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19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包括一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三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且至少三个密封袋中相邻的密封袋相连,所述密封袋是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塑料袋或者铝箔袋;所述密封袋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中空腔;所述壳体的下方的外边缘涂覆有一胶黏剂,所述壳体的下方的中央固定有一导热填隙材料构成的导热填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相变储能片的壳体,采用至少三个相连的密封袋作为填充相变材料的壳体,实现壳体的柔性,轻质化设计;同时,通过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对相变材料起定型作用,缩短相变材料固‑液转换时的熔融流动距离,可减轻重力对整体形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
本技术涉及相变材料
,具体涉及相变储能片。
技术介绍
相变储能是利用潜热进行能量存储,具有储能密度高、使用材料体积小、相变温度选择范围宽、相变过程等温或近似等温以及易控制等优点。基于相变材料的相变储能技术是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能源、优化并高效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相变储能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世界发达国家迅速崛起并得到不断发展,其研究和应用涉及到材料科学、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热物理、暖通空调、余热回收利用以及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相变储能技术成为储能应用的热点,封装容器形式对相变储能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相变储能片壳体密度大、无柔性,相变储能片易受重力影响分布不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包括一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三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且至少三个密封袋中相邻的密封袋相连,所述密封袋是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塑料袋或者铝箔袋;所述密封袋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中空腔;所述壳体的下方的外边缘涂覆有一胶黏剂,所述壳体的下方的中央固定有一导热填隙材料构成的导热填隙层。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相变储能片的壳体,采用至少三个相连的密封袋作为填充相变材料的壳体,实现壳体的柔性,轻质化设计,此外,本技术通过将相变材料分别设置在独立的密封袋的中空腔内,便于保证相变材料的分散均匀性。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对相变材料起定型作用,缩短相变材料固-液转换时的熔融流动距离,可减轻重力对整体形状的影响。使用时通过胶黏剂直接将壳体贴合到热源表面,实现本专利整体的固定作用,而导热填隙层通过柔性接触方式采集热源热量并迅速传递给壳体内的相变材料。密封袋中的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潜热对热源的热量进行吸收,在相变吸热过程中温度不变或变化不大,且勿需额外能源驱动,控温效果好,可根据热源温度吸放热循环使用。本专利可用在通信电子产品、具有功率变化的发热器件、密闭空间蓄热、未来小型化移动基站内部控温等领域。本专利至少三个密封袋矩形式排布的结构,可以通过大面积的密封袋通过热压或者轧制网状封口,进而实现多个微型的密封袋相连的形式。所述密封袋是一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侧镀有金属涂层。增加塑料袋水平方向导热系数。金属涂层可以是铝层。保证导热性。所述铝箔袋可以是铝袋或者铝塑复合袋。保证导热性。所述塑料袋是PE制成的塑料袋或者PET制成的塑料袋。保证导热性能。所述导热填隙层是一导热垫片。导热垫片包括非硅类导热垫片和有机硅类导热垫片。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1W/(m·K)。所述胶黏剂选取为双面胶。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胶黏剂连接一保护膜层,且所述导热填隙层也位于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壳体之间。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未使用时,通过保护膜层实现对胶黏剂与导热填隙层的保护,使用时,揭掉保护膜,直接贴合到热源表面。所述中空腔内还填充有用于相变材料呈液态时吸附的吸附层,所述吸附层是海绵、玻璃纤维、气凝胶中的任意一种制成的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内设有空隙;所述相变材料填充在吸附层与密封袋的间隙处以及吸附层内部的空隙处。