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115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顶升装置,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联轴器、轴承安装座、限位块、滑动板、螺母、丝杆、第一上顶导向杆、第二上顶导向杆和顶板。其中,所述固定架上还装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和第二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装设在所述限位块的上方;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间隔预设距离装设,且位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升装置实现了灵活设置工件的升降位置的目的,并利用机构自身的自锁结构,解决了断电情况下机构掉落造成工件损坏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升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激光装置中,采用顶升装置进行产品的定位已经很普遍。通过顶升装置对产品进行定位后,再进行产品的激光打标。专利技术人在研究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产品的规格较多,现有的激光打标设备的顶升装置通常都是不可调的,本身结构占有空间很大。在不同产品打标时,需要重新变更设计新的顶升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常遇到不同规格的产品,严重影响打标效果,特别是在有些特殊场合,空间限制,造成无法实现推送定位功能,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需要制作相关辅助装置才能满足生产需求,造成成本很高。因此,无法顶升装置无法根据新产品改变规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顶升装置根据新产品改变相应的规格,使顶升装置适用于不同产品的加工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顶升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联轴器、轴承安装座、限位块、滑动板、螺母、丝杆、第一上顶导向杆、第二上顶导向杆和顶板;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固定架的下方的圆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丝杆相连;所述轴承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架内,且所述轴承安装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紧锁螺母固定;所述丝杆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轴承内;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滑动板的中部装设有所述螺母,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螺母装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滑动板的两端装设有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架顶部的通孔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其中,所述固定架上还装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和第二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装设在所述限位块的上方;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间隔预设距离装设,且位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下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还装设有: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固定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固定在所述顶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两侧分别装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下端的中部设置有丝杆支持块;所述丝杆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丝杆支持块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分别通过活动接头装设在所述顶板的下端;所述活动接头调节所述顶板的角度。其中,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所在的平面的最小夹角为0度至90度,或者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所在的平面的最大夹角为90度至18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升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联轴器、轴承安装座、限位块、滑动板、螺母、丝杆、第一上顶导向杆、第二上顶导向杆和顶板。所述固定架上还装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和第二传感器组件。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升装置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且配合轴承安装座上的螺母,达到抬升顶板的目的,同时利用设备上的丝杆抬升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紧急情况下断电造成机构掉落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组件和第二传感器组件的间隔距离,达到机构的升降位置的灵活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升装置实现了灵活设置工件的升降位置的目的,并利用机构自身的自锁结构,解决了断电情况下机构掉落造成工件损坏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各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升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固定架、3-联轴器、4-轴承安装座、5-限位块、6-滑动板、7-丝杆、8-第一上顶导向杆、9‐第二上顶导向杆、10-顶板、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3-第一传感器组件、14-第二传感器组件、41‐轴承、42‐锁紧螺母、61-螺母、71-丝杆支持块、81‐第一直线轴承、82‐第二直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顶升装置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升装置,包括:电机1、固定架2、联轴器3、轴承安装座4、限位块5、滑动板6、螺母61、丝杆7、第一上顶导向杆8、第二上顶导向杆9和顶板10。所述电机1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固定架2的下方的圆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3与所述丝杆7相连。所述轴承安装座4固定在所述固定架2内,且所述轴承安装座4上设置有轴承41,所述轴承41通过紧锁螺母42固定。所述丝杆7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轴承41内,所述丝杆7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所述滑动板6的中部装设有所述螺母61,所述滑动板6通过所述螺母61装设在所述丝杆7上;所述滑动板6的两端装设有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架2顶部的通孔固定在所述顶板10上。其中,所述固定架2上还装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13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4。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3装设在所述限位块5的上方,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14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3间隔预设距离装设,且位于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下方。其中,所述电机1,用于提供顶升装置的驱动力。所述固定架2,用于其他零部件的装设。所述联轴器3,用于所述电机1的驱动轴和所述丝杆7的连接。所述轴承安装座4,用于固定所述丝杆7的位置,与所述电机1配合完成所述丝杆7的转动。所述限位块5,用于防止所述滑动板6的滑下,防止意外情况下,发生跑偏的现象。所述滑动板6,用于与丝杆7的相互作用,顶起所述顶板10至预设位置。所述螺母61,用于配合所述丝杆7的转动,抬升所述滑动板6。所述丝杆7,用于抬升所述滑动板6。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用于所述滑动板6的导向,同时起到抬升所述顶板10的作用。所述顶板10,用于料盘的承载。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3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14,用于顶升装置复位时触发原点信号,以及负限位的信号。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还装设有:第一直线轴承81和第二直线轴承82。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穿过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1固定在所述顶板10上。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穿过所述第二直线轴承82固定在所述顶板10上。所述第一直线轴承81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82用于减少设备抬升的阻力。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两侧分别装设有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顶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固定架(2)、联轴器(3)、轴承安装座(4)、限位块(5)、滑动板(6)、螺母(61)、丝杆(7)、第一上顶导向杆(8)、第二上顶导向杆(9)和顶板(10);所述电机(1)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固定架(2)的下方的圆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3)与所述丝杆(7)相连;所述轴承安装座(4)固定在所述固定架(2)内,且所述轴承安装座(4)上设置有轴承(41),所述轴承(41)通过紧锁螺母(42)固定;所述丝杆(7)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轴承(41)内;所述丝杆(7)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所述滑动板(6)的中部装设有所述螺母(61),所述滑动板(6)通过所述螺母(61)装设在所述丝杆(7)上;所述滑动板(6)的两端装设有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架(2)顶部的通孔固定在所述顶板(10)上;其中,所述固定架(2)上还装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13)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4);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3)装设在所述限位块(5)的上方;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14)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3)间隔预设距离装设,且位于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固定架(2)、联轴器(3)、轴承安装座(4)、限位块(5)、滑动板(6)、螺母(61)、丝杆(7)、第一上顶导向杆(8)、第二上顶导向杆(9)和顶板(10);所述电机(1)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固定架(2)的下方的圆孔,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3)与所述丝杆(7)相连;所述轴承安装座(4)固定在所述固定架(2)内,且所述轴承安装座(4)上设置有轴承(41),所述轴承(41)通过紧锁螺母(42)固定;所述丝杆(7)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轴承(41)内;所述丝杆(7)的另一端装设在所述固定架(2)的顶部;所述滑动板(6)的中部装设有所述螺母(61),所述滑动板(6)通过所述螺母(61)装设在所述丝杆(7)上;所述滑动板(6)的两端装设有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所述第一上顶导向杆(8)和所述第二上顶导向杆(9)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架(2)顶部的通孔固定在所述顶板(10)上;其中,所述固定架(2)上还装设有第一传感器组件(13)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4);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13)装设在所述限位块(5)的上方;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缙张留新黄海庆黄旭升胡述旭胡杰杨柯刘亮曹洪涛吕启涛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