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显示模组、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1808549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获取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预设位置的温度值集合,根据所述温度值集合比较显示模组的驱动IC的温度与背光源的温度大小,当驱动IC的温度大于背光源的温度时,确定显示模组的发热主要由驱动IC引起,并在驱动IC的温度大于驱动IC温度预警值时,降低驱动IC的刷新频率;当背光源的温度大于驱动IC的温度时,确定显示模组的发热主要由背光源引起,并在背光源的温度大于背光源温度预警值时,降低背光源的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应用该显示模组的终端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显示模组的功耗,也相应地提高了显示模组在驱动IC和背光源处的散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显示模组、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显示模组、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屏发烫的主要原因是电路工作时电流经过阻抗时产生功耗。显示屏发烫的位置主要在驱动IC(IntegratedCircuit,驱动芯片)处和BLU(BackLightUnit,背光源组件)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串处。驱动IC处的主要功耗为IOVCC(数字电路电源)、VSP(液晶驱动电源)与VSN(液晶驱动电源)的功耗,BLU处的功耗主要为LED灯的电流功耗,其中IOVCC和LED的功耗最大、热量最多。而且,在背光显示模组组装完成后,驱动IC和LED处于相邻的垂直面处,因而热量叠加在一起,发烫感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旨在降低显示模组的功耗、提高其散热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该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该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若干温度传感器采集的预设位置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显示模组、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该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若干温度传感器采集的预设位置的温度值,形成一温度值集合;根据所述温度值集合比较显示模组的驱动IC的温度TIC与背光源的温度TBL的大小;当TIC>TBL、且驱动IC的温度大于驱动IC温度预警值时,降低驱动IC的刷新频率;当TBL>TIC、且背光源的温度大于背光源温度预警值时,降低背光源的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该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若干温度传感器采集的预设位置的温度值,形成一温度值集合;根据所述温度值集合比较显示模组的驱动IC的温度TIC与背光源的温度TBL的大小;当TIC>TBL、且驱动IC的温度大于驱动IC温度预警值时,降低驱动IC的刷新频率;当TBL>TIC、且背光源的温度大于背光源温度预警值时,降低背光源的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TFT传感器、第二TFT传感器和第三TFT传感器;所述第一TFT传感器设置于所述LCD端子区的左侧,所述第二TFT传感器设置于所述LCD端子区的中间下方,所述第三TFT传感器设置于所述LCD端子区的右侧;所述第一TFT传感器、第二TFT传感器和第三TFT传感器均连入所述驱动IC的输入P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显示模组的LCD端子区内若干温度传感器采集的预设位置的温度值,形成一温度值集合的步骤,包括:获取第一TFT传感器采集的LCD端子区左侧的温度值T1、第二TFT传感器采集的LCD端子区中间下方的温度值T2、及第三TFT传感器采集的LCD端子区右侧的温度值T3,由温度值T1、温度值T2和温度值T3形成所述温度值集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1=m1TBL+n1TIC,T2=m2TBL+n2TIC,T3=m3TBL+n3TIC;其中,m1+n1=1、m2+n2=1、m3+n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集合比较显示模组的驱动I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刘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