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63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杆组件,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与手柄球的内壁螺纹连接,换挡杆组件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接有弹簧挡块和减震圈,换挡杆组件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活动套接有压簧和倒挡手把,压簧和倒挡手把均位于弹簧挡块和减震圈的中间,压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弹簧挡块的下表面和倒挡手把顶部开设凹槽的内壁搭接,倒挡手把搭接在减震圈的顶部,换挡杆组件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换挡球头衬套,换挡球头衬套的表面与支座体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簧、换挡球头衬套、第一换挡球套、第二换挡球套和回位弹簧,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部分汽车换挡时存在卡滞现象,影响汽车顺利操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为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箱又称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之一,汽车的实际使用情况非常复杂,起步、怠速、停车、低速或高速行驶、加速、减速、爬坡和倒车等,这就要求汽车的驱动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使用者通过换挡操纵机构总成控制变速箱的动力输出,一款汽车是否具有先进的换挡操纵机构总成是评价一款汽车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在驾驶手动挡汽车的过程中,良好的换挡操纵机构总成能够给使用者带来驾驶的乐趣,目前市场上部分汽车换挡时存在卡滞现象,影响汽车的顺利操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部分汽车换挡时存在卡滞现象,影响汽车顺利操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杆组件,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与手柄球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接有弹簧挡块和减震圈,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活动套接有压簧和倒挡手把,所述压簧和倒挡手把均位于弹簧挡块和减震圈的中间,所述压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弹簧挡块的下表面和倒挡手把顶部开设凹槽的内壁搭接,所述倒挡手把搭接在减震圈的顶部,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换挡球头衬套,所述换挡球头衬套的表面与支座体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换挡球头衬套和支座体组件并与第一换挡球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换挡球套的表面与选挡臂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选挡臂组件通过连接杆与支座体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选挡臂组件并延伸到选挡臂组件的外部,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开口挡圈,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两侧分别与选挡臂组件的右侧和开口挡圈的左侧搭接,所述选挡臂组件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座体组件和选挡臂组件的相对面搭接,所述支座体组件上表面开设安装孔的内壁与安装孔胶垫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孔胶垫的内壁与T型钢套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换挡球套,所述第二换挡球套位于换挡球头衬套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换挡杆组件的表面固定套接有O形圈,且O形圈位于支座体组件的内部。优选的,所述T型钢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T型钢套以换挡杆组件为中心呈矩阵分布。优选的,所述支座体组件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定位销,且定位销与选挡臂组件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水平杆互相平行,且连接杆位于水平杆的正前方。优选的,所述支座体组件的上表面通过带盘自攻螺钉活动连接有球头盖板。优选的,所述水平杆与换挡杆组件互相垂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压簧、换挡球头衬套、第一换挡球套、第二换挡球套和回位弹簧,向上提拉倒挡手把,压簧收缩,松开倒挡手把后压簧支撑弹簧挡块和倒挡手把,使得倒挡手把沿着换挡杆组件向下运动恢复初始位置,左右摆动手柄球,换挡杆组件带动水平杆运动,水平杆带动选挡臂组件左右运动,此时回位弹簧收缩或者舒张,回位弹簧支撑选挡臂组件使其在失去外力后恢复初始位置,添加润滑脂,配合换挡球头衬套、第一换挡球套和第二换挡球套使用,减小了换挡杆组件在工作时与支座体组件之间的摩擦阻力,达到换挡杆在各个方向摆动灵活、轻便,左右摆动换挡杆可迅速回到空挡位置,上提倒挡手把可自如回位的效果,避免换挡卡滞,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部分汽车换挡时存在卡滞现象,影响汽车顺利操纵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支座体组件俯视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T型钢套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球、2弹簧挡块、3压簧、4倒挡手把、5减震圈、6换挡杆组件、601水平杆、7球头盖板、8带盘自攻螺钉、9支座体组件、10选挡臂组件、11换挡球头衬套、12第一换挡球套、13第二换挡球套、14回位弹簧、15垫圈、16开口挡圈、17定位销、18安装孔胶垫、19T型钢套、20O形圈、2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杆组件6,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与手柄球1的内壁螺纹连接,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接有弹簧挡块2和减震圈5,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活动套接有压簧3和倒挡手把4,压簧3和倒挡手把4均位于弹簧挡块2和减震圈5的中间,压簧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弹簧挡块2的下表面和倒挡手把4顶部开设凹槽的内壁搭接,倒挡手把4搭接在减震圈5的顶部,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换挡球头衬套11,换挡球头衬套11的表面与支座体组件9的内壁固定连接,支座体组件9的上表面通过带盘自攻螺钉8活动连接有球头