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波挺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87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包括用于安装工业机器人的承重板和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液压车的所有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主轴箱内结构件、装卡结构、差速传动机构、转轮机构;所述工业机器人下端设置有所述装卡机构,所述装卡机构将所述工业机器人、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下端固定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有油泵容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液压系统运用到工业机器人用的液压小车上,且具备自适应的功能,自我调节位置,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载体,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及节省了拆装维修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4.0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入到了自动化领域,自动化是现有的工业发展历程中最为耀眼灿烂的一个成果,给传统的工厂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解决方案,改变了传统的工厂人力资源过于集中的格局,在自动化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拆装一直是很困难的问题,需要专人进行安装维护修理,此设备将工业机器人安装固定于设备上方,可以实现自适应的在平面自由移动,杜绝了反复拆装工业机器人这一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包括用于安装工业机器人的承重板和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液压车的所有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主轴箱、装卡结构、差速传动机构、转轮机构、;所述工业机器人下端设置有所述装卡机构,所述装卡机构将所述工业机器人、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下端固定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有油泵容腔,所述油泵容腔底部左右侧相称固定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朝向外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出油管穿过所述主轴箱左右侧相称设置的油管过孔,所述进油管、出油管一端固定设置有转轮机构,所述转轮机构左右内侧可回旋的设置有一号动力轴、二号动力轴,所述一号动力轴可回旋的穿过压盖,所述压盖相称固定设置于所述主轴箱两侧,所述主轴箱下端设置有三个容腔,分别是:两个支撑腔、一个动力容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左右侧相称固定设置有动力轴转台,所述动力轴转台朝内外圈固定设置有轴转台内套筒,所述轴转台内套筒内设置有轴转台内套筒容腔,所述轴转台内套筒容腔内设置有动力轴外套筒,所述动力轴外套筒内可回转的设置有所述一号动力轴,所述一号动力轴一侧设置有差速传动机构,所述差速传动机构右端与所述二号动力轴连接,所述二号动力轴周围设置有与前文所述一号动力轴同样的结构,所述差速传动机构上端设置有液压回旋机动力轴,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可回旋的穿过液压回旋机轴转台,所述液压回旋机轴转台固定设置于回旋机过孔,所述回旋机过孔设置于所述油泵容腔中端,所述油泵容腔底部中端固定设置有液压回旋机,所述液压回旋机底部中端可回旋的设置有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卡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重板中且切口向上的竖立通动槽以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竖立通动槽中的卡位柱,所述工业机器人中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柱相配合且切口向下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侧壁中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卡位柱中设置有切口朝外的水平移动槽,所述水平移动槽中移动安装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插销,所述水平移动槽侧壁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转机,所述插销中设置有切口朝向所述驱动电转机的螺型槽,所述螺型槽中螺线配合安装有螺型杆,所述螺型杆与所述驱动电转机配合套接,所述竖立通动槽作用侧壁中设置有止动移动槽,所述止动移动槽中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与所述卡位柱固定套接的止动移动块,所述竖立通动槽底壁上固定安装有预紧簧丝,所述预紧簧丝上端与所述卡位柱固定套接,所述卡位柱上端设置有导位楔面,从而方便所述卡位柱与所述卡位槽相配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差速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差速传动机构上端的封板,所述封板固定设置于差速箱,所述所述差速箱内设置有差速箱容腔,所述封板中端设置有封板过孔,所述封板过孔可回旋的穿过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下端回旋设置有回旋转体,所述回旋转体外圈设置有环形均布的楔槽,所述楔槽内设置有环形均布的转柱,所述转柱与所述回旋转体螺丝套接配合,所述转柱后端触碰配合设置有档柱,所述档柱环形均布设置于凹口槽,所述凹口槽环形均布设置于核心转体,所述核心转体与所述档柱螺丝套接配合,所述核心转体左侧中端设置有核心转体转台过孔,所述核心转体转台过孔固定设置有核心转体转台,所述核心转体转台内可回旋的穿过所述一号动力轴,所述一号动力轴左端可回旋的穿过差速箱转台,所述差速箱转台固定设置于差速箱转台过孔,所述差速箱转台过孔设置于所述差速箱左侧,所述差速箱右侧同样设置有差速箱转台过孔,所述差速箱转台过孔固定设置有差速箱转台,所述差速箱转台内可回旋的设置有二号动力轴,从而使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的回旋运动传递到所述回旋转体、核心转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核心转体设置于差速箱容腔,所述核心转体上下侧设相称置有差速转体轴过孔,所述差速转体轴过孔中固定设置有差速转体轴,所述差速转体轴一侧可回旋的设置有差速转体,所述差速转体环形均布的设置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固定设置有转销,所述转销通过螺丝与所述差速转体套接配合,所述转销后端触碰配合设置有档销,所述档销环形均布设置于凹槽,所述凹槽环形均布设置于输出轴转体,所述输出轴转体相称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号动力轴、二号动力轴一侧,从而使所述核心转体的回旋,传递到所述一号动力轴、二号动力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左侧为例,所述转轮机构包括将所述一号动力轴回旋固定的转轮中间盘体,所述转轮中间盘体环形均布固定设置有三组转轮液压缸,所述转轮液压缸一侧可通动的设置有转轮液压缸杆体,所述转轮液压缸杆体外设置有缓冲套,所述转轮液压缸杆体一侧固定设置有压轮转珠,所述压轮转珠可回旋的设置于压轮转珠电磁容腔,所述压轮转珠电磁容腔设置于所述压轮中端,所述压