吸附层对相变材料进行吸附,避免相变材料固-液相变时发生熔融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袋由大面积的密封袋热压状态下的一种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2、图3,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包括一用于填充相变材料2的壳体,壳体包括至少三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1,且至少三个密封袋1中相邻的密封袋1相连,密封袋1是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塑料袋或者铝箔袋;密封袋1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2的中空腔;壳体的下方的外边缘涂覆有一胶黏剂4,壳体的下方的中央固定有一导热填隙材料构成的导热填隙层3。本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相变储能片的壳体,采用至少三个相连的密封袋作为填充相变材料的壳体,实现壳体的柔性,轻质化设计,此外,本技术通过将相变材料分别设置在独立的密封袋的中空腔内,便于保证相变材料的分散均匀性。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对相变材料起定型作用,缩短相变材料固-液转换时的熔融流动距离,可减轻重力对整体形状的影响。使用时通过胶黏剂直接将壳体贴合到热源表面,实现本专利整体的固定作用,而导热填隙层通过柔性接触方式采集热源热量并迅速传递给壳体内的相变材料。密封袋中的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潜热对热源的热量进行吸收,在相变吸热过程中温度不变或变化不大,且勿需额外能源驱动,控温效果好,可根据热源温度吸放热循环使用。本专利可用在通信电子产品、具有功率变化的发热器件、密闭空间蓄热、未来小型化移动基站内部控温等领域。本专利至少三个密封袋矩形式排布的结构,可以通过大面积的密封袋通过热压或者轧制网状封口11,进而实现多个微型的密封袋相连的形式。密封袋呈立方体状,棱边处以热压或轧制方式直角过度,这样可有效保证密封袋体积大小,从而保证每个阵列微型密封袋中的导热相变储能材料质量相等。密封袋1是一塑料袋,塑料袋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侧镀有金属涂层。增加塑料袋水平方向导热系数。金属涂层的外表面设有凹坑。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果。密封袋的外表面粘附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网状结构,密封袋的外表面还电镀有金属涂层,金属涂层位于网状结构的外围。提高密封袋的强度,通过网状结构,增加密封袋的强度。金属涂层可以是铝层。保证导热性。铝箔袋可以是铝袋或者铝塑复合袋。保证导热性。塑料袋是PE制成的塑料袋或者PET制成的塑料袋。保证导热性能。导热填隙层3是一导热垫片。导热垫片包括非硅类导热垫片和有机硅类导热垫片。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1W/(m·K)。胶黏剂4选取为双面胶。壳体通过胶黏剂4连接一保护膜层,且导热填隙层也位于保护膜层与壳体之间。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未使用时,通过保护膜层实现对胶黏剂与导热填隙层的保护,使用时,揭掉保护膜,直接贴合到热源表面。中空腔内还填充有用于相变材料呈液态时吸附的吸附层,吸附层是海绵、玻璃纤维、气凝胶中的任意一种制成的吸附层;吸附层内设有空隙;相变材料填充在吸附层与密封袋的间隙处以及吸附层内部的空隙处。吸附层对相变材料进行吸附,避免相变材料固-液相变时发生熔融流动。相变材料可以是有机相变材料或者无机相变材料。中空腔内还填充有导热粉体构成的填充层。填充层位于吸附层与中空腔内壁之间。导热粉体是铜粉、铝粉、银粉、石墨粉、纳米氮化铝、石墨烯、碳纳米管、金刚石、氮化镁、氮化硼、氧化锌、导热碳纤维、膨胀石墨、泡沫铝、泡沫铜、锌粉、镍粉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

【技术保护点】
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包括一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三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且至少三个密封袋中相邻的密封袋相连,所述密封袋是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塑料袋或者铝箔袋;所述密封袋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中空腔;所述壳体的下方的外边缘涂覆有一胶黏剂,所述壳体的下方的中央固定有一导热填隙材料构成的导热填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包括一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三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密封袋,且至少三个密封袋中相邻的密封袋相连,所述密封袋是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塑料袋或者铝箔袋;所述密封袋内部设有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中空腔;所述壳体的下方的外边缘涂覆有一胶黏剂,所述壳体的下方的中央固定有一导热填隙材料构成的导热填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袋是一塑料袋,所述塑料袋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侧镀有金属涂层;金属涂层是铝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轻质相变储能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袋是铝袋或者铝塑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