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11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其包括:过滤室、净化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过滤室包括多介质过滤层、上腔、下腔、净化器、滤液部和出水口;在过滤室的中部设置多介质过滤层,且多介质过滤层把过滤室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上腔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挂台;所述滤液部设置在挂台上;在上腔的顶部中心设置净化器;在下腔的右侧底端设置出水口;在过滤室的左端上侧设置净化装置,且过滤室与净化装置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左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净化装置和过滤室可以充分的把本装置内的液体净化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农村饮用水多介质集成净化装置内的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浑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状颗粒材料,从而有效的去除悬浮杂志使水澄清的过程,通常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过滤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吸附和过滤双重功效,除了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以外,还可以对水中的有机物、农药、胶体、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液体进入到农村饮用水多介质集成净化装置中,流经过滤介质,经过过介质的吸附以及过滤,从排液口排出。此种过滤器,当液体中含有较多颗粒杂质时,颗粒杂质会大量附着在过滤介质中,会使过滤速度大大减慢,且传统农村饮用水多介质集成净化装置无法很快的将过滤好的液体排出筒体之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化设备结构复杂、且液体净化不彻底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其包括:过滤室、净化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过滤室包括多介质过滤层、上腔、下腔、净化器、滤液部和出水口;在所述过滤室的中部设置多介质过滤层,且多介质过滤层把过滤室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所述上腔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挂台;所述滤液部设置在挂台上;在所述上腔的顶部中心设置净化器;在所述下腔的右侧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下腔的底面呈斜面状,且从左到右依次降低,并且底面的最右端与出水口的底端平齐;在所述过滤室的左端上侧设置净化装置,且过滤室与净化装置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左侧;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电磁阀、电机、转轴和旋转叶;在所述净化装置的底端设置电磁阀;在所述净化装置的上端中心设置电机;在所述净化装置的内部中心设置转轴,且转轴穿过净化装置的顶端与电机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旋转叶。优选的是,所述滤液部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容置室、第一滤孔、第二滤孔和吸盘;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通过吸盘固定,且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形成容置室;在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置第一滤孔,在第二过滤网上设置第二滤孔,且第一滤孔小于第二滤孔;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滤孔呈倒圆台状,第二滤孔呈正圆台状;优选的是,所述挂台为圆环状;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叶有四块,且分布在转轴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优选的是,所述净化器能够散发出紫外光;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叶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且在旋转叶的表面开设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过滤室和净化装置多层次的对液体内的杂质进行过虑;通过电磁阀可以有效的把水中杂质吸附在其上;通过滤液部的容置室把液体中的杂质过滤掉,最后通过多介质过滤层把液体中的杂质在进行吸附过虑,然后把过虑后的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滤液部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过滤室;11、多介质过滤层;12、上腔;13、下腔;14、净化器;15、挂台;16、滤液部;161、第一过滤网;162、第二过滤网;163、容置室;164、第一滤孔;165、第二滤孔;166、吸盘;17、出水口;2、净化装置;21、电磁阀;22、电机;23、转轴;24、旋转叶;3、进水管;4、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附图1和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过滤室1、净化装置2、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过滤室1包括多介质过滤层11、上腔12、下腔13、净化器14、滤液部16和出水口17;在所述过滤室1的中部设置多介质过滤层11,且多介质过滤层11把过滤室1分割成上腔12和下腔13;通过多介质过滤层11可以吸附液体中其他的小物质杂质。在所述上腔12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挂台15,且挂台15为圆环状,环绕在过滤室1的侧壁上;所述滤液部16设置在挂台15上,且与挂台15之间活动可以拆卸。所述滤液部16包括第一过滤网161、第二过滤网162、容置室163、第一滤孔164、第二滤孔165和吸盘166;所述第一过滤网161和第二过滤网162之间通过吸盘166固定,且第一过滤网161和第二过滤网162之间形成容置室163;在所述第一过滤网161上设置第一滤孔164,在第二过滤网162上设置第二滤孔165,且第一滤孔164的直径小于第二滤孔165;所述第一滤孔164呈倒圆台状,第二滤孔165呈正圆台状;通过第一滤孔164便于液体中的杂质进入到容置室163内,通过第二滤孔165可以有效防止液体中的杂质进入下腔13中。在所述上腔12的顶部中心设置净化器14,且净化器14能够散发出紫外光;通过净化器14可以对液体进行杀菌消毒。在所述下腔13的右侧底端设置出水口17;所述下腔13的底面呈斜面状,且从左到右依次降低,并且底面的最右端与出水口17的底端平齐;便于把下腔13中的液体排出,防止下腔13中会残留液体排不净。在所述过滤室1的左端上侧设置净化装置2,且过滤室1与净化装置2之间通过出水管4连接;所述进水管3设置在净化装置2的左侧;液体通过进水管3进入到净化装置2内被净化,然后在通过出水管4流进过滤室1再进一步被净化。所述净化装置2包括电磁阀21、电机22、转轴23和旋转叶24;在所述净化装置2的底端设置电磁阀21;开启电磁阀21可以把液体中的杂质吸附在其上。在所述净化装置2的上端中心设置电机22;在所述净化装置2的内部中心设置转轴23,且转轴23穿过净化装置2的顶端与电机22连接;在所述转轴23上旋转叶24;所述旋转叶24有四块,且分布在转轴23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所述旋转叶24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且在旋转叶24的表面开设通孔;通过电机22带动转轴23转动,同时带动旋转叶24转动,对液体进行搅拌,使液体充分运动,便于电磁阀21吸附液体中的杂质,并且在旋转叶24上设置通孔,可以减小旋转叶24在旋转时的阻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室、净化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过滤室包括多介质过滤层、上腔、下腔、净化器、滤液部和出水口;在所述过滤室的中部设置多介质过滤层,且多介质过滤层把过滤室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所述上腔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挂台;所述滤液部设置在挂台上;在所述上腔的顶部中心设置净化器;在所述下腔的右侧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下腔的底面呈斜面状,且从左到右依次降低,并且底面的最右端与出水口的底端平齐;在所述过滤室的左端上侧设置净化装置,且过滤室与净化装置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左侧;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电磁阀、电机、转轴和旋转叶;在所述净化装置的底端设置电磁阀;在所述净化装置的上端中心设置电机;在所述净化装置的内部中心设置转轴,且转轴穿过净化装置的顶端与电机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旋转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集成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室、净化装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过滤室包括多介质过滤层、上腔、下腔、净化器、滤液部和出水口;在所述过滤室的中部设置多介质过滤层,且多介质过滤层把过滤室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所述上腔的中部侧壁上设置挂台;所述滤液部设置在挂台上;在所述上腔的顶部中心设置净化器;在所述下腔的右侧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下腔的底面呈斜面状,且从左到右依次降低,并且底面的最右端与出水口的底端平齐;在所述过滤室的左端上侧设置净化装置,且过滤室与净化装置之间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左侧;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电磁阀、电机、转轴和旋转叶;在所述净化装置的底端设置电磁阀;在所述净化装置的上端中心设置电机;在所述净化装置的内部中心设置转轴,且转轴穿过净化装置的顶端与电机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旋转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林仇海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雷沃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