轮外设置有橡胶圈,从而使所述压轮可以调整高度且具有改变方位的功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轮液压缸杆体移动,且所述压轮转珠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压轮自适应的调整高度且与地面平稳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工业机器人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工业机器人通过所述装卡结构固定安装于承重板,具体表现为将所述工业机器人放置到所述承重板上,当所述卡位柱与所述卡位槽未对准时,所述卡位柱会被向下顶压,而当所述卡位柱与所述卡位槽对准时,所述卡位柱会在预紧簧丝的作用下伸入到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槽相配合;当所述卡位柱与所述卡位槽相配合后,启动所述驱动电转机所述驱动电转机可驱动所述插销向外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固定槽中,由此,可将所述工业机器人固定在所述承重板上;所述液压回旋机由油泵供油,带动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回旋运动,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通过所述差速传动机构,带动所述一号动力轴、二号动力轴回旋运动,所述一号动力轴、二号动力轴相称设置有转轮机构,所述转轮机构通过所述进油管、出油管与所述油泵进行连接,从而使所述液压回旋机与所述转轮机构油路混合使用,防止了机构浪费。使用时,启动所述油泵控制所述液压回旋机,带动所述转轮机构回旋运动,从而使小车可以运动。当小车启动时,所述油泵供油,所述转轮液压缸工作,使所述转轮液压缸杆体伸缩调整小车的高度,从而使小车具有起步高度,具有缓冲功效。当小车运行时,所述油泵供油持续供油,在运动平衡程序控制下,所述液压缸杆体根据小车的高度位置调整伸缩量,且所述压轮转珠在所述压轮转珠电磁容腔作用下调整位置,实现了所述橡胶圈与地面贴合,从而实现了小车在高载荷情况下的平稳运行。当小车平稳运行时,所述转轮机构中,所述差速转体不产生公转,均与其他结构没有相对运动,左右侧所述输出轴转体回旋速度均相同,从而使小车行进平稳,速度适中。当小车向左拐弯时,右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包括用于安装工业机器人的承重板和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液压车的所有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为液压车的所有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主轴箱、装卡结构、差速传动机构、转轮机构;所述工业机器人下端设置有所述装卡机构,所述装卡机构将所述工业机器人、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下端固定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有油泵容腔,所述油泵容腔底部左右侧相称固定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朝向外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出油管穿过所述主轴箱左右侧相称设置的油管过孔,所述进油管、出油管一端固定设置有转轮机构,所述转轮机构左右内侧可回旋的设置有一号动力轴、二号动力轴,所述一号动力轴可回旋的穿过压盖,所述压盖相称固定设置于所述主轴箱两侧,所述主轴箱下端设置有三个容腔,分别是:两个支撑腔、一个动力容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左右侧相称固定设置有动力轴转台,所述动力轴转台朝内外圈固定设置有轴转台内套筒,所述轴转台内套筒内设置有轴转台内套筒容腔,所述轴转台内套筒容腔内设置有动力轴外套筒,所述动力轴外套筒内可回转的设置有所述一号动力轴,所述一号动力轴一侧设置有差速传动机构,所述差速传动机构右端与所述二号动力轴连接,所述二号动力轴周围设置有与前文所述一号动力轴同样的结构,所述差速传动机构上端设置有液压回旋机动力轴,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可回旋的穿过液压回旋机轴转台,所述液压回旋机轴转台固定设置于回旋机过孔,所述回旋机过孔设置于所述油泵容腔中端,所述油泵容腔底部中端固定设置有液压回旋机,所述液压回旋机底部中端可回旋的设置有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包括用于安装工业机器人的承重板和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液压车的所有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为液压车的所有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主轴箱、装卡结构、差速传动机构、转轮机构;所述工业机器人下端设置有所述装卡机构,所述装卡机构将所述工业机器人、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下端固定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有油泵容腔,所述油泵容腔底部左右侧相称固定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朝向外侧固定设置有进油管、出油管,所述进油管、出油管穿过所述主轴箱左右侧相称设置的油管过孔,所述进油管、出油管一端固定设置有转轮机构,所述转轮机构左右内侧可回旋的设置有一号动力轴、二号动力轴,所述一号动力轴可回旋的穿过压盖,所述压盖相称固定设置于所述主轴箱两侧,所述主轴箱下端设置有三个容腔,分别是:两个支撑腔、一个动力容腔,其中所述支撑腔左右侧相称固定设置有动力轴转台,所述动力轴转台朝内外圈固定设置有轴转台内套筒,所述轴转台内套筒内设置有轴转台内套筒容腔,所述轴转台内套筒容腔内设置有动力轴外套筒,所述动力轴外套筒内可回转的设置有所述一号动力轴,所述一号动力轴一侧设置有差速传动机构,所述差速传动机构右端与所述二号动力轴连接,所述二号动力轴周围设置有与前文所述一号动力轴同样的结构,所述差速传动机构上端设置有液压回旋机动力轴,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可回旋的穿过液压回旋机轴转台,所述液压回旋机轴转台固定设置于回旋机过孔,所述回旋机过孔设置于所述油泵容腔中端,所述油泵容腔底部中端固定设置有液压回旋机,所述液压回旋机底部中端可回旋的设置有所述液压回旋机动力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型工业机器人用液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卡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重板中且切口向上的竖立通动槽以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竖立通动槽中的卡位柱,所述工业机器人中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柱相配合且切口向下的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侧壁中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卡位柱中设置有切口朝外的水平移动槽,所述水平移动槽中移动安装有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的插销,所述水平移动槽侧壁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转机,所述插销中设置有切口朝向所述驱动电转机的螺型槽,所述螺型槽中螺线配合安装有螺型杆,所述螺型杆与所述驱动电转机配合套接,所述竖立通动槽作用侧壁中设置有止动移动槽,所述止动移动槽中可上下移动地安装有与所述卡位柱固定套接的止动移动块,所述竖立通动槽底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挺
申请(专利权)人:吴波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