盖板7,支座体组件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定位销17,且定位销17与选挡臂组件10位置对应,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O形圈20,且O形圈20位于支座体组件9的内部,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杆601,水平杆601与换挡杆组件6互相垂直,水平杆601的一端依次贯穿换挡球头衬套11和支座体组件9并与第一换挡球套12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一换挡球套12的表面与选挡臂组件10的内壁固定连接,选挡臂组件10通过连接杆21与支座体组件9活动连接,连接杆21的一端贯穿选挡臂组件10并延伸到选挡臂组件10的外部,连接杆21与水平杆601互相平行,且连接杆21位于水平杆601的正前方,连接杆2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开口挡圈16,连接杆2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垫圈15,垫圈15的两侧分别与选挡臂组件10的右侧和开口挡圈16的左侧搭接,选挡臂组件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回位弹簧14,回位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支座体组件9和选挡臂组件10的相对面搭接,支座体组件9上表面开设安装孔的内壁与安装孔胶垫18的表面活动连接,安装孔胶垫18的内壁与T型钢套19的表面活动连接,T型钢套1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T型钢套19以换挡杆组件6为中心呈矩阵分布,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换挡球套13,第二换挡球套13位于换挡球头衬套11的正下方。在使用时,向上提拉倒挡手把4,压簧3收缩,松开倒挡手把4后,压簧3的两端分别支撑弹簧挡块2和倒挡手把4,使得倒挡手把4向下运动恢复初始位置,减震圈5在此时起到减震的作用,使用者握住手柄球1左右摆动换挡杆组件6,换挡杆组件6通过水平杆601带动选挡臂组件10左右运动,带动回位弹簧14收缩或者舒张,松开手柄球1后,回位弹簧14带动选挡臂组件10运动,选挡臂组件10通过水平杆601带动换挡杆组件6恢复到空挡位置,换挡球头衬套11、第一换挡球套12和第二换挡球套13在换挡杆组件6活动时减小换挡杆组件6与支座体组件9之间的摩擦力。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杆组件(6),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与手柄球(1)的内壁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接有弹簧挡块(2)和减震圈(5),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活动套接有压簧(3)和倒挡手把(4),所述压簧(3)和倒挡手把(4)均位于弹簧挡块(2)和减震圈(5)的中间,所述压簧(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弹簧挡块(2)的下表面和倒挡手把(4)顶部开设凹槽的内壁搭接,所述倒挡手把(4)搭接在减震圈(5)的顶部,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换挡球头衬套(11),所述换挡球头衬套(11)的表面与支座体组件(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杆(601),所述水平杆(601)的一端依次贯穿换挡球头衬套(11)和支座体组件(9)并与第一换挡球套(1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换挡球套(12)的表面与选挡臂组件(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选挡臂组件(10)通过连接杆(21)与支座体组件(9)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贯穿选挡臂组件(10)并延伸到选挡臂组件(10)的外部,所述连接杆(2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开口挡圈(16),所述连接杆(2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垫圈(15),所述垫圈(15)的两侧分别与选挡臂组件(10)的右侧和开口挡圈(16)的左侧搭接,所述选挡臂组件(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回位弹簧(14),所述回位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支座体组件(9)和选挡臂组件(10)的相对面搭接,所述支座体组件(9)上表面开设安装孔的内壁与安装孔胶垫(1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孔胶垫(18)的内壁与T型钢套(19)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换挡球套(13),所述第二换挡球套(13)位于换挡球头衬套(11)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操纵机构总成,包括换挡杆组件(6),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与手柄球(1)的内壁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接有弹簧挡块(2)和减震圈(5),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自上而下依次活动套接有压簧(3)和倒挡手把(4),所述压簧(3)和倒挡手把(4)均位于弹簧挡块(2)和减震圈(5)的中间,所述压簧(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弹簧挡块(2)的下表面和倒挡手把(4)顶部开设凹槽的内壁搭接,所述倒挡手把(4)搭接在减震圈(5)的顶部,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换挡球头衬套(11),所述换挡球头衬套(11)的表面与支座体组件(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杆组件(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杆(601),所述水平杆(601)的一端依次贯穿换挡球头衬套(11)和支座体组件(9)并与第一换挡球套(1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换挡球套(12)的表面与选挡臂组件(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选挡臂组件(10)通过连接杆(21)与支座体组件(9)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贯穿选挡臂组件(10)并延伸到选挡臂组件(10)的外部,所述连接杆(21)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开口挡圈(16),所述连接杆(2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垫圈(15),所述垫圈(15)的两侧分别与选挡臂组件(10)的右侧和开口挡圈(16)的左侧搭接,所述选挡臂组件(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丙其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星品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