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455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包括顺次电连接的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交换元件、隔离变压器、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还包括回授与控制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信号输入端电路、掉电检测电路;该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使用的电子元件少,成本低廉,通过掉电检测电路控制的分段调光电路,信号输入端信号调光电路在线性特性、稳定性、成本性和对以上调光器的兼容性等方面都有极为优秀的表现。掉电检测电路控制的分段调光电路取样简单、稳定、应用安装方便、成本也低。此两种信号处理电路结合组成四合一调光电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极好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路检测及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LED灯具对驱动电源的要求有以下几点:a.节能及高效。b.智能控制c.法规的能效要求:如美国的DLC,欧洲的ERP。d.老照明系统的兼容性和低成本性,新项目的安装便利性和系统低成本。长期以来,传统照明使用钨丝灯,节能灯等光效差,寿命短,不易智能化(智能比成本高)的传统产品。而当今世界资源匮乏,人类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从而对照明依赖快来快高、时间也越来越长,隨着照明的时间延长,照明的耗能随之增大,为此对照明产品节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小照明资源的损耗,随之推出了更高效的LED光源产品,然而人类的活动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照度要求,通常我们都是以最高要求的照度要布局我们照明系统,在不需要高强度照明时,照明强度被固定会造成太多的资源浪费。所以需要有智能调节光照强度的需求,在不需要太高照度时我们能对照明系统进行调节,调到我们需要的照度即可。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必须要让照明系统具有调节功能,现有技术中的LED灯驱动电路,需要配备相应的调光器,目前有的调光器有可控硅调光器,1-10V调光器,PWM调光器等,但这些电路都必须要有调光器,有适合调光器的电源电路和必须要安装这些调光器,而配置调光器,配置调光器的电源电路及安装成本都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包括顺次电连接的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交换元件、隔离变压器、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还包括回授与控制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信号输入端电路、掉电检测电路;所述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交换元件电连接;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回授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路与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1,二极管D10,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9,电阻R27,电阻R30,电容C16,电容C17,集成电路模块IC3,隧道二极管Z1,隧道二极管Z2,场效应管Q2;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通过电阻R25与接地端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还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2电连接,电容C17设置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24的一端与电源Vcc电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通过电阻R28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4电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隧道二极管Z2的负极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2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2的负极还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1电连接,电阻R23设置于隧道二极管Z2的负极与接地端之间,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8与接地端电连接;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7通过电阻R29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27与接地端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接地端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电阻R30与掉电检测电路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交换元件是场效应管、三极管或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所述回授与控制电路的核心控制芯片为单片机,其型号为STC89C52。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同一磁芯上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通过交换元件连接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所述二次绕组连接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使用的电子元件少,成本低廉,通过掉电检测电路控制的分段调光电路,信号输入端信号调光电路在线性特性、稳定性、成本性和对以上调光器的兼容性等方面都有极为优秀的表现。掉电检测电路控制的分段调光电路取样简单、稳定、应用安装方便、成本也低。此两种信号处理电路结合组成四合一调光电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极好电路。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源电路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源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源电路原理图。图4是电力电网的输入电压波形图。图5是图4的电压经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后得到的波形图。图6是图5的电压经由控制与回授电路控制的交换元件后得到的波形图。图7是图6的电压经二次绕组得到的波形图。图8是图7的电压经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后得到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包括顺次电连接的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交换元件、隔离变压器、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还包括回授与控制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信号输入端电路、掉电检测电路;所述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交换元件电连接;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回授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路与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该变压器同一磁芯上绕有只少一个一次绕组和一个二次绕组,一次绕组通过交换元件连接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二次绕组连接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LED灯。基准电压电路电压是可变的,其大小由信号输入端信号和掉电信号决定。信号输入端信号与基准电压电路的电压是线性比例关系。该信号输入端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数字的,还可以是一个可变电阻。电源输出电流大小由信号输入端信号决定。掉电检测电路的掉电信号从隔离功率变压器与输出整流与滤波之间一点获取,获取到开关掉电信号后,经掉电检测电路处理,从而改变基准电压,基准电压的高低决定了回授与控制电路的占空比,占空比最终决定了恒流驱动的输出电流。恒流驱动电源的输出电流状态由开关的掉电信号次数决定。掉电信号与信号输入端信号都是通过改变基准电路电压来实现输出电流的控制。如图3所示,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1,二极管D10,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9,电阻R27,电阻R30,电容C16,电容C17,集成电路模块IC3,隧道二极管Z1,隧道二极管Z2,场效应管Q2;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通过电阻R25与接地端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还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2电连接,电容C17设置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24的一端与电源Vcc电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通过电阻R28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4电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隧道二极管Z2的负极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2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电连接的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交换元件、隔离变压器、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还包括回授与控制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信号输入端电路、掉电检测电路;所述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交换元件电连接;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回授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路与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1,二极管D10,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9,电阻R27,电阻R30,电容C16,电容C17,集成电路模块IC3,隧道二极管Z1,隧道二极管Z2,场效应管Q2;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通过电阻R25与接地端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还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2电连接,电容C17设置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24的一端与电源Vcc电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通过电阻R28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4电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与隧道二极管Z2的负极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2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2的负极还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1电连接,电阻R23设置于隧道二极管Z2的负极与接地端之间,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8与接地端电连接;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7通过电阻R29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27与接地端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接地端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漏极通过电阻R30与掉电检测电路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合一调光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电连接的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交换元件、隔离变压器、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还包括回授与控制电路、基准电压电路、信号输入端电路、掉电检测电路;所述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出整流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回授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交换元件电连接;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回授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路与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掉电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1,二极管D10,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9,电阻R27,电阻R30,电容C16,电容C17,集成电路模块IC3,隧道二极管Z1,隧道二极管Z2,场效应管Q2;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通过电阻R25与接地端电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还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IC3的管脚2电连接,电容C17设置于隧道二极管Z1的负极与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次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天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