近,棘轮转动通过调节动力臂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到挖斗的施力方向,当调节到合适位置后棘轮停止转动通过棘齿与棘爪的配合将其固定住,最后挖斗进行挖土作业。本专利技术通过滑轨与安装支架的配合能够使安装支架带着动力臂、挖斗等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解决了传统的基坑作业装置作业面积不广的问题;通过棘轮、棘齿与棘爪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动力臂和挖斗进行360°的调节,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挖坑作业,一直切换挖坑方向所产生的效率低下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悬挂座;2.滑轨;3.限位柱;4.安装支架;5.固定柱;6.棘轮;7.棘齿;8.棘爪;9.动力臂;10.挖斗;11.微调组件;111.支撑块;112.限位环;113.第一限位凸起;114.第二限位凸起;115.弹性块;116.微调轮;12.液压缸;13.套杆;14.防脱组件;141.滑槽;142.滑块;143.第一扣件;144.第二扣件;15.主动摇杆;16.从动摇杆;17.连杆;18.滑轮;19.尖锐凸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3,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包括有悬挂座1,悬挂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布置的两个滑轨2,两个滑轨2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柱3,限位柱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滑轨2内侧面垂直固接,两个滑轨2上架设有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的内表面与相对应的滑轨2外侧面滑动连接,安装支架4能够沿滑轨2的长度方向滑动,限位柱3能够防止安装支架4作用在两个滑轨2上的挤压力影响其滑动效果,在安装支架4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其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进而解决了传统的基坑作业装置作业面积不广的问题;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柱5,固定柱5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棘轮6,棘轮6的外表面具有多个棘齿7,固定柱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棘齿7配合使用的棘爪8,棘轮6上设置有动力臂9,动力臂9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挖斗10,棘轮6可以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当棘轮6转动的时候能够使位于其上面的部件随之转动,并且通过棘爪8与棘齿7的配合能够防止棘轮6反向转动和在无外力的作用下继续移动,动力臂9随着棘轮6的转动进而带动挖斗10移动,使其根据不同需求切换挖坑位置,替代了传统的需要不停移动更换挖坑位置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效率。还包括有微调组件11,微调组件11设置在棘轮6和动力臂9之间,微调组件11包括有支撑块111、限位环112、第一限位凸起113、第二限位凸起114、弹性块115和微调轮116,支撑块111与棘轮6的上表面固接,支撑块11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12,限位环112上圆周阵列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凸起113,第一限位凸起113的一端与限位环112固接,第一限位凸起11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微调轮116可转动的设置在限位环112内并与限位环112同心布置,微调轮116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114,第二限位凸起114的一端与微调轮116固接,第二限位凸起114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凸起113的自由端齐平,弹性块115与第二限位凸起114的端部固接并位于相邻的第一限位凸起113之间,动力臂9与微调轮116的表面固接,微调轮116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当其转动时会带着第二限位凸起114在限位环112内转动,当第二限位凸起114经过第一限位凸起113时,弹性块115受其两者的挤压力使其压缩,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布置的两个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柱,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滑轨内侧面垂直固接,两个滑轨上架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内表面与相对应的滑轨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棘轮,棘轮的外表面具有多个棘齿,固定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棘齿配合使用的棘爪,棘轮上设置有动力臂,动力臂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挖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坑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布置的两个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柱,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滑轨内侧面垂直固接,两个滑轨上架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内表面与相对应的滑轨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柱,固定柱的中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棘轮,棘轮的外表面具有多个棘齿,固定柱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棘齿配合使用的棘爪,棘轮上设置有动力臂,动力臂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挖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基坑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设置在棘轮和动力臂之间,微调组件包括有支撑块、限位环、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弹性块和微调轮,所述支撑块与棘轮的上表面固接,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上圆周阵列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的一端与限位环固接,第一限位凸起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微调轮可转动的设置在限位环内并与限位环同心布置,微调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一端与微调轮固接,第二限位凸起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凸起的自由端齐平,所述弹性块与第二限位凸起的端部固接并位于相邻的第一限位凸起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友郑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