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420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包括机架、台板、上模板、上模、冲块、下模和下模板,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台板,台板上安装有下模板,下模板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下模,所述下模的正上方设有上模板和上模,上模板和上模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上模上安装有对工件进行翻边的冲块,所述冲块的底部设有凸起,凸起设置在冲块远离工件的那端,下模板上还安装有用于自动顶起工件的自动顶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完成对工件的翻边之后,能通过顶杆自动顶起工件,不需人工取料,同时还能防止活塞突然向上运动而造成顶杆损伤工件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保护工件。

A flanging die with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anging die with an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frame, a table plate, an upper template, an upper die, a punching block, a lower die and a lower template. The frame is mounted with a plate, a lower template is mounted on the plate, and a lower die for the workpiece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plate, and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template above the lower die.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die and the upper die are fixed by fastening screws, and the upper die is mounted with a flanging block for the workpiece. The bottom of the punch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set at the end of the stamping block far away from the workpiece, and an automatic ejecting mechanism for automatically lifting the workpiece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pl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invention is completed. After the flanging of the workpiece, the workpiece can be automatically jacked up through the top rod, without manual reclaimer,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event the piston from moving upwards suddenly and cause the rod to damage the workpiec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模具的在生产过程中都有翻边和折弯工序。不论是翻边还是折弯,产品存在卡在翻边块或者折弯块上。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翻边块上增加顶杆,使产品脱离翻边块,在生产过程中,顶杆一直顶住产品,对产品在模具上的定位有影响,特别是在非直线的翻边,脱料力需要较大,会对产品的表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当顶杆太多时会影响翻边块的强度,因此需要一种既不会对工件定位有影响又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的自动顶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包括机架、台板、上模板、上模、冲块、下模和下模板,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台板,台板上安装有下模板,下模板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下模,所述下模的正上方设有上模板和上模,上模板和上模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上模上安装有对工件进行翻边的冲块,所述冲块的底部设有凸起,凸起设置在冲块远离工件的那端,下模板上还安装有用于自动顶起工件的自动顶料机构,所述自动顶料机构包括顶杆、固定套和活塞,所述活塞置于固定套内并与固定套滑动配合,活塞与固定套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一,所述顶杆的底部与活塞固定,顶杆的上部穿出固定套外,所述顶杆的顶部为与冲块底部相互契合的“L”形结构,顶杆的顶部所在平面低于工件的所在平面共面或与工件的所在平面共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块的一侧位置处还固定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板,冲块向下运动至最大行程位置时,压板与下模的距离等于工件的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与冲块通过燕尾槽滑动配合,冲块的一侧位置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弹簧二与压板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板上还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位置与处于下模板上的导向孔位置相对。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内设有用于储存空气的空气腔,活塞置于空气腔内并与空气腔密封配合,固定套的底部开口密封配合有封盖,封盖上安装有与空气腔连通的气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的顶部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嘴通过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完成对工件的翻边之后,能通过顶杆自动顶起工件,不需人工取料,同时还能防止活塞突然向上运动而造成顶杆损伤工件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保护工件。