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及一种截骨矫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902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及基于矫形定位截骨导板的方法,包括经皮穿针导板和截骨导板,所述经皮穿针导板包括经皮导板主体、钢钉导向块,所述钢钉导向块至少为两个,钢钉导块设置至少两个钢钉导向孔,钢钉导向孔中设置钢钉,所述经皮导板主体设置钢钉导向块定位槽、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所述钢钉导向块放置在钢钉导向块定位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利用三维软件测量力线、模拟矫形,基于矫形后模型确认外固定支架穿针位置,并设计经皮穿针导板,同时基于钢钉位置固定截骨导板,精确定位截骨,达到手术伤口小,矫形准确,治疗效果好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

Orthopedic positioning osteotomy guide plate and osteotomy corre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rthopedic osteotomy guide plate and a method based on the orthopedics and osteotomy guide plate, including the percutaneous needle guide plate and the osteotomy guide plate. The percutaneous needle guide plate includes the skin guide plate body and the steel nail guide block. The steel nail guide block is at least two, and the steel nail guide block is set at least two steel nail guiding holes and steel nails. A steel nail is set in the guide hol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skin guide plate is set up for the positioning groove, the characteristic positioning column and the guide plate position column, and the steel nail guiding block is placed in the positioning slot of the steel nail guide block. The needle position, and the design of the percutaneous needle guide plate, at the same time fixed the osteotomy guide plate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steel nail, accurately positioning the osteotomy, to achieve the operation wound is small, accurate orthopedics, good treatment effect, with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及一种截骨矫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及一种截骨矫形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下肢缩短畸形的等病例,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技术为:用泰勒六轴空间外固定架、Ilizarov环架、单边导轨外固定架等治疗下肢各类严重复杂畸形。传统定位方式需在术中反复通过透视来定位连接外架钢钉的植入位置与角度,同时患者需做切开截骨复位,整个手术时间长且过于复杂,增大了手术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阐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及一种截骨矫形方法,利用三维软件测量力线、模拟矫形,基于矫形后模型确认外固定支架穿针位置,并设计经皮穿针导板,同时基于钢钉位置固定截骨导板,精确定位截骨,达到手术伤口小,治疗效果好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包括经皮穿针导板和截骨导板,所述经皮穿针导板包括经皮导板主体、钢钉导向块,所述钢钉导向块至少为两个,钢钉导块设置至少两个钢钉导向孔,钢钉导向孔中设置钢钉,所述经皮导板主体设置钢钉导向块定位槽、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所述钢钉导向块放置在钢钉导向块定位槽中,所述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分别设置克氏针孔,克氏针孔中插入克氏针,所述导板定位柱分别位于经皮导板主体的上、下两端及中部,所述导板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导板定位柱和经皮导板主体,所述特征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特征定位柱;所述截骨导板分为经皮固定端和截骨导向端,由连杆连接,所述经皮固定端设置皮肤贴附面和内部中空的钢钉孔,截骨导向端设置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克氏针孔、骨贴附面、截骨导向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骨贴附面、截骨导向面部分重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钉直径与钢钉导向块中导向孔的轴心间距均由配套使用的外固定支架的参数所决定,针对不同的外架其数值可做相应的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经皮导板主体和截骨导板分别一体打印成型。基于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的一种骨畸形矫正方法,其步骤为:Q1:截骨前,测量患者患病骨骼各个力线角度;Q2:确定截骨位置,通过三维软件电脑数字化模拟截骨并矫形,在矫形后的骨骼模型上,根据所用外固定支架,设计钢钉位置;Q3:设计经皮导板,通过三维软件将矫形后的骨骼模型及钢钉恢复至矫形前的状态,确保移动过程中钢钉在骨骼中穿入的位置及方向保持不变,基于复原后的骨骼、钢钉位置以及皮肤模型,设计出经皮导板主体,通过3D打印制作经皮导板主体,并制作出钢钉导向块;Q4:设计截骨导板,基于骨骼的截骨位置和钢钉位置设计截骨导板,通过3D打印制作截骨导板;Q5:手术过程:先在特征定位柱的克氏针孔中插入克氏针,形成特征定位克氏针,作为术中定位外部特征,通过术中透视找到患部定位特征,调整导板使特征定位克氏针与患部定位特征重合,来确定经皮导板主体的放置位置,然后通过导板定位柱的克氏针孔打入克氏针至骨骼,使经皮导板主体位置固定,将钢钉导向块放置在钢钉导向块定位槽内,通过钢钉导向块中的导向孔将钢钉精确打入骨骼中,植钢钉完成后依次取下克氏针、钢钉导向块、经皮导板主体,留钢钉在患者施术部位;根据确定的截骨位置,在施术部位切开满足截骨导板置入的刀口,通过截骨导板经皮固定端的钢钉孔将截骨导板固定在预先植入在骨骼的钢钉上,进行截骨,截骨完成后利用钢钉调整骨骼方向,将钢钉固定在相应的外固定支架上即可,矫形完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钉直径与钢钉导向块中导向孔的轴心间距均由配套使用的外固定支架的参数所决定,针对不同的外固定支架其数值可做相应的变化。