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及闭式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588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闭式泵上与所述变量缸对应位置处的电磁阀,电磁阀的阀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油路孔,闭式泵的壳体上与变量缸两端对应处开设有两个第二油路孔,第二油路孔连通至变量缸两端的腔体内,两个第一油路孔与两个第二油路孔分别对应并连通。通过电磁阀控制油路的通断,紧急制动时,电磁阀通电,使变量缸两端相通,压力相等,控制斜盘快速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使闭式泵不打油,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了主机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及闭式泵
本技术属于车辆行走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液压回转、行走系统存在开式和闭式两种形式,其中开式系统通过换向阀来实现回转、行走的方向控制,但管路复杂成本较高;闭式系统中闭式泵由其具有双向变量的功能(进出口可以互换)的特点,系统比较简洁,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应用。闭式泵有三种变量方式:手动伺服控制、液压控制、电比例控制,这三种控制方式在闭式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闭式泵用在回转、行走系统时,车辆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需要紧急刹车即闭式泵输出流量为零;手动伺服控制通过控制手柄回中位,靠回位弹簧推动阀芯使变量缸卸载,变量缸在回位弹簧作用下推动斜盘回到零位(排量为零);以此类推液压控制是通过先导压力卸载,推动阀芯,电比例控制通过给切断电磁铁断电流。由上述可知,目前闭式泵是通过手柄回中、先导压力卸载、电磁铁断电等方式使闭式泵回到中位(输出流量为零),用在液压回转、行走系统时,当车辆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由于以上控制方式都是比例控制,有一定的行程,回中时往往存在一定延时(响应时间过慢),特别是伺服阀存在故障时,不能及时停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导致车辆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能够实现斜盘紧急回中的安全装置,使斜盘能够快速(响应时间快)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使闭式泵不打油;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了主机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可控制斜盘快速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使闭式泵不打油,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了主机的经济损失。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的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所述闭式泵包括斜盘与驱动斜盘产生倾角变化的变量缸,所述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闭式泵上与所述变量缸对应位置处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阀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油路孔,所述闭式泵的壳体上与所述变量缸两端对应处开设有两个第二油路孔,第二油路孔连通至变量缸两端的腔体内,两个第一油路孔与两个第二油路孔分别对应并连通;正常工作时,两个第一油路孔不连通,紧急回中时,两个第一油路孔连通,使得变量缸两端的腔体连通,两端腔体内压力相等,变量缸驱动斜盘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电磁阀不通电时,两个第一油路孔不连通,闭式泵正常工作;电磁阀通电时,两个第一油路孔连通,所述变量缸两端的腔体连通,两端腔体内压力相等,变量缸驱动斜盘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优选的,所述闭式泵外部增设一油路,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油路上,所述油路的两端连通至两个第二油路孔。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路孔与第二油路孔的孔径均为φ5mm。优选的,所述电磁阀设置于闭式泵的外部,并独立于闭式泵设置。优选的,所述电磁阀能够提供12V与24V的电压,通过更换电磁铁线圈以实现电压切换。一种闭式泵,包括泵体、斜盘、位于泵体上驱动斜盘的变量缸以及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的优点是:1)当闭式泵的伺服阀出现故障无法回到中位时,可以通过该装置紧急回到中位,实现车辆的紧急有效制动。2)通过在闭式泵的变量缸中增加一个油路,通过电磁阀控制油路的通断,紧急制动时,电磁阀通电,使变量缸两端相通,压力相等,控制斜盘快速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使闭式泵不打油,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了主机的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闭式泵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紧急回中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闭式泵液压控制原理图。