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505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子标记由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或SEQ ID NO.3‑4所示的引物扩增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SSR分子标记与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可用来跟踪玉米无叶舌基因,检测待测玉米是否具有无叶舌性状,在回交转育过程中用于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筛选具有无叶舌基因的玉米材料,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并较现有技术节省近一半的转育选系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遗传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与玉米无叶舌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具体地,涉及玉米无叶舌基因lg1连锁的SSR分子标记、扩增其的引物对以及该分子标记的应用。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玉米耐密植、高光效育种目标的提出,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等成为玉米育种家关注的重要表型性状。无叶舌种质由于叶舌叶耳消失、叶鞘包茎、叶片直立上冲、光合面积大、光能利用率高,是开展耐密植杂交种选育的重要资源。目前已发现的玉米无叶舌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其中lg1基因是隐性无叶舌基因,位于第二条染色体短臂的末端。利用回交转育的方法,可以实现无叶舌性状lg1基因的定向改良。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把无叶舌性状lg1基因导入到轮回亲本选育自交系时,由于该性状是隐性单基因控制,需要对回交1代自交,在分离的自交后代中选择无叶舌植株继续回交,然后自交、回交、再自交,直至回交多代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基本一致,再自交2代,才能获得性状稳定的无叶舌自交系。可见,利用常规回交转育方法,对于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性状来说,需要使用回交、自交交替的方法,才能将目标性状准确的选择出来,选系时间长、效率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不依赖于表型选择,即不受环境、基因互作、基因与环境互作等因素的影响,而是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因而能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SR)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上的、由几个核苷酸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由于其在基因组上的大量分布,多态性高,且操作技术简单,费用低廉,在分子辅助育种中已被广泛使用。因此,筛选出与无叶舌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对玉米无叶舌基因进行选择,对玉米自交系选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扩增玉米无叶舌基因lg1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SSR分子标记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以上目的,申请人利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MaizeGDB(http://www.maizegdb.org/),选择与位于玉米第二条染色体短臂末端lg1基因遗传距离较近,上下游区间共计9个SSR分子标记。提取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玉米EMS突变体库构建及突变体初步鉴定,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1):3162-3165)和自交系材料(京2416和京92)的基因组DNA,利用上述分子标记,进行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和筛选,最终确定在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分别与京2416和京92间具有多态性,分辨率良好,且距离lg1基因遗传距离较近的两个SSR分子标记。在北京基地(春播),将受体自交系京2416和京92作为母本,分别与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进行杂交配制F1。在三亚基地(秋播)种植F1自交,收获2个相应的F2群体。利用rla1×京2416,rla1×京92的F2分离群体,分析标记与表型的连锁关系,以验证本专利技术筛选得到的2个SSR标记可用于无叶舌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或SEQIDNO.3-4所示的引物对PCR扩增获得。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组合,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SEQIDNO.3-4所示的引物对PCR扩增获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SSR分子标记或SSR分子标记组合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SSR分子标记或SSR分子标记组合在培育无叶舌性状玉米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SSR分子标记或SSR分子标记组合在鉴定玉米无叶舌性状中的应用。所述的玉米为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京2416和京9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以扩增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的SSR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或SEQIDNO.3-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或SEQIDNO.3-4所示的特异性引物对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所述的玉米为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京2416和京9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或SEQIDNO.3-4所示的特异性引物对在培育无叶舌性状玉米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或SEQIDNO.3-4所示的特异性引物对在鉴定玉米无叶舌性状中的应用。所述的玉米为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京2416和京92。含有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或SEQIDNO.3-4所示的特异性引物对的试剂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鉴定玉米是否具有无叶舌基因lg1的方法,以待鉴定材料的DNA作为模板,用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或SEQIDNO.3-4所示的特异性引物对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离,当特异性引物为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时,若扩增产物大小为230/230bp,则待测玉米具有lg1基因,并具有无叶舌性状,若扩增产物大小为193/230bp,则待测玉米具有lg1基因;当特异性引物为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4所示时,若扩增产物大小为157/157bp,则待测玉米具有lg1基因,并具有无叶舌性状,若扩增产物大小为153/157bp,则待测玉米具有lg1基因。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玉米为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京2416和京9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上述鉴定玉米是否具有无叶舌性状的方法的鉴定对象是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京2416和京92。具体地,上述PCR扩增的扩增体系为:总体积20μL,其中DNA模板1μl,上下游混合后的引物1μl,MIX(含2×Buffer)10μl,ddH2O为8μL。上述PCR扩增的程序: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30s,总共30个循环;72℃延伸7min。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鉴定玉米是否具有无叶舌性状的方法,以待鉴定玉米材料的DNA作为模板,用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和SEQIDNO.3-4所示的特异性引物对对待测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所述待鉴定玉米材料为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京2416和京92。待鉴定玉米材料的PCR扩增结果满足以下情况,即认定待测鉴定玉米材料具有无叶舌性状:特异性引物为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时,扩增产物大小为230/230bp;同时特异性引物为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4所示时,扩增产物大小为157/157bp。待鉴定玉米材料的PCR扩增结果满足以下情况,即认定待测鉴定玉米材料具有lg1基因:特异性引物为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时,扩增产物大小为193/230bp;同时特异性引物为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4所示时,扩增产物大小为153/157bp。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玉米为B73无叶舌突变体rla1、京2416和京9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次公开了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的分子标记is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由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或SEQ ID NO.3‑4所示的引物对PCR扩增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或SEQIDNO.3-4所示的引物对PCR扩增获得。2.权利要求1所述的SSR分子标记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SSR分子标记在培育无叶舌性状玉米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1所述的SSR分子标记在鉴定玉米无叶舌性状中的应用。5.用以扩增玉米无叶舌基因lg1的SSR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2或SEQIDNO.3-4所示。6.权利要求5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7.权利要求5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在培育无叶舌性状玉米中的应用。8.权利要求5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在鉴定玉米无叶舌性状中的应用。9.含有的试剂盒,所述特异性引物对的核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赵久然苏爱国邢锦丰张如养王元东王继东王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