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压循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56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耐压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设于所述的泵体底部的进液口、设于所述的泵体顶部的出液口以及与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连接的、设于泵体内部的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的循环装置包括磁转子,置于磁转子内部的高压磁转子仓、与所述的高压磁转子仓连接的螺旋杆,设于所述的螺旋杆两侧的左右导液板,所述的螺旋杆的左导液板与所述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的螺旋杆的右导液板与所述的进液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耐压循环泵采用螺旋杆,通过螺杆的推进作用实现循环,其对流体适应性强,可在粘稠的流体中或含悬浮物、颗粒的流体环境中正常工作,可用于含悬浮物或颗粒的流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压循环泵
本技术涉及流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压循环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型高压循环泵大多采用齿轮。齿轮循环泵对流体适应性低,若流体很粘稠则可能影响齿轮泵的正常工作,且流体中有杂质也会损坏齿轮,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耐压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设于所述的泵体底部的进液口、设于所述的泵体顶部的出液口以及与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连接的、设于泵体内部的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的循环装置包括磁转子,置于所述磁转子内部的高压磁转子仓、与所述的高压磁转子仓连接的螺旋杆,设于所述的螺旋杆两侧的左右导液板,所述的螺旋杆的左导液板与所述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的螺旋杆的右导液板与所述的进液口连接。较佳地,所述的螺旋杆为单头螺旋杆或多头螺旋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高耐压循环泵采用螺旋杆,通过螺杆的推进作用实现循环,其对流体适应性强,可在粘稠的流体中或含悬浮物、颗粒的流体环境中正常工作,可用于含悬浮物或颗粒的流体环境。其适用于高压条件下的流体循环。也可在高温下使用,使用温度高达100℃,十分具有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耐压循环泵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耐压循环泵,循环泵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底部的进液口4、设于泵体顶部的出液口以1及与进液口4和出液口1均连接的、设于泵体内部的循环装置;其中,循环装置包括磁转子6,置于所述磁转子6内部的高压磁转子仓5、与高压磁转子仓连接的螺旋杆3,设于螺旋杆3两侧的左右导液板2,螺旋杆3左部及左导液板与出液口1连接,螺旋杆3右部及右导液板与进液口4连接。螺旋杆为单头螺旋杆或多头螺旋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高耐压循环泵采用螺旋杆,通过螺杆的推进作用实现循环,其对流体适应性强,可在粘稠的流体中或含悬浮物、颗粒的流体环境中正常工作,可用于含悬浮物或颗粒的流体环境。其适用于高压条件下的流体循环。也可在高温下使用,使用温度高达100℃,十分具有实用价值。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耐压循环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耐压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设于所述的泵体底部的进液口、设于所述的泵体顶部的出液口以及与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连接的、设于泵体内部的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的循环装置包括磁转子、置于所述的磁转子内部的高压磁转子仓、与所述的高压磁转子仓连接的螺旋杆,设于所述的螺旋杆两侧的左右导液板,所述的螺旋杆的左导液板与所述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的螺旋杆的右导液板与所述的进液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压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设于所述的泵体底部的进液口、设于所述的泵体顶部的出液口以及与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连接的、设于泵体内部的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的循环装置包括磁转子、置于所述的磁转子内部的高压磁转子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军李智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岩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