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39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交换机固定在散热外壳的内部,散热条与套筒均固定在散热外壳上,弹簧I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伸缩杆的底端设置在套筒的内部,弹簧II设置在伸缩杆上,固定台与固定板均固定在散热外壳的右端,螺纹杆设置在固定板上,手柄固定在螺纹杆的顶端,推板设置在螺纹杆上,安装板固定在散热外壳的底端,通风口I设置在散热外壳的后侧面上,通风口II设置在散热外壳的前侧面上。该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实用性强,既能够防止在使用时连接线与交换机分离,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又能够对交换机中的温度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换机,特指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属于通讯工程设备

技术介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在安装和使用交换器过程中,交换器会使用到较多的辅助零件,辅助零件很容易弄丢无法使用,在连接线插入交换器并长时间使用时很容易松动,不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和安装,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的累积使交换机温度升高,降低电路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该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实用性强,既能够防止在使用时连接线与交换机分离,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又能够对交换机中的温度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散热外壳、散热条、套筒、弹簧I、弹簧II、伸缩杆、插线口、固定台、橡胶垫I、固定板、接线孔、手柄、螺纹杆、推板、橡胶垫II、安装板、橡胶垫III、通风口I和通风口II。交换机固定在散热外壳的内部,散热条与套筒均固定在散热外壳上,弹簧I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伸缩杆的底端设置在套筒的内部,弹簧II设置在伸缩杆上,插线口设置在交换机上,接线孔设置在散热外壳的右侧面上,固定台与固定板均固定在散热外壳的右端,并且固定台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橡胶垫I固定在固定台的顶端,螺纹杆设置在固定板上,手柄固定在螺纹杆的顶端,推板设置在螺纹杆上,橡胶垫II固定在推板的底端,安装板固定在散热外壳的底端,橡胶垫III固定在安装板的底端,通风口I设置在散热外壳的后侧面上,通风口II设置在散热外壳的前侧面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所述的弹簧I与弹簧II的材料均为不锈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所述的固定板与螺纹杆之间是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所述的螺纹杆与推板之间是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该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实用性强,既能够防止在使用时连接线与交换机分离,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又能够对交换机中的温度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A-A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B的局部放大图。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C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交换机1;散热外壳2;散热条3;套筒4;弹簧I5;弹簧II6;伸缩杆7;插线口8;固定台9;橡胶垫I10;固定板11;接线孔12;手柄13;螺纹杆14;推板15;橡胶垫II16;安装板17;橡胶垫III18;通风口I19;通风口II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2、3、4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1、散热外壳2、散热条3、套筒4、弹簧I5、弹簧II6、伸缩杆7、插线口8、固定台9、橡胶垫I10、固定板11、接线孔12、手柄13、螺纹杆14、推板15、橡胶垫II16、安装板17、橡胶垫III18、通风口I19和通风口II20。交换机1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内部,散热条3与套筒4均固定在散热外壳2上,弹簧I5设置在套筒4的内部,伸缩杆7的底端设置在套筒4的内部,弹簧II6设置在伸缩杆7上,插线口8设置在交换机1上,接线孔12设置在散热外壳2的右侧面上,固定台9与固定板11均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右端,并且固定台9位于固定板11的下方,橡胶垫I10固定在固定台9的顶端,螺纹杆14设置在固定板11上,手柄13固定在螺纹杆14的顶端,推板15设置在螺纹杆14上,橡胶垫II16固定在推板15的底端,安装板17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底端,橡胶垫III18固定在安装板17的底端,通风口I19设置在散热外壳2的后侧面上,通风口II20设置在散热外壳2的前侧面上。所述的弹簧I5与弹簧II6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所述的固定板11与螺纹杆14之间是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杆14与推板15之间是活动连接。所述的安装板17上设置有安装孔。在使用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时,利用安装板17上的安装孔将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固定在相应位置,把连接线从接线孔12穿入接到插线口8上,手握手柄13,旋转手柄13,使得推板15向下运动,从而将连接线固定在固定台9与推板15之间,能够防止在使用时连接线与交换机分离,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散热条3有效的加大了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的散热面积,通风口I19与通风口II20均有效的将交换机1产生的热量排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上方有东西掉落在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上时,落在伸缩杆7上,在弹簧I5与弹簧II6的作用下,将缓冲东西落下的作用力,从而降低对交换机1的损伤,有效的降低维修费用。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1)、散热外壳(2)、散热条(3)、套筒(4)、弹簧I(5)、弹簧II(6)、伸缩杆(7)、插线口(8)、固定台(9)、橡胶垫I(10)、固定板(11)、接线孔(12)、手柄(13)、螺纹杆(14)、推板(15)、橡胶垫II(16)、安装板(17)、橡胶垫III(18)、通风口I(19)和通风口II(20),其特征在于:交换机(1)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内部,散热条(3)与套筒(4)均固定在散热外壳(2)上,弹簧I(5)设置在套筒(4)的内部,伸缩杆(7)的底端设置在套筒(4)的内部,弹簧II(6)设置在伸缩杆(7)上,插线口(8)设置在交换机(1)上,接线孔(12)设置在散热外壳(2)的右侧面上,固定台(9)与固定板(11)均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右端,并且固定台(9)位于固定板(11)的下方,橡胶垫I(10)固定在固定台(9)的顶端,螺纹杆(14)设置在固定板(11)上,手柄(13)固定在螺纹杆(14)的顶端,推板(15)设置在螺纹杆(14)上,橡胶垫II(16)固定在推板(15)的底端,安装板(17)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底端,橡胶垫III(18)固定在安装板(17)的底端,通风口I(19)设置在散热外壳(2)的后侧面上,通风口II(20)设置在散热外壳(2)的前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1)、散热外壳(2)、散热条(3)、套筒(4)、弹簧I(5)、弹簧II(6)、伸缩杆(7)、插线口(8)、固定台(9)、橡胶垫I(10)、固定板(11)、接线孔(12)、手柄(13)、螺纹杆(14)、推板(15)、橡胶垫II(16)、安装板(17)、橡胶垫III(18)、通风口I(19)和通风口II(20),其特征在于:交换机(1)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内部,散热条(3)与套筒(4)均固定在散热外壳(2)上,弹簧I(5)设置在套筒(4)的内部,伸缩杆(7)的底端设置在套筒(4)的内部,弹簧II(6)设置在伸缩杆(7)上,插线口(8)设置在交换机(1)上,接线孔(12)设置在散热外壳(2)的右侧面上,固定台(9)与固定板(11)均固定在散热外壳(2)的右端,并且固定台(9)位于固定板(11)的下方,橡胶垫I(10)固定在固定台(9)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