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把手椎板骨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96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形把手的椎板骨刀,包括手柄、刀杆、刀头和刀头上的刃口,所述的手柄与刀杆垂直,刀杆与刀头之间设有锥台型凸起,所述的刃口呈一字形设置在刀头的底端;所述的手柄的直径为8‑12mm,长度为100‑150mm,在手柄外侧设有外周滚花;所述的刀头和刃口的宽度为4‑5mm;刀杆与刀头的总长为180‑27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细的刀杆可以直接通过器械的工作通道,操作时可以在显示器的监视下操作,而且细的刀杆及刃口可减少术中视野的阻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脊髓、神经和硬脊膜的损伤机会。

T shaped handle vertebra bone knif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 shaped handle vertebra bone knife,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 knife rod, a knife head and a blade on the knife head. The handl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knife bar, and a cone shaped protruding between the cutter bar and the knife hea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lade and the bottom of the cutter head; the diameter of the handle is 8 12mm, and the length is 100 of 15. 0mm, the outer side of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circumference rolling, the width of the cutter head and the edge is 4 5mm,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cutter bar and the cutter head is 180 270m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manufa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The fine knife rod can be operated directly through the working passage of the instrument, and can be operated under the monitor of the display, and the fine knife bar and the edge can reduce the obstruction of the visual field in the operation, and can reduce the spinal cord, nerve and the spinal cord at the maximum limit. Injury opportun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形把手椎板骨刀
本技术属于医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T形把手椎板骨刀。
技术介绍
目前,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椎间盘镜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其工作通道由外套筒和内芯组成,内芯上有显像系统连接装置、器械孔和吸引器孔。其公司配套的切除椎板从而显露椎管内的脊髄、神经根及病变的组织的器械为刃宽15mm的骨刀及椎板咬骨钳,由于STORZ公司的椎间盘镜工作通道器械孔直径为8mm,在开椎板时若应用配套骨刀需将工作通道内芯取出,则将同时去掉显像系统,不能通过显示器直观的监视椎板的开窗操作,而由于手术切口较小,也不利于术者直视操作,容易损伤椎板下的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等,造成病人肢体的瘫痪。传统开放手术所用的粗柄细骨刀可以通过椎间盘镜的工作通道,但因刀杆短,手柄较粗,容易与显像系统的连接装置相干扰;某些教授改良的细柄骨刀可以通过椎间盘镜的工作通道在显示器的监视下操作,但在骨刀凿断骨质后由于手柄较细,扭力不够,不能顺利旋橇起骨质,需配合应用咬骨钳或者持针钳夹持骨刀进行旋橇操作,操作步骤较多,且容易损伤持针器等器械。应用椎板咬骨钳可以咬除部分椎板椎板,咬骨钳前段一侧的钳口需进入椎管内,若合并推管狭窄或椎管内有粘连时,易挤压或钳夹而损伤脊髄、神经根、硬脊膜,造成副损伤,且在椎板的外缘骨质较厚,椎板咬骨钳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器械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的一种能通过椎间盘镜工作通道、在显示器监视下直视操作、易于把持、且能增加手柄力臂、便于旋橇操作的椎板骨刀,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形把手的椎板骨刀,包括手柄、刀杆、刀头和刀头上的刃口,所述的手柄与刀杆垂直,刀杆与刀头之间设有锥台型凸起,所述的刃口呈一字形设置在刀头的底端;所述的手柄的直径为8-12mm,长度为100-150mm,在手柄外侧设有外周滚花;所述的刀头和刃口的宽度为4-5mm;刀杆与刀头的总长为180-270mm。进一步,所述的手柄的两端处设有略微凹陷。进一步,所述的刀杆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可固定辅助把手。进一步,所述的辅助把手由卡环和把手组成,所述的辅助把手可在环形槽上垂直于刀杆旋转。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细的刀杆可以直接通过器械的工作通道,操作时可以在显示器的监视下操作,而且细的刀杆及刃口可以减少术中视野的阻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脊髓、神经和硬脊膜的损伤机会。T形把手在骨刀凿断骨质时可提供较大扭转力以利于骨块的取出,便于手术操作,该骨刀尤其适用于操作通道细小的椎间盘镜手术,也可用于常规的脊柱手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视图;图3是是辅助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是辅助把手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与辅助把手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椎间盘镜下脊柱外科手术的椎板骨刀,该骨刀呈T形结构,包括手柄1、刀杆2、刀头3和刀头3上的刃口8。刀杆2垂直设置于手柄1的中心处,手柄1的直径为8-12mm,长度为100-150mm;为了增大摩擦力,手柄外侧设有外周滚花;为了方便握持,在靠近手柄1两端的圆周上设有凹陷处。刀杆2与刀头3的总长为180-270mm,在刀杆2与刀头3的连接处设有锥台形的凸起,其中锥台直径较小的一侧朝向手柄1。在刀头3的底部设有一字型刃口8,刀头3和刃口8的宽度为4-5mm。为了在使用中增加椎板骨刀的通用性,在刀杆2底部的凸起上方设有环形槽6,该环形槽6用于固定于椎板骨刀配套的辅助把手。如图3至图5所示,该辅助把手包括卡环7和把手5两部分,其中卡环7的宽度等于环形槽6的宽度,方便辅助把手和椎板骨刀的匹配。在卡环7中部设有两个铰点,卡环7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本技术的在使用时,使用骨锤轻轻锤击手柄,刃口被击入椎板,切断骨质,左手掌紧握手柄,旋转,从而使切除的推板边缘骨脱离原位,依次逐渐切除部分或整个椎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T形把手椎板骨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T形把手的椎板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刀杆、刀头和刀头上的刃口,所述的手柄与刀杆垂直,刀杆与刀头之间设有锥台型凸起,所述的刃口呈一字形设置在刀头的底端;所述的手柄的直径为8‑12mm,长度为100‑150mm,在手柄外侧设有外周滚花;所述的刀头和刃口的宽度为4‑5mm;刀杆与刀头的总长为180‑27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形把手的椎板骨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刀杆、刀头和刀头上的刃口,所述的手柄与刀杆垂直,刀杆与刀头之间设有锥台型凸起,所述的刃口呈一字形设置在刀头的底端;所述的手柄的直径为8-12mm,长度为100-150mm,在手柄外侧设有外周滚花;所述的刀头和刃口的宽度为4-5mm;刀杆与刀头的总长为180-270mm。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显良李晓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职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