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蕾丝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24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蕾丝面料,其为单层面料,是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横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交错排列,纵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也交错排列;该正六边形线圈是由芯纱为20D‑40D氨纶长丝、中间层外包纱为50D/13F锦纶长丝、外层外包纱为30S‑40S铜氨纤维的包覆纱作为纱线编织而成。上述蕾丝面料采用了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并且采用了包覆纱作为纱线,在提升了面料弹性的同时,也提升了面料的抗拉强度,从而使得蕾丝面料经久耐用;而包覆纱的外层外包纱为铜氨纤维,铜氨纤维具有吸湿、放湿性,属呼吸、清爽的纤维,且光泽柔和,具有真丝感,手感柔软,贴合在人体皮肤表面,给人更加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蕾丝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蕾丝面料。
技术介绍
蕾丝面料通常指的是有刺绣的面料,也叫绣花面料。蕾丝面料因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被广泛的运用于女性的贴身衣物。但是,现有的蕾丝面料抗拉强度较差,极易被撕裂,从而使得由蕾丝面料做成衣物并不经久耐用,而且现有的蕾丝面料吸湿性也比较差,特别是在夏季,由于人体比较容易出汗,所以穿着由现有的蕾丝面料制成的内衣,常常给人一种不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弹力、耐久性佳、吸湿能力强,穿着更加舒适的蕾丝面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蕾丝面料,其为单层面料,是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横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交错排列,纵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也交错排列;所述正六边形线圈是由芯纱为20D-40D氨纶长丝、中间层外包纱为50D/13F锦纶长丝、外层外包纱为30S-40S铜氨纤维的包覆纱作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外包纱以反螺旋缠绕在所述芯纱的外表面,所述外层外包纱以正螺旋缠绕在所述中间层外包纱的外表面。作为优选,所述30S-40S铜氨纤维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作为优选,所述芯纱的横截面为圆形。作为优选,所述芯纱的密度为10tex-14tex,中间层外包纱的密度为15tex-22tex,外层外包纱的密度为18tex-23tex。作为优选,该蕾丝面料的克重为33-41g/m2。本技术所提供的蕾丝面料,其采用了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并且采用了包覆纱作为纱线,在提升了面料弹性的同时,也提升了面料的抗拉强度,从而使得蕾丝面料经久耐用;而包覆纱的外层外包纱为铜氨纤维,铜氨纤维具有吸湿、放湿性,属呼吸、清爽的纤维,且光泽柔和,具有真丝感,手感柔软,贴合在人体皮肤表面,给人更加舒适的感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蕾丝面料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蕾丝面料中作为纱线的包覆纱的横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正六边形线圈;10、包覆纱;101、芯纱;102、中间层外包纱;103、外层外包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蕾丝面料,其为单层面料,是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1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横向的正六边形线圈1交错排列,纵向的正六边形线圈1也交错排列。如图2所示,所述正六边形线圈1是由芯纱101为20D氨纶长丝、中间层外包纱102为50D/13F锦纶长丝、外层外包纱103为30S铜氨纤维的包覆纱10作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外包纱102以反螺旋缠绕在所述芯纱101的外表面,所述外层外包纱103以正螺旋缠绕在所述中间层外包纱102的外表面。所述芯纱10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芯纱101的密度为10tex,中间层外包纱102的密度为15tex,外层外包纱103的密度为18tex。该蕾丝面料的克重为33g/m2。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蕾丝面料,其为单层面料,是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1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横向的正六边形线圈1交错排列,纵向的正六边形线圈1也交错排列。如图2所示,所述正六边形线圈1是由芯纱101为30D氨纶长丝、中间层外包纱102为50D/13F锦纶长丝、外层外包纱103为32S铜氨纤维的包覆纱10作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外包纱102以反螺旋缠绕在所述芯纱101的外表面,所述外层外包纱103以正螺旋缠绕在所述中间层外包纱102的外表面。所述芯纱10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芯纱101的密度为12tex,中间层外包纱102的密度为18tex,外层外包纱103的密度为20tex。该蕾丝面料的克重为37g/m2。实施例三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蕾丝面料,其为单层面料,是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1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横向的正六边形线圈1交错排列,纵向的正六边形线圈1也交错排列。如图2所示,所述正六边形线圈1是由芯纱101为40D氨纶长丝、中间层外包纱102为50D/13F锦纶长丝、外层外包纱103为40S铜氨纤维的包覆纱10作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外包纱102以反螺旋缠绕在所述芯纱101的外表面,所述外层外包纱103以正螺旋缠绕在所述中间层外包纱102的外表面。所述芯纱10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芯纱101的密度为14tex,中间层外包纱102的密度为22tex,外层外包纱103的密度为23tex。该蕾丝面料的克重为41g/m2。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蕾丝面料,均采用了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1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并且采用了包覆纱10作为纱线,在提升了面料弹性的同时,也提升了面料的抗拉强度,从而使得蕾丝面料经久耐用;而包覆纱10的外层外包纱103为铜氨纤维,铜氨纤维具有吸湿、放湿性,属呼吸、清爽的纤维,且光泽柔和,具有真丝感,手感柔软,贴合在人体皮肤表面,给人更加舒适的感觉。另外,为了提升蕾丝面料的防水性,可在30S-40S铜氨纤维表面设置防水涂层。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蕾丝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蕾丝面料,为单层面料,其特征在于,该蕾丝面料是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横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交错排列,纵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也交错排列;所述正六边形线圈是由芯纱为20D‑40D氨纶长丝、中间层外包纱为50D/13F锦纶长丝、外层外包纱为30S‑40S铜氨纤维的包覆纱作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外包纱以反螺旋缠绕在所述芯纱的外表面,所述外层外包纱以正螺旋缠绕在所述中间层外包纱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蕾丝面料,为单层面料,其特征在于,该蕾丝面料是由多个正六边形线圈交织而成的镂空结构,横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交错排列,纵向的正六边形线圈也交错排列;所述正六边形线圈是由芯纱为20D-40D氨纶长丝、中间层外包纱为50D/13F锦纶长丝、外层外包纱为30S-40S铜氨纤维的包覆纱作为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中间层外包纱以反螺旋缠绕在所述芯纱的外表面,所述外层外包纱以正螺旋缠绕在所述中间层外包纱的外表面。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凯亨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