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利用三维软件测量力线、模拟矫形,基于矫形后模型确认外固定支架穿针位置,并设计经皮穿针导板,同时基于钢钉位置固定截骨导板,精确定位截骨,达到手术伤口小,矫形准确,治疗效果好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专利技术经皮穿针导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经皮穿针导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截骨导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截骨导板结构示意图。其中:经皮穿针导板1、经皮导板主体11、钢钉导向块12、钢钉导向孔13、钢钉导向块定位槽14、特征定位柱15、克氏针16、克氏针孔17、钢钉18、导板定位柱19、患者人体表皮20、经皮固定端21、皮肤贴附面22、钢钉孔23、截骨导向端24、骨贴附面25、截骨导向面26、连杆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图4所示,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包括经皮穿针导板和截骨导板。经皮穿针导板包括经皮导板主体、钢钉导向块,钢钉导向块为两个,钢钉导块设置三个钢钉导向孔,每个钢钉导向孔插入钢钉,经皮导板主体设置钢钉导向块定位槽、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分别设置克氏针孔,特征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特征定位柱,形成特征定位克氏针,克氏针孔中插入的克氏针,作为术中定位外部特征,导板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导板定位柱和经皮导板主体,导板定位柱的克氏针孔中插入克氏针直至患者骨骼内部,形成定位克氏针,通过术中透视找到患部定位特征,调整导板使特征定位克氏针与患部定位特征重合,来确定经皮导板主体的放置位置,打入定位克氏针,固定导板位置,导板定位柱分别位于经皮导板主体的上、下两端及中部。特征定位柱根据经皮穿针导板的施术用途不同,位于不同的位置,如作为胫骨矫形截骨手术,则位于经皮导板主体上部,如作为股骨截骨手术,则位于经皮导板主体下部。截骨导板分为经皮固定端和截骨导向端,由连杆连接,经皮固定端设置皮肤贴附面和三个内部中空的钢钉孔,钢钉孔中置入钢钉,截骨导向端设置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克氏针孔、骨贴附面、截骨导向面,骨贴附面、截骨导向面部分重合。经皮导板主体和截骨导板分别一体打印成型钢钉直径与钢钉导向块中导向孔的轴心间距均由配套使用的外固定支架的参数所决定,针对不同的外架其数值可做相应的变化。将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用于一种骨畸形矫正方法,其步骤为:Q1:截骨前,测量患者患病骨骼各个力线角度;Q2:确定截骨位置,通过三维软件电脑数字化模拟截骨并矫形,在矫形后的骨骼模型上,根据所用外固定支架,设计钢钉位置;Q3:设计经皮导板,通过三维软件将矫形后的骨骼模型及钢钉恢复至矫形前的状态,确保移动过程中钢钉在骨骼中穿入的位置及方向保持不变,基于复原后的骨骼、钢钉位置以及皮肤模型,设计出经皮导板主体,通过3D打印制作经皮导板主体,并制作出钢钉导向块;Q4:设计截骨导板,基于骨骼的截骨位置和钢钉位置设计截骨导板,通过3D打印制作截骨导板;Q5:手术过程:先在特征定位柱的克氏针孔中插入克氏针,形成特征定位克氏针,作为术中定位外部特征,通过术中透视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及一种截骨矫形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皮穿针导板和截骨导板,所述经皮穿针导板包括经皮导板主体、钢钉导向块,所述钢钉导向块至少为两个,钢钉导块设置至少两个钢钉导向孔,钢钉导向孔中设置钢钉,所述经皮导板主体设置钢钉导向块定位槽、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所述钢钉导向块放置在钢钉导向块定位槽中,所述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分别设置克氏针孔,克氏针孔中插入克氏针,所述导板定位柱分别位于经皮导板主体的上、下两端及中部,所述导板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导板定位柱和经皮导板主体,所述特征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特征定位柱;所述截骨导板分为经皮固定端和截骨导向端,由连杆连接,所述经皮固定端设置皮肤贴附面和内部中空的钢钉孔,截骨导向端设置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克氏针孔、骨贴附面、截骨导向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皮穿针导板和截骨导板,所述经皮穿针导板包括经皮导板主体、钢钉导向块,所述钢钉导向块至少为两个,钢钉导块设置至少两个钢钉导向孔,钢钉导向孔中设置钢钉,所述经皮导板主体设置钢钉导向块定位槽、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所述钢钉导向块放置在钢钉导向块定位槽中,所述特征定位柱、导板定位柱分别设置克氏针孔,克氏针孔中插入克氏针,所述导板定位柱分别位于经皮导板主体的上、下两端及中部,所述导板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导板定位柱和经皮导板主体,所述特征定位柱的克氏针孔轴向穿透特征定位柱;所述截骨导板分为经皮固定端和截骨导向端,由连杆连接,所述经皮固定端设置皮肤贴附面和内部中空的钢钉孔,截骨导向端设置用于放置克氏针的克氏针孔、骨贴附面、截骨导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贴附面、截骨导向面部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皮导板主体和截骨导板分别一体打印成型。4.一种截骨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矫形定位截骨导板装置,其步骤为:Q1:截骨前,测量患者患病骨骼各个力线角度;Q2:确定截骨位置,通过三维软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