图5为图4中局部放大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闭式泵2、变量缸3、电磁阀4、斜盘11、壳体具体实施方式目前闭式泵是通过手柄回中、先导压力卸载、电磁铁断电等方式使闭式泵回到中位,由于以上控制方式都是比例控制,有一定的行程,回中时往往存在一定延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导致车辆损坏甚至人员伤亡。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可控制斜盘快速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使闭式泵不打油,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了主机的经济损失。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5,如图所示,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闭式泵1包括斜盘4与驱动斜盘产生倾角变化的变量缸2,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闭式泵1上与变量缸2对应位置处的电磁阀3,电磁阀3的阀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油路孔A、B,闭式泵1的壳体11上与变量缸2两端对应处开设有两个第二油路孔C、D,第二油路孔C、D连通至变量缸两端的腔体内,两个第一油路孔A、B与两个第二油路孔C、D分别对应并连通。正常工作时,两个第一油路孔A、B不连通,紧急回中时,两个第一油路孔A、B连通,使得变量缸2两端的腔体连通,两端腔体内压力相等,变量缸2驱动斜盘4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闭式泵不打油,实现紧急制动的目的。当闭式泵的伺服阀出现故障无法回到中位时,可以通过该装置紧急回到中位,实现车辆的紧急有效制动,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了主机的经济损失。优选的,该电磁阀3为二位二通电磁阀,电磁阀3不通电时,两个第一油路孔A、B不连通,闭式泵1正常工作;电磁阀3通电时,两个第一油路孔A、B连通,变量缸2两端的腔体连通,两端腔体内压力相等,变量缸2驱动斜盘4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在该方案中,仅在电磁阀通电时实现制动,正常工作时电磁阀为断电状态,因此更加节能。优选的,具体使用时,可在闭式泵1外部增设一油路(未示出),将电磁阀3设置于该油路上,两个第一油路孔A、B连通油路,并控制油路的通断,油路的两端连通至两个第二油路孔C、D。紧急回中时,电磁阀通电控制两个第一油路孔A、B连通。优选的,第一油路孔与第二油路孔的孔径均为φ5mm,具体尺寸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制。优选的,电磁阀3设置于闭式泵1的外部,并独立于闭式泵1设置,可在闭式泵的伺服阀故障时备用,也可直接通过电磁阀控制。由于电磁阀独立于闭式泵设置,因此即便电磁阀出现故障也不会对闭式泵的使用造成影响,更换维修方便。此外,该电磁阀能够提供12V与24V的电压,通过更换电磁铁线圈以实现电压切换,具体可根据主机需要而定。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闭式泵上与所述变量缸对应位置处的电磁阀,电磁阀的阀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油路孔,闭式泵的壳体上与变量缸两端对应处开设有两个第二油路孔,第二油路孔连通至变量缸两端的腔体内,两个第一油路孔与两个第二油路孔分别对应并连通。通过在闭式泵的变量缸中增加一个油路,通过电磁阀控制油路的通断,紧急制动时,电磁阀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及闭式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所述闭式泵包括斜盘与驱动斜盘产生倾角变化的变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闭式泵上与所述变量缸对应位置处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阀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油路孔,所述闭式泵的壳体上与所述变量缸两端对应处开设有两个第二油路孔,第二油路孔连通至变量缸两端的腔体内,两个第一油路孔与两个第二油路孔分别对应并连通;正常工作时,两个第一油路孔不连通,紧急回中时,两个第一油路孔连通,使得变量缸两端的腔体连通,两端腔体内压力相等,变量缸驱动斜盘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所述闭式泵包括斜盘与驱动斜盘产生倾角变化的变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闭式泵上与所述变量缸对应位置处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阀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油路孔,所述闭式泵的壳体上与所述变量缸两端对应处开设有两个第二油路孔,第二油路孔连通至变量缸两端的腔体内,两个第一油路孔与两个第二油路孔分别对应并连通;正常工作时,两个第一油路孔不连通,紧急回中时,两个第一油路孔连通,使得变量缸两端的腔体连通,两端腔体内压力相等,变量缸驱动斜盘回到零摆角,紧急回到中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泵紧急回中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电磁阀不通电时,两个第一油路孔不连通,闭式泵正常工作;电磁阀通电时,两个第一油路孔连通,所述变量缸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滕生磊董可杨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力源液压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