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中自动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台板、3-上模板、4-上模、5-紧固螺钉、6-导向杆、7-工件、8-冲块、9-压板、10-下模、11-下模板、12-顶杆、13-固定套、14-活塞块、15-弹簧一、16-气嘴、17-空气腔、18-封盖、19-固定块、20-弹簧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包括机架1、台板2、上模板3、上模4、冲块8、下模10和下模板1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台板2,台板2上安装有下模板11,下模板11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7的下模10,所述下模10的正上方设有上模板3和上模4,上模板3和上模4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上模4上安装有对工件7进行翻边的冲块8,所述冲块8的底部设有凸起,凸起设置在冲块8远离工件的那端,下模板11上还安装有用于自动顶起工件7的自动顶料机构,所述自动顶料机构包括顶杆12、固定套13和活塞14,所述活塞14置于固定套13内并与固定套13滑动配合,活塞14与固定套13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一15,所述顶杆12的底部与活塞14固定,顶杆12的上部穿出固定套13外,所述顶杆12的顶部为与冲块8底部相互契合的“L”形结构,顶杆12的顶部所在平面低于或与工件7的所在平面共面,当下模10受外力驱动向下压时,冲块8同步向下运动,此时冲块8与工件7的侧边接触,对工件7进行翻边,同时冲块8的凸起与顶杆12的顶部接触,带动顶杆12向下运动,弹簧一15受活塞14的驱动压缩,当冲块8向上运动时,弹簧一15反弹,活塞14带动顶杆12上下运动,由于初始位置时顶杆12的顶部所在平面低于或与工件7的所在平面共面,在工件7进行翻边之后,顶杆12恢复原位时,可以顶住工件7的翻边处,将工件7顶起,完成自动顶料作业。所述冲块8的一侧位置处还固定有用于压紧工件的压板9,冲块8向下运动至最大行程位置时,压板9与下模10的距离等于工件7的厚度,能防止工件7因外力作用而翘起,造成工件7受损的情况发生。所述压板9与冲块8通过燕尾槽滑动配合,冲块8的一侧位置固定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通过弹簧二20与压板9连接,这样对压板9的固定位置就没有限定,当冲块8向下压时,压板9首选与工件7接触,对工件7进行压紧,之后随着冲块8的继续运动,弹簧二20受压,压板9相对于冲块8向上运动,但仍可以保持对工件7的压紧。所述上模板3上还安装有导向杆6,导向杆6的位置与处于下模板11上的导向孔位置相对。所述固定套13内设有用于储存空气的空气腔17,活塞14置于空气腔17内并与空气腔17密封配合,固定套13的底部开口密封配合有封盖18,封盖18上安装有与空气腔17连通的气嘴16,当活塞14下压时,空气腔17内的空气被压缩,此时空气从气嘴16喷出,当弹簧一15恢复时,活塞14会同步向上运动,为了防止活塞14突然向上运动而造成顶杆12损伤工件7的情况发生,由于设置的气嘴16和空气腔17,此时外部空气会急速进入到空气腔17内,而活塞14受到负压的影响会缓慢的向上运动,使得顶杆12平稳的上下顶,有利于保护工件。所述顶杆12的顶部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气嘴16通过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下模10受外力驱动向下压时,冲块8同步向下运动,此时冲块8与工件7的侧边接触,对工件7进行翻边,同时冲块8的凸起与顶杆12的顶部接触,带动顶杆12向下运动,弹簧一15受活塞14的驱动压缩,当冲块8向上运动时,弹簧一15反弹,活塞14带动顶杆12上下运动,由于初始位置时顶杆12的顶部所在平面低于或与工件7的所在平面共面,在工件7进行翻边之后,顶杆12恢复原位时,可以顶住工件7的翻边处,将工件7顶起,完成自动顶料作业,同时由于设置的气嘴16和空气腔17,此时外部空气会急速进入到空气腔17内,而活塞14受到负压的影响会缓慢的向上运动,使得顶杆12平稳的上下顶,有利于保护工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包括机架(1)、台板(2)、上模板(3)、上模(4)、冲块(8)、下模(10)和下模板(1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台板(2),台板(2)上安装有下模板(11),下模板(11)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7)的下模(10),所述下模(10)的正上方设有上模板(3)和上模(4),上模板(3)和上模(4)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上模(4)上安装有对工件(7)进行翻边的冲块(8),所述冲块(8)的底部设有凸起,凸起设置在冲块(8)远离工件的那端,其特征在于,下模板(11)上还安装有用于自动顶起工件(7)的自动顶料机构,所述自动顶料机构包括顶杆(12)、固定套(13)和活塞(14),所述活塞(14)置于固定套(13)内并与固定套(13)滑动配合,活塞(14)与固定套(13)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一(15),所述顶杆(12)的底部与活塞(14)固定,顶杆(12)的上部穿出固定套(13)外,所述顶杆(12)的顶部为与冲块(8)底部相互契合的“L”形结构,顶杆(12)的顶部所在平面低于工件(7)的所在平面共面或与工件(7)的所在平面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包括机架(1)、台板(2)、上模板(3)、上模(4)、冲块(8)、下模(10)和下模板(1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台板(2),台板(2)上安装有下模板(11),下模板(11)上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7)的下模(10),所述下模(10)的正上方设有上模板(3)和上模(4),上模板(3)和上模(4)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上模(4)上安装有对工件(7)进行翻边的冲块(8),所述冲块(8)的底部设有凸起,凸起设置在冲块(8)远离工件的那端,其特征在于,下模板(11)上还安装有用于自动顶起工件(7)的自动顶料机构,所述自动顶料机构包括顶杆(12)、固定套(13)和活塞(14),所述活塞(14)置于固定套(13)内并与固定套(13)滑动配合,活塞(14)与固定套(13)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一(15),所述顶杆(12)的底部与活塞(14)固定,顶杆(12)的上部穿出固定套(13)外,所述顶杆(12)的顶部为与冲块(8)底部相互契合的“L”形结构,顶杆(12)的顶部所在平面低于工件(7)的所在平面共面或与工件(7)的所在平面共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顶料机构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诚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