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86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可套叠物流笼车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前端的前轮和安装在底座后端的后轮,底座沿着底座前端到底座后端向上倾斜设置,且底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5°;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后轮之间的轮距。由于底座沿着底座前端到底座后端向上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5°,在进行可套叠物流笼车套叠时,仅需要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推到已套叠完成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的底座下即可完成套叠,避免了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抬起进行套叠。此外,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后轮之间的轮距,相当于对待套叠物流笼车有一个导向作用,即使待套叠的笼车没有对正,也可以实现准确套叠,方便了笼车之间的套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
本技术涉及笼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
技术介绍
笼车是一种安装有四只脚轮的运送与储存物料的单元移动集装设备,常用于大型超市的物流配送或工厂工序间的物流周转。为了便于搬运多个笼车,通常将笼车套叠在一起进行搬运。现有笼车的前轮之间的轮距和后轮之间的轮距相等,且安装车轮的底座水平设置,在套叠笼车时,待套叠的笼车必须完全对正,水平面上稍微倾斜时,就会套叠不进去,且还需要将待套叠的笼车抬起进行套叠,套叠不便。因此,如何方便笼车之间的套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能够方便笼车之间的套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前端的前轮和安装在所述底座后端的后轮,所述底座沿着所述底座前端到所述底座后端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底座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5°;所述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所述后轮之间的轮距。优选地,在上述可套叠物流笼车中,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前轮之间的连线构成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98.5°。优选地,在上述可套叠物流笼车中,所述底座的前沿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0mm,所述底座的后沿距离所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5mm。优选地,在上述可套叠物流笼车中,还包括侧门架、后门架和固定装置;所述后门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侧门架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固定装置能够将所述侧门架靠接在所述后门架上。优选地,在上述可套叠物流笼车中,所述固定装置焊接在所述底座上。优选地,在上述可套叠物流笼车中,所述固定装置为横截面为弧形的凸起。优选地,在上述可套叠物流笼车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弧形管。优选地,在上述可套叠物流笼车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卡扣。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由于底座沿着底座前端到底座后端向上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5°,在进行可套叠物流笼车套叠时,仅需要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推到已套叠完成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的底座下即可完成套叠,避免了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抬起进行套叠。此外,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后轮之间的轮距,相当于对待套叠物流笼车有一个导向作用,即使待套叠的笼车没有对正,也可以实现准确套叠。即本技术提供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方便了笼车之间的套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2中:底座1、固定装置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包括底座1、前轮和后轮,其中,前轮的个数为2个,均安装在底座1前端。后轮的个数也为2个,均安装在底座1后端。底座1沿着底座1前端到底座1后端向上倾斜设置,方便可套叠物流笼车之间的套叠,进一步地,本技术公开了底座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5°,专利技术人经过多次试验,得到当底座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时,可套叠物流笼车之间即可实现无缝套叠。本技术还公开了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后轮之间的轮距,即使待套叠的笼车没有对正,也可以实现准确套叠。本技术提供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由于底座1沿着底座1前端到底座1后端向上倾斜设置,在进行可套叠物流笼车套叠时,仅需要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推到已套叠完成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的底座1下即可完成无缝套叠,避免了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抬起进行套叠。此外,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后轮之间的轮距,相当于对待套叠物流笼车有一个导向作用,即使待套叠的笼车没有对正,也可以实现准确套叠。即本技术提供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方便了笼车之间的套叠。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提供又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可套叠物流笼车和实施例一中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连线与前轮之间的连线构成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98.5°,本实施例以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连线与前轮之间的连线构成的角度等于98.5°,底座1的前沿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0mm,底座1的后沿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5mm为例。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公开了可套叠物流笼车还包括侧门架、后门架和固定装置2。其中,后门架安装在底座1上,侧门架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固定装置2安装在底座1上,且固定装置2能够将侧门架靠接在后门架上,限制侧门架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固定装置2焊接在底座1上,增加了固定装置2和底座1的安装牢固度。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装置2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在底座1上,便于更换固定装置2。本技术具体公开了固定装置2的三种形式:(1)固定装置2为横截面为弧形的凸起,其中,凸起的最高点与侧门架为过盈配合,用力推侧门架靠到后门架后,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侧门架是无法弹出的;(2)固定装置2为焊接在底座1上的弧形管,弧形管向背离底座11的方向凸起,弧形管的最高点与侧门架为过盈配合;(3)固定装置2为卡扣,卡扣安装在侧门架上,当用力推侧门架靠到后门架后,将卡扣扣住后门架,防止侧门架弹出。本实施例以固定装置23为弧形管为例。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固定笼车,其底座1上焊接有弧形管,当用力推侧门架靠到后门架后,由于弧形管的最高点与侧门架为过盈配合,因此,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侧门架是无法弹出的。即在搬运和装卸时即使笼车晃动大,侧门架也不会晃动,增加了笼车在搬运和装卸时的稳定性。接着,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推到已套叠完成的可套叠物流笼车的底座1下即可完成套叠,由于底座1的前沿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0mm,底座1的后沿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5mm,避免了将待套叠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抬起进行套叠。此外,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后轮之间的轮距,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连线与前轮之间的连线构成的角度等于98.5°,相当于对待套叠物流笼车有一个导向作用,即使待套叠的笼车没有对正,也可以实现准确套叠。即本技术提供的可套叠物流笼车方便了笼车之间的套叠。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包括底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1)前端的前轮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后端的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着所述底座(1)前端到所述底座(1)后端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底座(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5°;所述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所述后轮之间的轮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套叠物流笼车,包括底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1)前端的前轮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后端的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着所述底座(1)前端到所述底座(1)后端向上倾斜设置,且所述底座(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1.5°;所述前轮之间的轮距小于所述后轮之间的轮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套叠物流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前轮之间的连线构成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98.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套叠物流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沿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0mm,所述底座(1)的后沿距离所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65mm。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小军庞羽辉王友飞刘海强黄添
申请(专利权)人:品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